发布于 2023-01-15 23:46

  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尿崩症和继发性尿崩症;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 完全性尿崩症和部分性尿崩症;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暂时性尿崩症和永久性尿崩症。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年多见,男女之比约2:1。
  疾病概述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 是由于脑下垂体后叶激素之一的抗利尿激素的缺乏所引起 的肾脏排出水分增加的现象。原因是肾细尿管的再吸收受到影响。多尿症意味着尿量的增加,它和糖尿并无关系。
  发病机理
  1、血管加压素的生理
  (一)AVP的合成与代谢
  血管加压素在下视丘视上核、室旁核神经元内合成,其最初产物为前激素原,进入高尿崩症就诊尔基体内形成激素原,后者被包裹在神经分泌囊泡内。囊泡沿神经垂体束轴突流向神经垂体,在流劝过程中通过酶的作用产生活性九肽,即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和一种分子量(neurophysin)以及一种39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肽。这三种产物均释放到外周血中。AVP由下丘脑神经元分泌后,沿丘脑-神经垂体束下行至末梢,储存于神经垂体中。近年来发现AVP纤维也见于正中隆起外侧带,AVP也可分泌到垂体门脉系统,在第三脑室底部及脑干血管运动中枢等处。
  AVP与位于肾脏远曲小管、集合管内皮细胞结合,促进水从管腔向间质流的,帮助维持渗透压和体液容量的恒定。AVP在血浆中浓度很低,并无血管活性作用,但高浓度的AVP作用于V1受体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存在于大脑轴突的AVP的可能参与学习和记忆过程,正中隆起的AVP纤维可能与促进ACTH释放有关。
  血浆和尿液中的AVP浓度可用免疫法测定。在随意摄入液体的情况下,神经垂体含近6单位或18mmol(20μg)的AVP,外周血AVP浓度在2.3~7.4pmol/L(2.5~8ng/L)。血中AVP浓度随昼夜变化,深夜及清晨最高,午后最低。在正常给水时, 健康 人24小时从脑垂体释放AVP23~1400pmol(400~1500ng),从尿中排出AVP23~80pmol(25~90ng)。禁水24~48小时后,AVP的释放增加3~5倍,血及尿中水平持续增加。AVP主要在肝脏和肾脏灭活,近7%~10%的AVP以活性形式从尿中排出。
  (二)AVP释放的调节
  1、渗透压感受器
  AVP的释放受多种刺激的影响。正常情况下AVP的释放主要由于下视丘的渗透压感受器调节,渗透压的变化刺激AVP的产生与释放。血浆渗透压变化与AVP释放的反馈调节机制使血浆渗透压维持在狭小的范围。给于正常人20ml/kg水负荷后,平均血浆渗透压为281.7mOsm/kg?H2O在给于水负荷的人注射高渗盐水后血浆渗透压为287.3/kg?H2O。
  2、容量调节
  血容量下降刺激左心房和肺静脉的张力感受器,通过减少来自压力感受器对下视丘的张力抑制性冲动而刺激AVP释放。除此之外,正在呼喊、直立、温热环境所致的血管舒张均可激发这一机制恢复血容量。容量减少可使循环AVP浓度达到高渗透压所致的AVP浓度的10倍。
  3、压力感受器
  低血压 刺激颈动脉和主动脉压力感受器,刺激AVP释放。失血所致的低血压是最有效的刺激,此时血浆AVP浓度明显增加,同时可导致血管收缩,直到恢复血容量维持血压的作用。
  4、神经调节
  下视丘许多神经递质和神经多肽具有调节AVP释放的功能。如乙酰胆碱、血管紧张素Ⅱ、组织胺、缓激肽、γ-神经肽等均可刺激AVP的释放。随着年龄增大,AVP时血浆渗透压增高的反应性增强,血浆AVP浓度进行性升高。这些生理变化可能便 老年人 易患水贮留和低钠血症的危险性增高。
  5、药物影响

