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手足畸形,做家长的很是焦急。
当我女儿出生的第一刻,便是看五官、看手脚,我看的不是她五官是否精致,手足是否修长漂亮,看的是五官是否齐整,手脚是否异样,至于智商和情商问题,全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健康即以知足,其实,很多为人父母者都是这样的。
门诊遇到的手足畸形, 按部位分, 手多足少, 按年龄分, 儿童多, 成人少, 按照受伤的原因分,一是先天畸形 二是创伤后畸形 ;另外畸形可以是单独的,也有可能是全身综合症的局部表现。
手畸形的治疗是困难的。很多患儿的家长非常关心治疗的时间、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案。在各种先天畸形中,并指的发生率是第一位的,多指是第二位的。
关于治疗时间的问题
许多家长关心何时治疗,其实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畸形,选择治疗的时机也不同。
总的原则,我们希望最早要满6个月,为什么要选这个时间点呢?一是小孩身体会强壮一些,可以较好的耐受手术,二是较大的孩子开刀相对容易;第三:麻醉风险也可以容易控制。但这不是说6个月以前一定不能开刀,如一些简单的多指畸形。
我最多和患者家长讲的就是: 开刀时机的选择要看畸形对小孩发育的影响, 如简单的复拇畸形和一些示中指,中环指并指畸形等就可以把时间放宽到2岁左右,总的来讲对大多数情况2岁左右是个外科干预的黄金时间点。但对于拇指食指并指畸形,就要及早干预,可能在满6个月左右就要治疗。
此外,门诊常见的还有患儿外伤后手畸形。门诊的患者往往是几个月到几岁的小孩,最常见的受伤原因是饮水机开水烫伤,其次是其它热源烫伤和火焰烧伤等。谈到这个问题,做家长的就要注意了,家里的饮水机要摆放在小孩不能接触到的位置,尤其不能让小孩玩弄饮水机的热水出口。此外,江南冬天多湿冷,很多家庭喜欢用热水袋,在这里给家长提个醒,给小孩用热水袋时温度要控制好,尤其在睡眠时应用,一定注意不能烫伤。小孩皮肤娇嫩,敏感性高,我们成人觉得可以忍受的温度对小孩可能造成危险。另外,小孩入睡后,大脑皮层被抑制,皮肤的敏感性降低,在不知不觉中可能造成低热度的烫伤。患儿受伤后往往赶到烧伤科治疗,到我们整形科来的患者,大多数是创面已经疤痕愈合的患者。
对于这种外伤后的疤痕挛缩继发畸形,我们整形科传统观念是伤后3-6个月考虑疤痕整形治疗,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段呢?因为疤痕的形成和软化通常是在伤后3-6个月完成的,这时开刀易于区分成熟的疤痕组织,同时可减少新的疤痕形成,有利于手功能的恢复。但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疤痕组织是在重要的手功能部位,患者的年龄又大,可以提前干预治疗,否则等到半年后疤痕成熟,可能会丧失更多的手功能,在等待时间和恢复结果方面有一个平衡点的问题,这个点的把握是比较困难的,要因人而异,因伤而异。
对于足部畸形,多是并趾和多趾畸形,足的功能和手相比是不同的,手的功能在于完成各种复杂精细的动作,治疗时间和方案就更为复杂。而足主要是负重和行走,从功能的角度讲,要求相对较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足部整形的患者有增多趋势,足部整形的患儿往往是出于对美观的考虑和心理健康成长的需要。至于治疗时间和方案的选择可以参照手部,两者的原则相似。但有一点需注意,足部负重区的植皮不耐摩擦和负重,易于破溃,这和手是不同的。
关于治疗效果
很多家长问,最终治疗效果会怎样,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效果的最终好坏,不仅取决于治疗方案,还取决于畸形的种类,如是先天还是外伤造成的,是先天还要看是否存在全身其他器官的疾病。都是先天手畸形,单纯皮肤相连的桡侧多指畸形,简单的中环指或者示中指不全并指畸形等,术后恢复就较好。但牵涉到骨与关节等多种组织的畸形,恢复可能就差些。对于小孩的疤痕畸形,手掌的疤痕挛缩治疗效果往往好于手背疤痕挛缩,这是因为屈曲位挛缩,关节囊和韧带易于拉开,屈肌腱的滑动幅度也比较大,但手背疤痕挛缩的畸形则相反,所以治疗相对困难。
治疗方案的选择
治疗方案对于治疗效果当然是很关键。目前对于先天手畸形,很多已经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治疗方案,比如并指畸形,基本上都是改形切开,皮瓣成型和植皮。但具体的细节,各种方法还是有点差别,这要看具体情况。此外,多指畸形术后的患者,尤其是桡侧多指畸形,即复拇畸形,门诊看到很多此类儿时于地方医院开刀现已长大成人的患者,多数继发侧偏畸形,且保留拇指类似于其他几个手指,显得单薄细小,很是惋惜。实际上,对于小孩的各种先天畸形,在不影响发育和功能的前提下,我们主张尽量保留各种组织,待其发育成人定型后,可以考虑参照健指再次整形修复,去除不需要的组织。就像裁剪衣服一样,布料要尽量多准备,不需要的可以不用,但如果没有合适的布料,是做不出好衣服的。
另外,在各种先天手畸形中,巨指畸形是发生率很低,但却是很难治疗的一种畸形。不论采用怎样的治疗方案,患儿家属对最终结果往往不满意。不论是外形上还是功能上,治疗后的巨指与正常手指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医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对于很多疾病,医生还不是万能的,这需要医患双方互相沟通,充分理解,同心协力,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