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29 09:52

      有一类直肠肿瘤被各医疗及研究中心称为罕见性疾病,但却有着与直肠癌同样的危害性。它们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方法尚未完全达成共识,预后个体间差异极大。其中以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及直肠间质瘤最为典型。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属上皮源性肿瘤,既往被称作“直肠类癌”,是一组起源于内胚层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相较消化系统其他部位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其少有神经内分泌活性。间质瘤属间叶源性肿瘤,因镜下形态与平滑肌瘤相似,既往常被诊断为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直肠间质瘤发病率仅占消化道间质瘤的5%,但其性质存在高危可能,具有远处转移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分为神经内分泌瘤与神经内分泌癌,具有生长慢、病程长的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中老年最为好发。早期可有腹痛、腹泻、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等非特异性表现,亦可无任何症状。如前所述,直肠源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少有神经内分泌活性,部分患者出现阵发性皮肤潮红、心悸、水样泻等类癌综合症表现,多提示肿瘤晚期,发生肝转移。直肠间质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临床症状与肿瘤体积关系密切,较小时常无临床症状,体积较大时可因压迫前尿道而引起排尿困难、尿频等表现,或凸向直肠腔而导致腹痛、大便习惯改变或肠梗阻症状,血便较为少见。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在直肠指检或结肠镜检查时多表现为粘膜下向肠腔内突起,广基或亚蒂状隆起,似息肉,表面多有正常粘膜覆盖,部分可形成溃疡,质地偏硬;内镜超声表现为界限清楚的等回声或低回声团块,并可提供术前分期信息,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较敏感的血清CgA检测及生长抑素受体闪烁成像,在直肠源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多呈阴性,但对于进展期肝转移灶较敏感,具有辅助术前分期及预后判断价值;CT及MRI对于原发灶无特异性诊断价值,但可用于评价疾病进展情况。直肠间质瘤指检可发现粘膜下、稍硬、圆形的直肠壁外生型肿物;腔内超声可见直肠壁内粘膜下边界清楚的低回声肿块,亦或表现为突出于直肠壁外肿物;CT及MRI可见直肠壁内或突出于壁外的边界清楚肿块,如见肿瘤内出血坏死表现,更有助于间质瘤诊断;CT及MRI对直肠间质瘤进展情况亦有评价作用。神经内分泌肿瘤及间质瘤术前确诊,仍然有赖于病理活检。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首选手术治疗,由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决定手术方式,直径<25px的病灶可在内镜下行粘膜切除或粘膜剥离可获得治愈;直径1~50px的原发灶需病理确定无肌层浸润才可选择局部切除,有肌层浸润则需行根治性手术;病灶直径>2cm的患者应接受根治性手术。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对放化疗、生长抑素受体类似物及靶向治疗均不甚敏感,疗效欠佳。直肠间质瘤治疗上同样首选手术,但直肠解剖及生理功能方面较胃、小肠等复杂,其间质瘤切除术式选择亦较为多样,主要取决于肿瘤体积大小。通常认为,较小的病灶可行局部切除,而较大病灶则应接受根治性切除。甲磺酸伊马替尼等靶向药物对间质瘤展现出显著疗效,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肿块较大(>100px)者应先接受该药物辅助治疗,待肿瘤体积缩小后行保留肛门功能的根治性手术。对存在危险因素的直肠间质瘤患者,术后应辅以甲磺酸伊马替尼等药物治疗。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经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后,患者预后情况总体较好。而直肠间质瘤易术后复发,但多为局部复发,大部分复发病灶仍有手术切除机会,且复发灶对靶向药物治疗依然敏感,复发术后生存率仍较好。因此,只要给予足够重视,此二类疾病虽然罕见但并不可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给患者带来极大福音。

神经内分泌肿瘤与间质瘤相关文章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neoplasms,NENs)是一类非常复杂的疾病――全身所有内分泌细胞相关的肿瘤均可归在其中,故该疾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也可以转移至任何部位。由于大部分NENs的生长是相对惰性的,早在1907年这类肿瘤就被命名为“类癌”,其中大部分NENs的生长是相对惰性的,但也有少部分发展十分迅速。目前研究最为透彻、治疗最为多样的即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也
发布于 2022-12-12 05:32
0评论
胸膜间皮瘤属于双向性分化的肿瘤,也就是既有良性的,也有恶性胸膜间皮瘤,肿瘤生长缓慢,包膜完整,良恶性的判断应依靠病理检查的镜下情况而定,所以您的情况应根据病理结果确定良恶性。建议您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期间注意休息及保暖,进食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避免剧烈运动及受凉感冒。 这种病情是需要你通过手术切除后给予病理检查的,你可以给予观察治疗的效果的,给予观察的列卫是甲