  能刺激AVP释放的药物包括烟碱、吗啡、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氯贝丁酯、氯磺丙脲及某些三环类抗忧郁药。乙醇可通过抑制神经垂体功能产生利尿作用。苯妥英钠、氯丙嗪可抑制AVP的释放而产生利尿作用。
  (三)AVP对禁水和水负荷的反应
  禁水可以增加渗透压刺激抗利尿激素释放。禁水后最大尿渗透压随着肾髓质渗透压和其他肾内因素而改变。正常人禁水18~24小时后,血浆渗透压很少超过292mOsm/kg?H2O。血浆AVP浓度增加到14~23pmol/L(15~25ng/L)。进水后可抑制AVP释放。正常人饮入20ml/kg的水负荷后,血浆渗透压下降至平均281.7mOsm/kg?H2O。
  (四)AVP释放和渴觉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AVP的释放和口渴的感觉协调一致,两者均由浆渗透压轻度增高所引起。当血浆渗透压升至292mOsm/kg?H2O以上时,口渴感逐渐明显,直到尿浓缩达最在限度时才刺激饮水。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失水引起的轻度高奂钠可增强渴觉,增加液体摄入,以恢复和维持正常血浆渗透压。相反,当渴觉丧失时,体液丧失不能通过饮水及时纠正,尽管此时AVP释放能够最大限度地浓缩尿液,仍会发生高钠血症。
  (五)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AVP在水的排泄方面有吉抗作用。考的松可提高正常入输注高渗盐水引起AVP释放的渗透压阈值,糖皮质?退时机体对水负荷反应异常。 肾上腺功能减退 时,尿液释放能力下降可能部分是由于循环中AVP过多所致,但糖皮质激素在AVP缺乏时可以直接作用于肾小管,减低水的通透性,在AVP缺乏的情况下增加自由水的排泄。
  (六)AVP作用的细胞学机制

  AVP作用小肾小管的机制:
  ①AVP与管腔对面肾小管细胞膜上的V2受体结合;
  ②激素-受体复合物通过鸟苷酸结合刺激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③环磷酸腺苷(cAMP)的生成增加;
  ④c-AMP转移到腔面细胞膜上,激活膜上的蛋白激酶;
  ⑤蛋白激酶导致膜蛋白磷酸化;
  ⑥腔面膜对水的通透性增加,使水的重吸收增加。很多离子和药物能影响AVP的作用。钙和锂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对AVP的反应,也抑制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相反,氯磺丙脲增强AVP诱导的腺苷酸环化酶激活作用。

  2、在AVP生成和释放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功能障碍均导致发病。

通过比较正常饮水、水负荷、禁水情况下血浆和尿液渗透压的变化,可以将中枢性尿崩症归纳为四型:
  ①型:禁水时血渗透压明显升高时,而尿渗透压很少升高,注射高渗盐水时没有AVP的释放。这种类型确实存在AVP缺乏。
  ②型:禁水时尿渗透压突然升高,但在注射盐水时,没有渗透压阈值。这些病人缺乏渗透压感觉机制,仅在严重脱水导致低学容量时才能够刺激AVP释放。
  ③型:随着血浆渗透压升高,尿渗透压略有升高,AVP释放阈值升高。这些病人具有缓慢AVP释放机制,或者说渗透压感受器敏感性减低。
  ④型:血和尿渗透压曲线均移向正常的右侧,这种患者在于血浆渗透压正常时即开始释放AVP,但释放量低于正常。
  ②~④型患者对恶心、烟碱、乙酰胆碱、氯磺丙脲、安妥明有很好的抗利尿作用,提示AVP的合成和贮存是存在的,在适当的刺激下才释放。在极少情况下,②~④型患者可为无症状的高钠血症而尿崩症很轻微,甚至缺乏尿崩症的依据。

