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颈椎病?
常常我们在医院门诊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前面一个病人30多岁,脖子痛,医生一看说是颈椎病,然后后面一个病人60多岁,走路不稳老是跌倒,医生一看也说是颈椎病,再后面一个病人老是头晕,自己以为是高血压,可是医生一看又说是颈椎病。这种情况在我们临床上很常见,很多人就会有这样一个疑问,说为什么这些病人出现的症状看上去完全没关系,但医生却说是同一种疾病,会不会是这个医生在忽悠病人。到底医生是不是在忽悠病人,这就需要我们弄清楚什么是颈椎病这个概念。
颈椎病指的是:颈椎间盘在自然退化过程中因劳损、感受风寒湿邪、咽喉感染等外因刺激,导致颈部动力和静力平衡失调,使颈部肌肉、神经、脊髓、血管受累,产生以颈肩痛,放射到头枕部或上肢,甚重者出现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以致于四肢瘫痪等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可见,颈椎病的发病主要由于自然退变、或者劳损、以及其他疾病的影响,导致颈部的不稳定,影响神经肌肉、血管、脊髓等不同组织的功能,所产生的各种不同的表现都可以叫做颈椎病。
颈椎病有哪些主要表现
那我们来谈谈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因为颈椎病是个非常复杂的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颈椎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所以它主要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疾病影响的是哪些组织结构,
比如颈部的血管受到刺激后所诱发的头晕是椎动脉受到影响的颈椎病病人的常见症状。这种病人常常因为颈部的伸展或旋转而改变体位诱发头晕症目花症状。
如果颈椎病的影响的是神经的话,病人应该表现为颈部、肩部、上肢的疼痛麻木乏力,或者是肌肉萎缩等等。
如果颈椎的病变影响到脊髓的话,病人将会以双下肢的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患者会感觉行走不稳,摇摇欲倒,严重的可以出现大小便失禁等表现。
当颈部的病变影响到交感神经的话,所表现出的症状就比较复杂多样,患者可以表现出心慌、胸闷、呼吸困难、肚子痛或者反复胃肠道不适等等。
那颈椎病一般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呢
1、急性头颈部外伤。50%髓型颈椎病与颈部外伤有关。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
2、慢性颈部劳损。长期使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如长时间低头工作,易发生颈椎病。不良姿势。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睡觉等;坐车时睡觉,睡着时肌肉保护作用差,刹车时易出现颈部损伤。在年轻白领中有些是中午趴在桌子上打瞌睡歪着脖子等。这些都是不好的姿势,容易引起颈部肩部两侧的肌肉不对称性收缩,引起劳损的发生。
3、慢性感染。主要是咽喉炎,其次为龋齿、牙周炎、中耳炎等。
4、颈部肌肉的急剧收缩。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比如打喷嚏、提重物等情况下导致颈部的肌肉急性收缩,加重了椎间盘的压力,进而导致周围相关组织受到刺激。
5、风寒湿因素。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继之产生无菌性炎症。尤其是温差过大的刺激会诱发颈椎病的发生。
6、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颈椎退变等是一些颈椎病病因基础。
为什么有的要拍片有的要做核磁共振有的要做什么血管超声或者椎动脉造影或者mra?
