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2-04 21:37

  分泌性中耳炎——影响听力的常见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以中耳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多数继发于急性中耳炎。据统计,小于3岁的儿童中70%患过中耳炎,在7岁以下的儿童中90%至少有过一次中耳炎,儿童患急性中耳炎后部分会转变成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上分泌性中耳炎以儿童多见,但成人病例也不少,常在上呼吸道感染、乘飞机后发生,有些是因为鼻窦炎和鼻咽部肿瘤。

  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后,咽鼓管的功能会进一步受影响,中耳的空气吸收入血液后得不到补充,造成中耳负压,中耳负压又会加重分泌性中耳炎,产生恶性循环,所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最重要的是改善中耳的负压状态。如果疾病能早期诊断,治疗效果都比较好。

  主要的治疗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如果患者有鼻塞流涕,应使用麻黄素等滴鼻液,改善鼻腔通气。但如果患者没有这些症状,则不要使用麻黄素类药物,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口服抗菌素和解热镇痛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炎症。口服化痰药物,改善鼻腔和中耳分泌物的分解和引流。如果患者有鼻息肉或鼻窦炎,要及早治好。

  第二、做咽鼓管吹张,简单的做法是吸气后,抿嘴捏鼻鼓气,让空气进入耳朵。有的医院有咽鼓管波氏球或导管吹张。

  第三、鼓膜穿刺,鼓膜穿刺可以抽出中耳的积液,也可以注入空气,迅速改善中耳的压力状态,而穿刺点一般会迅速愈合。可以多次穿刺。

  第四、如果鼓膜穿刺无效,可以放置鼓膜通气管。如果患儿有腺样体肥大,可以一并切除。鼓膜通气管可以放置数月,对于儿童,可以放置到很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年龄,或者7-8岁。对于成人,可咨询医生,根据个人情况作出决定。通气管如果自行脱出而病情未愈,可以再次植入,在带管期间,要注意耳道内不能进水,否则会引起中耳感染。

  对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可以早期口服抗菌素7-10天,并服用治疗上呼吸道炎症和化痰药物,重复捏鼻鼓气,或咽鼓管吹张,多做吞咽动作,观察3个月,90%患者能够痊愈,10%患者可以考虑放置鼓膜通气管,一般情况下,儿童需要住院全身麻醉放置。成人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吹张或者鼓膜穿刺数次无效后,即可考虑放置鼓膜通气管,一般门诊局麻可以完成。

  根据本病的发病原因,防止感冒和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保持鼻腔通畅,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加强卫生宣传,提高家长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早期发现。对于成人单侧分泌性中耳炎,要警惕鼻咽部病变。

