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发生在儿童身上,部分患者可出现弛缓性神经病变,故又称小儿麻痹症。该病毒可分为三型,各型之间几乎没有交叉免疫,所以患过一次小儿麻痹症后还可以再患,该病是人类消灭天花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二次消灭的传染病。目前,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在同步进行根除脊髓灰质炎的行切。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3至35天,一般为5至14天。根据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临床表现可分为。1.前驱期有发热、乏力、全身不适、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肠炎症状,持续1~4天。
2.瘫痪前阶段可在前驱期症状消失后1~6天再次发热(双高热),到此阶段,或直接从前驱期发病,或直接在此阶段发病,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部强直、Kirschner征阳性等,同时常有全身肌肉痛和多汗。
3、麻痹期多在病程2~7天时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加重,体温正常时停止。瘫痪期是指病程较长的阶段,在病程较短的阶段,病程较长的阶段是指病程较短的阶段,在病程较长的阶段,病程较短的阶段是指病程较长的阶段。脑干型(球麻痹或延髓型):病变主要在延髓和脑桥,可有颅神经麻痹、呼吸中枢麻痹、血管运动中枢麻痹等,出现相应症状。(三)脑型:较少见,有病毒性脑炎的表现。(四)混合型:脊柱型合并脑干型较常见。
4.恢复的顺序一般是首先是四肢远端小肌肉群,其次是近端大肌肉群和腱反射,开始时恢复很快,6个月后减慢,多数在一年内恢复。
5.后期部分神经细胞严重受损,相应肌群功能不能恢复,造成长期瘫痪,继而肌肉萎缩,出现脊柱侧弯、足马蹄内翻或外翻、手下垂等肢体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