有时候有些病人常常来医院,说医生我颈椎病,听说核磁共振这个检查比较贵也比较好,要求做一下检查,但通过询问病史和检查后发现只要拍个简单的x片或做血管超声就可以了。
那到底颈椎病要做什么检查呢,这就取决于你的颈椎病的发病因素影响了你的哪一部分的结构组织。单纯的x线检查可以了解你颈椎的各个骨和骨之间的排序状态,并通过观察每个椎体之间的距离和增生状况,来评价椎间盘退变的程度,所以一般单纯颈型的颈椎病做这个检查就够了;而如果神经根型的颈椎病平时有手麻手臂疼痛的情况的话就应该做上肢的神经肌电图检测,可以很客观的评价神经损害的情况;如果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平时以眩晕头痛等不舒服为主的,就应该做颅内血管超声,我们叫做tcd检查,这个检查可以清晰地看到血液流速的快或者慢,对于血管的检查我们还可以做动脉造影的核磁共振成像,我们叫做mra,这个检查可以清晰的显现出椎动脉的走行状态和血流情况;而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感觉以下肢功能障碍为主的我们医生检查发现肢体功能有障碍的,就应该做颈椎的mri,来了解颈椎部脊髓损害的程度。
颈椎病应该如何预防
颈椎病的预防,应从病因及发病诱因两方面采取措施,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防止已治愈患者的复发。颈椎病颈椎是脊柱的一部分,要从脊柱的整体加以预防。
预防是防止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内容之一。通常认为脊柱的椎间盘在发育至成人之后,即开始退行性变。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各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变差异甚大。从年龄方面观察,对无症状的100例颈椎X线照片进行分析结果提示,椎间盘退变和骨质增生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20岁以下组,2/20人;20~29岁组,2/20人;30~39岁组,4/20人;40~49岁组,50岁以上组,16/20人。婴幼儿及青少年时期脊柱外伤机遇最多,因此,颈椎病的预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加强体质锻炼,促使椎周软组织强状有力,有助于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更注意防止外伤和纠正工作与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颈椎病的诱发因素除外伤外,常见的还有落枕、受凉、过度疲劳、强迫体位工作、姿势不良及其他病症等。颈椎病的致病因素是复杂的,但总的可分为内因(体内因素)和外因(急慢性外伤),二者可以互为因果。内因是致病的基础。颈椎病是个慢性多发性疾病,预防以及早期治疗非常重要,一旦疾病发展到颈椎稳定性丧失或者是严重的增生情况下,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也就是大家最担心的瘫痪,所以,对于这类退行性的疾病来说应该早治疗早预防。而预防措施主要是改变不良的生活工作习惯、选择合适的床与枕头、避免头颈部的外伤和过度颈部活动。
1、防急性头、颈、肩外伤:头颈部跌扑伤、碰击伤及挥鞭伤,均易发生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直接或间接引起颈椎病,故应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时检查和彻底治疗。有些外伤是不是易引起人们注意的,例如坐车打瞌睡,遇到急刹车,头部突然后仰,可造成颈椎挥鞭性损伤;有人生气时随意拧孩子耳朵,孩子为了防御而急性扭颈,或用巴掌打击孩子后头部等,均可引起颈肌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婴幼儿颈部肌肉尚不发达,颈软,如过早抱起或抱孩子姿势不合适,甚易造成过伸性颈椎损伤;有些青少年体育运动不得要领或不重视运动前的预备活动,如顶牛、头顶立、前滚翻及骑颈娱乐等,均可造成运动损伤。防止外伤是预防脊柱退行性变的有力措施。一旦发生外伤,除治疗软组织损伤外,还要及时治疗颈椎小关节错位,以防止发展成为颈椎病。
2、纠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防止慢性损伤:颈肩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是发生颈椎病的病理基础,生活中的不良姿势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对预防颈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有人喜欢俯卧,为了呼吸、只能将头扭向一边,这样会发生1~4颈椎扭伤。颈轴侧弯,达到失代偿时,就会出现头昏、头痛和眼、耳、鼻喉等症状。由于损害颈椎的正常力学失衡,会加速各颈椎的椎间盘退变;有人平时姿势尚好,但当看小说、看电视时,习惯把头靠在床栏杆上或沙发扶手上,造成屈颈屈背扭腰等,这样会因脊柱椎间韧带损伤而致该段脊柱失稳;妇女带孩子睡觉,常面向孩子侧卧,如果枕头不合身材高度,将置颈胸椎于强迫体位,形成侧弯,可导致脊柱病。
睡姿良好对脊柱的保健十分重要。
