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胃癌发生大国,每年的新发病例占到全世界的近一半。尤为可怕的是,这些新发病例中绝大多数为进展期,早期胃癌仅占不到10%。对比世界上其它两个胃癌高发国家,日本和韩国,它们的早期胃癌可占所有胃癌新发病例的50%-60%。由此可以推论,如果我国胃癌发现窗口能够前移得更早,发病率完全可能翻一番!
如此高的发病率,却因症状不典型,或患者本人不重视,往往在就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最佳手术机会。因此,了解可能指向胃癌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对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率是非常重要的。
导致胃癌发病率上升的流行病学:
1、饮食习惯:胃癌是吃出来的,凡是破坏胃粘膜,影响胃粘膜修复的食物和药物、化合物等都是造成胃粘膜屏障功能丧失,诱导不典型增生和肠化生,最终导致胃癌的因素。这类食物包括粗糙饮食、腌渍食品、烟酒、霉变食物等。而大部分的药品和化学品对胃粘膜都有损害。
2、幽门螺杆菌:是胃内常见细菌,中国人群感染率很高,与传统饮食文化中亲朋好友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的习惯有关。经常有病人问:“肿瘤会传染吗?”大部分不会,但胃癌恰恰是这小部分中的一种。HP对胃粘膜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现HP,就应该高度重视,彻底杀灭,并坚持全家一起检查,实行分餐制避免再次感染。
3、环境污染:虽然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土壤水质空气中哪个具体物质导致胃癌发病率上升,但明显的地区差异仍然提示,胃癌与环境污染存在一定关系,如果周围人发生了多例胃癌,那必须警惕是否是环境因素的作用。
4、肿瘤家族史:近亲属中有三人以上发生恶性肿瘤,或二人以上发生恶性肿瘤,但初发年龄小于40岁的,就应考虑存在肿瘤家族史,其他家庭成员应加强肿瘤筛查力度。
具备胃癌发生的流行病学的人群,应当列为胃癌高危人群。本人应非常重视日常生活的蛛丝马迹,加强到医院检查。
这些蛛丝马迹包括:
1、癌前状态的存在:所谓癌前状态,是指可能发展为癌症的良性疾病,包括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疣型胃炎等。有这样的疾病,应及时治疗,勤做胃镜,观察变化。
2、上消化道出血:胃癌的首发症状往往不是梗阻、穿孔、消瘦等,而是上消化道出血。早期胃癌的出血量不会很大,如果患者发现自己的大便发黑,不要随便放过,应该立刻将黑便收集后送到医院做隐血试验。如果为阳性就应高度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务必查清原因。
3、胃口变化:在体重发生变化之前,胃癌首先会影响患者的胃口。如果发现胃口突然变差,或者以前喜欢吃的东西一下子不要吃了,应当引起注意。有些病人在夏天时胃口突然下降,却误以为是天热造成,不予重视,直到体重迅速下降才如梦初醒,已经为时过晚了。
其它如低热、呕吐、消瘦、腹胀等症状往往提示病期已经较晚,可能出现了并发症。因此,高危人群如果有癌前状态,因每年做一次胃镜,如果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或胃口变化,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并行胃镜检查。现在的胃镜技术痛苦较小,一般人完全可以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