发布于 2024-09-11 17:56
0评论
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是一类起源于胚胎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的、产生多肽激素的肿瘤,可发生于胰腺、消化道、肺、肾上腺等部位,不同部位的症状、检查手段及治疗的差别较大。长期以来,NENs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病,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该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据统计NENs的发病率上升了5倍,例如我们熟知的苹果公司的前CEO乔布斯就是因胰腺NENs去世。所以虽然属于少见病,也应当引起医生
发布于 2022-12-12 06:02
0评论
EUS的结果可能同时反映肿瘤生长方式及恶性潜能,曾有研究表明,较大体积、病灶异质性及囊性变可能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恶变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也适用于MEN1患者。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MEN1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至今尚无相关标志物来预测其恶变。肿瘤的体积大小与转移可能成正比,也因此将其作为是否手术的重要考虑因素。指南推荐对≥1cm的病灶进行切除,但无确切证据表明最佳手术时机。 EUS能发现大部分病灶
发布于 2023-11-01 21:46
0评论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neuroendocrineneoplasm,pNENs),原称为胰岛细胞瘤,约占原发性胰腺肿瘤的3%。依据激素的分泌状态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功能性pNENs和无功能性pNENs。多为散发,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发病高峰为40~69岁。pNENs临床表现多样,诊疗措施较复杂且周期较长,建议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进行,并贯穿患者诊治的全部过程。根据患者的基础健
发布于 2023-11-01 21:20
0评论
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与治疗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以胰腺灌注CT及血管三维重建为代表的无创性定位诊断已基本完全取代了以往繁杂的有创方法,从而使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率逐年增高。胰腺内分泌肿瘤的生存期优于其他类型胰腺肿瘤,即使是伴有肝转移的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中位生存期也可达48个月,5年生存率近40%。总之,早期诊断率的提高,积极的根治性切除肿瘤,广泛开展的药物治疗临床试验等综合治疗措施已使胰腺内
发布于 2023-11-01 21:33
0评论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有别于胃肠道肌源性或神经源性的肉瘤。1983年Mazur等首先提出GIST这一概念,10年前Hirota等发现了其分子特征。目前GIST被定义为组织学上富于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呈束状、弥漫状排列,免疫表型上表达KIT蛋白(CD117)、巢蛋白(nestin)以
发布于 2023-01-14 07:31
0评论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原称为胰岛细胞瘤,约占原发性胰腺肿瘤的3%。依据激素的分泌状态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无功能性pNENs约占75%~85%;功能性pNENs常见的有胰岛素瘤和胃泌素瘤,胰岛素瘤一般位于胰腺,而胃泌素瘤多见于十二指肠或胰腺;其余的功能性pNENs均少见,统称为罕见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生长抑素瘤、胰高糖素瘤,生长激素
发布于 2023-01-07 20:26
0评论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65%~75%,其中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neuroendocrineneoplasms,pNENs)占前者的45%。pNENs的诊断与治疗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定性及定位的诊断已经成熟,使不少pNENs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然而在我国pNENs仍属少见疾病,各地区诊疗水平参差不齐,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基层医院难以积累经验,误诊、
发布于 2023-02-09 03:12
0评论
您是否听说过有人需要长期静脉输注大量葡萄糖,否则就昏睡不醒?抑或肥胖儿童因需要不停的大量进食而甚至自暴自弃与世隔绝?您自己是否有常年的“胃病”困扰,胃部不适,胃镜除了萎缩性胃炎却也无其他问题?抑或常年腹泻伴反酸烧心以及顽固的消化道溃疡?前两种情况比较容易确诊,而后两种则非常容易误诊,但所有这些变化多端的症状都是由同一类疾病引起的,它时而来势汹汹,时而鸦雀无声,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神经内分泌肿
发布于 2022-12-12 02:47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