人体躯干部、双肩及骨盆部横径较大,侧卧时,脊柱因床垫的影响而弯曲,如果长期偏重于某一侧卧位,脊柱会逐渐侧弯,轻者醒后腰背僵硬不适,需要起床活动方可恢复正常,重者可发展成脊柱病。睡眠应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要左右交替,侧卧时左右膝关节微屈对置。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体扭转而睡,都属不良睡姿,应及时纠正。头应放于枕头中央,以防落枕。
枕头:由于颈椎及颈部软组织慢性损伤或退变引起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压迫或刺激颈部血管、神经和脊髓引起头、颈、肩臂、上肢、背中部、胸部疼痛及其它症状,甚至合并肢体功能障碍等一组临床症候群。引发和加重颈椎病的因素较多,而睡眠时频繁使用的枕头却是重要原因之一。
对一般人来说,每天至少有1/4~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因此,如果枕头使用不当或不用枕头,容易引起或加剧颈椎病。反之,如果注意和调整颈椎在睡眠中的姿势,亦可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睡眠时枕头是维持头颈正常位置即生理曲度的重要工具,这种生理曲线既是颈椎外在肌群平衡的保证,又是保持颈椎管内生理结构状态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枕头选择和使用不当,不仅破坏了维持颈椎正常弧度的外在平衡,而且也直接影响颈椎管内容积的大小和局部组织的生理结构。因此,枕头的高低必需引起高度重视。
俗话说“高枕无忧”,其实并非如此。正常情况下颈椎的生理曲线是前凸状,仰卧位时,如果枕头过低,头颈过度后仰,使前凸曲度加大,不仅椎体前方的肌肉与韧带容易因张力过大而出现疲劳,而且可引起慢性损伤。与此同时,椎管后方组织可向前突入椎管,增加椎管内压力;头颈过度后仰还使椎管被拉长,椎管内脊髓和神经根相对变短,在其它因素作用下容易出现症状。如果枕头过高,头颈过度前屈,使椎体后方的肌肉与韧带容易劳损,引发或加重颈椎病。
无论是健康人,还是已有颈椎病的人,都要注意保持颈椎前凸的生理体位,以防引起或加速颈椎的退变。
电脑保健
1、由于长期伏案工作者及长时间持续低头手工操作者,其长时间低头将破坏颈椎生理曲度,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反张(反向弯曲),故工作中宜定时休息并进行适度抬头训练。从事电脑操作等人员,颈部长时间固定于一个姿势,也容易导致颈部肌肉韧带的劳损,工作中也应定时休息并适当活动,以增强颈部肌肉韧带的血液供应、增强弹性,避免积累性劳损。
2、强化颈部肌肉和韧带
积极锻炼颈部肌肉可以有效增强颈椎生物力学结构的稳定性、强化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能有效预防并减轻颈椎病。据调查:颈部肌肉发达的人群中,颈椎病发作的几率下降80%。但是,并非所有的锻炼都是有益的,盲目、错误的锻炼甚至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致命的后果,特别是已经出现颈椎生物力学结构失稳的患者,不应进行激烈的如摇头、颈前伸、左右晃动、低头等锻炼。正确的锻炼方法是:坐位或俯卧位,双上肢伸直并置于身后,双手十指交叉(交叉困难者亦可不交叉),双臂努力后伸,同时尽最大努力抬头(宜缓慢),将后颈部肌肉及双肩胛骨间肌肉尽力绷紧,持续10秒钟后停止并恢复正常体位,尽力放松绷紧的肌肉,休息10秒钟后再次进行上述锻炼,反复锻炼至感觉疲劳或微出汗时即可停止,不宜一次锻炼过度,每天可进行3-5次锻炼,此锻炼不应在站立位进行,以免万一因头晕而跌倒,经常进行此锻炼将有效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并强化相关肌肉强度,增强颈椎稳定性,颈椎骨结核、骨肿瘤、骨折患者等特殊疾病者禁止进行颈部锻炼。另外,蛙泳时必须保持抬头位,这也有利于保持颈椎生理曲度,故常被临床医生推荐,不过,颈椎病人也应该注意避免受寒,故进入泳池前应做好充分准备运动,进入泳池后立即进行蛙泳,停止蛙泳后应立即上岸穿衣,避免长时间呆在泳池内而感受寒湿。
误区:
消除骨刺
在颈椎病的病程中,椎间盘蜕变导致颈椎失稳,引起一系列相关症状,但另一方面机体通过椎体骨质增生(骨刺)来增加椎间的接触面积,达到稳定代偿。试想假如椎间盘只有蜕变,没有增生,恐怕许多患者的颈椎关节早就磨损得无法使用了。从这种意义上说,骨刺的出现对机体是一种保护性反应,还给患者带来了好处。这也是医生对多数颈椎病患者首选保守治疗的依据。有些药品销售商宣称通过口服或外敷某药可消除骨刺,这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轻视预防
颈椎病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预防起来并不难。现在医学上已证实与颈椎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有:环境温度和湿度、吸烟史、急性和慢性咽部感染史、软床高枕、每天平均持续低头工作超过4小时等。健康人群应把预防重心前移,特别是青少年和中年人群要避免患病的高危因素,做好自我防护十分重要。
倒走、做瑜伽、做按摩等方法有助于缓解颈椎病。
不恰当的重力按摩和复位反而会加重症状,甚至导致截瘫;瑜伽中的许多动作如果不能控制好力度,反而会伤害颈椎;而倒走增加了不慎摔倒而引发颈椎受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