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的处理相关文章
1.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2.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手术,鼻息肉摘除术等。扁桃体特别肥大,且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有关者,应作扁桃体摘除术;3.抗生素或其他合成抗菌药配合治疗;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作短期治疗。 以上是关于“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的解答,此外,涉及中耳炎的症状描述,治疗事项,治疗费用等的问题,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医生。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些
发布于 2023-10-25 22:47
0评论
1、少量胸腔积液可以自己吸收吗?少量胸腔积液一般是可以自己吸收的。2、达到多少量时需要使用药物帮助吸收?一般都有哪些药物?一般中、大量积液500~1000毫升以上时要使用药物,具体使用的药物首先要根据其病因是什么,如由结核病引起的及结核性胸膜炎需要给予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其次,还可以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3、胸腔积液达到多少量的时候需要抽胸水?一般中、大量积液都需要抽水,一是诊断是什么病,二是起治疗
发布于 2023-01-05 00:46
0评论
有30~70%的宝宝,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中耳炎10~14天后,会产生中耳积液,大部分的积液会在3个月内,自动经人体吸收、消失,对健康无太大的影响,不需过分担心。如果宝宝只有中耳积液,没有其他症状,可建议先采用追踪观察的方式,即每1个月或1个半月,做1次耳镜检查;而在追踪其间,应改善家庭环境,如尽量避免接触环境里的香烟;减少使用安抚奶嘴;不要躺着喂奶或喂母乳等。 家长需注意,如果经过1个半月的追
发布于 2023-10-25 23:07
0评论
眼下气温变化逐渐变大,孩子最容易感冒。有些粗心的家长认为,只要把感冒治好就没事了,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耳朵也可能会受连累“生病”。尤其感冒时不注意正确的擤鼻方法,很可能会导致急性渗出性中耳炎。 专家提醒,急性中耳炎是孩子感冒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听力下降并且鼓室内有积液,但是由于中耳位于耳道深处,不易检查,孩子又常常表达不清,所以经常被忽略。 一旦患病,一般会出现3种表现:一是耳痛,患急性
发布于 2023-10-25 22:54
0评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主要原因是咽鼓管功能障碍或堵塞,致使中耳负压、通气不良、引流障碍,从而导致鼓室积液。主要表现为耳闷、耳堵塞感、听力下降,或伴低调耳鸣。急性期可有耳痛,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转为慢性,造成鼓膜内陷、粘连、听骨链破坏、胆脂瘤形成等,需引起重视。治疗:1、查找病因,解除咽鼓管堵塞的原因。如腺样体肥大、鼻咽肿物、鼻-鼻窦疾病。2、改善咽鼓管功能、改善鼻腔通
发布于 2022-10-24 05:59
0评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造成儿童听力下降最常见的原因,大约90%的儿童曾患有分泌性中耳炎,多发生在出生后6个月到4岁之间。大部分孩子的病情在3个月内可以自然痊愈,但也有些孩子的病情可以持续时间很长,甚至达到1年以上。分泌性中耳炎通常并没有什么症状,有时在医院检查其他疾病或者查体的时候偶尔发现患有分泌性中耳炎。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腔内出现液体,没有发热、耳痛、耳流脓症状。中耳腔内的液体可以
发布于 2023-02-05 04:42
0评论
分泌性中耳炎又名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胶耳等近50多个命名,是中耳的非化脓性炎症,系儿童的重要致聋原因之一,对婴幼儿的言语、语言和认知发育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达27%。5岁以下的小儿约70%有过一次中耳炎。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咽鼓管功能不良、中耳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上呼吸道变态反应、内分泌或免疫功能障碍均可导致本病。中耳炎反复发作应找出病灶及其相关疾病,如鼻、鼻窦、口
发布于 2023-08-24 23:57
0评论
很多病人因为分泌性中耳炎就诊之后被告知自己“耳朵里面有水”,于是就推测是不是自己洗澡或者游泳不当心耳朵里面进水了。对于正常人来说,外耳道是一个盲管,也就是说是一个死胡同,尽端被鼓膜封闭,所以即便洗澡、洗头或者游泳进水也只能残留在外耳道中。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是中耳积液,也就是说液体存在于鼓膜内侧的中耳,并非外耳道,所以不是外界的液体流入导致的。前面谈过分泌性中耳炎大多由于炎症引起咽鼓管黏膜发炎,使
发布于 2023-02-27 22:41
0评论
爱玩水的人到了夏天就有了消暑的好去处,各大游泳场馆里就开始热闹起来。 但是想要游得开心,游得安全,可不光是凭水平,健康问题也同样重要。掌握一些游泳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遇到紧急情况时的急救招数,会让你玩得更加开心从容。 中耳炎尤其是鼓膜穿孔耳朵里绝对不能进水我们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正常的外耳道有鼓膜将中耳隔开,在耳朵浸入脏水后不会进人中耳。之所以慢性中耳炎患者不要游泳,是因为慢性中耳炎患者
发布于 2023-10-25 23:00
0评论
有四五年的慢性鼻窦炎的历史,去年查有耳膜内陷,现在左耳常痛,不通气。有东西堵在耳朵处,并且总感觉有东西从左脑部流下堵入耳朵,有时又吸不出来。头的左部也有些胀痛。耳朵不能通气,心里常常发慌,浑身感觉没力。请问要吃什么药或是做什么手术这样的病情才会好起来?鼻窦炎经常会伴发耳朵的问题。因为,鼻子和耳朵之间有一管腔,叫咽鼓管,鼻窦的炎症波及到咽鼓管,影响其换气,导致鼓膜内陷和听力下降,伴耳闷和烦躁等。你
发布于 2022-10-24 00:09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