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被证明对治疗多汗症比较有效。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止汗药材。
黄芪。它是一种温热的、味道甜美的草药,能够补益肺脾之气。黄芪是一味温热的药材,具有补肺脾之气的作用。所以常被用于气虚引起的多汗症。表现为多汗,易感冒,气短乏力,疲倦无力,食少便溏,尿少水肿等。
白术:性温,味甘、苦,既能养气健脾,又能燥湿健脾,被前人誉为 "养气健脾第一药"。白术具有滋养脾胃之气的作用,且性温湿,故常与黄芪同用,用于气虚多汗。可见于多汗、食少、便溏、水肿、带下。
知母。性寒,味甘、苦,既能清热泻火,又能滋阴润燥。又可用于治疗骨蒸汗出,止虚热,养化源之阴"。因此,知母常被用于阴虚火旺的多汗。见于多汗,骨蒸潮热,心烦口渴,肠燥便秘等。
酸枣仁:性平,味甘酸,能敛汗,也是养心安神的重要药物。名医特录》。"心烦不能寐,...... 虚汗"。因此,酸枣仁常被用于心虚多汗的治疗。见于多汗、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睡梦中出汗等。
五味子。性温,味甘酸,既能收敛,又能补气生津。药性赋》。"去烦热,生津止渴,补虚劳,益气强阴"。五子的酸味能敛汗,能生津,甘味能养气,故常被用于治疗气津两伤的多汗症。可表现为多汗、口渴、困乏、无力。
龙骨:性平,味涩,甘,是治疗涩病的重要药物。本草纲目》中。"定精、止汗、定喘、涩疮,皆收敛止脱之义"。龙骨有收敛作用,常与补虚药合用,用于虚劳滑脱所致的多汗。可见于多汗、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崩漏、排尿困难等。此外,龙葵还能平肝安神,所以也可用于多汗症的心悸失眠、健忘多梦、头晕目眩、烦躁不安。
麻黄根:性平,味甘,微涩,为止汗药。名医别录》中记载。"止汗,夏月,杂粉扑。麻黄根唯一的传统功效就是止汗,因此,麻黄根是专门用于对症治疗汗症的药物。它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还可以配合使用,用于正虚引起的各种多汗症。
同一种具有止汗作用的中药,其药性和疗效各不相同,应根据其药性来使用,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