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对人类屈光系统发育的早期阶段了解比较清楚。正视化进程使新生儿时期的屈光不正得到纠正,使等效球径屈光度保持在轻度远视的范围内,而通过眼睛自身调节能力得到正常视力。这一过程涉及眼轴长度(AL)和角膜屈光力(CR)之间的匹配。近视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眼轴长度增加过度所致。临床发现近视者在近视发展过程中会有一次屈光不正的急剧变化,而这一变化在临床近视出现之前。
眼科中心采用广州双生子队列数据研究中国儿童屈光度以及眼部结构参数(眼轴、前房深度、眼轴/角膜曲率比值)在近视发生前后的变化率。结果发现,在近视发生前4年至发生前第2年间,近视等效球径(SER)的年度变化缓慢增加(-0.25~-0.4度),并在近视发生之前一年达到峰值(-0.92度),近视发生后SER的进展率降至-0.71度,并且持续降低。
眼轴长度的年度变化模式与SER类似。这表明在近视发生之前,眼轴长度增加和屈光度进展加速,但一旦形成近视,眼轴长度增加和屈光度进展则减速,研究者认为近视发生之前的加速可能与学习压力的增加以及户外活动时间的减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