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孩子在脐带脱落后不久,慢慢在脐部出现向外膨出的肿物,这就是脐疝,俗称“气肚脐”。肿物的特点是有可复性,每当小儿哭闹或腹部用力时肿物出现或变大,睡觉或安静及用手压迫时肿物变小或消失。平时新生儿或小婴儿肿物持续存在,但以手轻压可使疝内容还纳入腹腔,并可感到“咕咕”气过水声,说明疝内容以小肠为主。
开始时疝出的肿物并不大,约栗子大小,以后逐渐增大,但除个别情况外,肿物直径大小很少超过4厘米。肿物膨大时,外被的皮肤和覆盖层变薄,这时候许多家长担心,唯恐脐疝像气球那样爆裂了,其实这种事情几乎从未发生过。
平时家长最关心的是肿物也就是脐疝的大小,但从发病原因考虑,真正关心的应该是腹壁在该处的缺损大小。此缺损又称“脐环”,它是胎儿脐带通过腹壁时遗留下来的腹壁薄弱区,正是引起脐疝的簿弱之处。检查脐环的方法很简单,待脐部肿物还纳后,家长用食指尖轻柔向下深入皮下,就可探及一缺损区。一般脐环直径很少大于1厘米,也就是仅可容成人指尖通过。脐环直径越小,脐疝自愈的年龄越早。
脐疝为什么能自愈呢?是由于:
一、 脐环只是暂时存在,随着小儿腹壁肌肉的发育,脐环逐渐缩小,直至关闭,疝内容即无法疝出。
二、 随着小儿智力的发育,与父母及亲人之间加强了交流,不像刚出生的头几个月,常常哭闹,这样无形中减少了疝形成的因素。
因此绝大多数脐疝患儿,于2岁前未经任何治疗可以痊愈,此外,考虑到脐疝对小儿的发育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发生嵌顿的机会比腹股沟斜疝也少得多,所以大多数医生不主张实施特殊治疗。
有些家长出于担心,给脐疝儿围上自制的腰带,其实作用不大,如果要围腰带,也须听从医生的意见和指导。
极个别脐环直径过大,或因其他原因脐疝始终不愈的,可根据医生的安排于两岁后实施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