尿崩症的发病机制相关文章
疾病的发病原因对医疗人员知道疾病的发生以及如何发生提供了帮助,这就使得他们可以从中研究出有针对的治疗方案使得病人可以接受到最有效的治疗,为他们尽早出院提供了帮助。下面就是对尿崩症的有关发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1.中枢性尿崩症任何导致AVP合成、分泌与释放受损的情况都可引起本症的发生,中枢性尿崩症的病因有原发性、继发性与遗传性3种。 1原发性:病因不明者占1/3~1/2。此型患者的下丘脑视上核与室
发布于 2024-04-10 05:01
0评论
1.中枢性尿崩症任何导致AVP合成、分泌与释放受损的情况都可引起本症的发生,中枢性尿崩症的病因有原发性、继发性与遗传性3种。 (1)原发性:病因不明者占30%不等。此型患者的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内神经元数目减少,Nissil颗粒耗尽。AVP合成酶缺陷,神经垂体缩小。 (2)继发性:中枢性尿崩症可继发于下列原因导致的下丘脑-神经垂体损害,如颅脑外伤或手术后、肿瘤(包括原发于下丘脑、垂体或鞍旁的肿瘤
发布于 2023-12-19 19:55
0评论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临床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尿崩症的遗传学及病因学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近10年与尿崩症诊断治疗相关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尿崩症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中相关基因突变位点与相关蛋白质功能的研究上。有关尿崩症的治疗方面,主要围绕ADH类似物DDAVP的制剂的研究。而对于先天性肾性尿崩症的基因治疗方面,主要是寻找相关突变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分子伴侣,使得突变受体可以在细胞膜上表达,与配体结合后,
发布于 2022-10-06 21:31
0评论
尿崩症是由于我们神经系统的病变而导致我们体内某种激素的缺乏导致的,或者是由于某些病变原因引起我们肾脏缺陷导致的疾病。 前者为中枢性尿崩症(CDI),后者为肾性尿崩症(NDI),其临床特点为多尿、烦渴、低比重尿或低渗尿。尿崩症常见于青壮年,男女之比为2:1,遗传性NDI多见于儿童。 尿毒症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多数以青少年为多。男女的发病率相近。大多起病缓慢,往往为渐进性的,数天内病情可渐渐明显。少
发布于 2024-04-10 04:54
0评论
概述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神经性皮炎发病机制,因为很多人都是对于神经性皮炎了解的太少,这样非常容易受到神经性皮炎的危害,所以我们今天就来好好的看一下关于神经性皮炎的相关知识,我们会好好的了解一下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症状,这样我们以后可以及时的发现神经性皮炎,而且我们知道了关于神经性皮炎发病机制,我们也是可以很好的预防神经性皮炎。 步骤/方法: 1、 首先,关于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症状,一般是不同的人会有
发布于 2023-08-18 05:02
0评论
概述 相信大家都会有听说过乙肝,虽然大家听说过乙肝,也都会多少对于乙肝的危害有所了解,那么,大家又是否了解过乙肝的发病是什么呢,而其的发病机制又是什么呢?其实了解这些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了解其发病的原因与机制,我们就可以在生活进行乙肝有效的预防,并且能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从而可以减少人们患上乙肝疾病的可能性,下面我们就去了解一下。 步骤/方法: 1、 首先,我们都知道乙肝是可以
发布于 2023-10-11 04:46
0评论
在生活当中呢,有的儿童有遗尿的原因,那就是因为患有儿童尿崩症,这使儿童的生活遭到巨大的威胁,那么在生活当中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儿童的尿崩症呢,下面就由专家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有哪些方法。 尿崩症的主要症状虽然与糖尿病的症状非常相似,但尿崩症是由于缺乏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荷尔蒙所致,它与血糖和能量运用完全无关。 大多数患儿是因为垂体没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导致尿崩症的发生,也有的是因为垂体受伤,只有有少数病例是
发布于 2023-02-04 19:26
0评论
概述 红斑狼疮是一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能够比较经常见到或者是了解到的疾病类型之一,同时本病也是一种好发于15到40岁的女性身上、能够给患者造成比较大的苦恼的疾病之一,其症状表现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以及其他的一些方面均能造成一定的困扰的。接下来呢就让我们来一起具体的了解一下关于红斑狼疮这种疾病究竟患者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呢。 步骤/方法: 1、 对于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这个问题呢,实际上
发布于 2023-11-02 17:02
0评论
鼻病毒主要是感冒患者的鼻咽部分泌物污染后造成的接触性传播(手-眼、手-鼻),也存在经飞沫传播途径,后者在急性鼻咽炎远不及流感重要。鼻病毒感染后病毒复制在48h达到高峰浓度,传播期则持续达3周。个体易感性与营养健康状况和上呼吸道异常(如扁桃腺肿大)及吸烟等因素有关。寒冷本身并不会引起感冒。寒冷季节感冒多见的部分原因与病毒类型有关,也可能与寒冷导致室内家庭成员或人群聚集增加与拥挤有关。感染症状受宿主
发布于 2023-01-03 22:26
0评论
肾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根据目前的研究,肾癌是一种具有独特发病机制的恶性肿瘤,发生机制极为复杂。其发病的分子机制涉及VHL肿瘤抑制复合物,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其功能丧失,使下游缺氧诱导因子(HIF1α、HIF2α)积聚,致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等蛋白过表达。在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VEGF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PDGF作用于外膜细胞、成纤维
发布于 2022-10-10 15:5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