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报告经常见到这样的一种描述:胃底(胃体或者胃窦)可见一个粘膜下肿物,表面光滑,直径多小于1cm,超声胃镜提示肿物来源于固有肌层,考虑间质瘤可能。一般这种情况下,我会微笑着告诉患者:“别紧张,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到底可怕不可怕?我们从几个方面阐述后大家就明白了。
1、这种粘膜下肿瘤是什么
首先这种病变在胃镜下的形态学表现和我们常说的胃癌、胃淋巴瘤、胃息肉能直接区分开,因为它生长源于固有肌层,而前面提到的几种疾病都是来源于胃的粘膜层,因此,粘膜下肿物的粘膜往往是和正常组织一样的,当然除外个别情况可能会出现侵犯粘膜层的情况;其次,如何区分来源于粘膜层与固有肌层需要依赖超声胃镜,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患者做完普通胃镜检查后又被建议进行超声胃镜检查的原因;第三,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物最常见的就是胃间质瘤,占全部病变的85-90%,其余的情况见于胃平滑肌瘤及其它少见粘膜下肿物。因此,超声胃镜提示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物大多是胃间质瘤。
2、胃小间质瘤发生率有多高?
学术上通常把直径小于2cm的间质瘤称为小间质瘤,那么到底胃小间质瘤发生率有多高呢?我们只能模糊地回答:“很高,但具体数据不详”。之所以说高,我们举个例子,一项来自于日本的研究中,在100例胃癌患者的胃手术切除标本中,在35个标本中发现了50个小间质瘤,这个比例足够高了。为什么又说具体数据不详,因为绝大多数胃小间质瘤都是没有症状,并且往往都是因检查其它疾病过程中偶然发现的,因此,很难有其发生率的详细数据。
3、胃来源的小间质瘤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肿瘤良恶性的问题往往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大部分小间质瘤都是良性的,在人的一生中仅仅会表现为非常缓慢的生长方式,而不会引起任何不适,也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但也有非常少数的小间质瘤在生长过程中会逐渐出现恶性肿瘤的特征,表现为快速生长,到后期合并溃疡、出血,甚至出现远处转移,危及生命。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质疑:各种学术专著以及中国胃肠间质瘤专家共识了不是说了所有间质瘤都具有恶性潜能吗?是的,这是全球的共识。其实世界卫生组织还是将胃肠间质瘤进行了良恶性分类,但之所以有这样的共识,在于我们还没有找到直接鉴别小间质瘤良恶性的办法,因此,暂时将所有胃肠间质瘤依据手术后的复发风险分为四级:极低度复发风险、低度复发风险、中度复发风险、高度复发风险,这个分级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胃肠间质瘤的恶性程度分级,其中那些极低度复发风险的间质瘤几乎就呈良性表现了。
4、小间质瘤要不要治疗?
一般情况下,小间质瘤是不需要治疗的,指南的推荐意见是定期复查胃镜,观察小间质瘤的生长情况,如果快速增长,说明其出现了一定的恶性表现,就需要手术切除了,而大多数的小间质瘤生长极为缓慢,是不需要干预的,包括手术与药物治疗。学术上对于小间质瘤的处理也存在争议,一种说法是大的间质瘤也是从小间质瘤逐渐生长而来的,因此对于小间质瘤应积极手术,将其扼杀在摇篮里,这种说法也有道理,但毕竟仅有非常少数的小间质瘤会发展为恶性,如果推荐全部小间质瘤都接受手术,难免会有过度治疗之嫌,毕竟对于小间质瘤的治疗办法只有手术切除这一种推荐方式。那么哪些小间质瘤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呢?对于一些具有特殊表现与特殊位置的小间质瘤还是需要积极处理的,包括:胃镜下发现小间质出现粘膜溃疡或糜烂的表现、超声胃镜下发现小间质瘤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晰,这往往提示着生物学行为不佳,或者说有一定恶性表现了;生长于邻近贲门(胃的入口)的小间质瘤,如果长大后切除要面临进行近端胃切除而非局部切除风险的话,也建议早期积极处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邻近十二指肠乳头部间质瘤及邻近肛门的直肠间质瘤。
因此,胃镜检查发现小间质瘤并不可怕,因为其发生率非常高,而其中仅有非常少数的小间质瘤会逐渐发生恶性改变,定期的胃镜复查有助于判断小间质瘤的生物学行为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目前,医学界正在积极开展针对小间质瘤恶性程度分级及最佳治疗模式的研究,将会为小间质瘤的诊治提供更加科学的处理建议。
胃镜发现小间质瘤,到底可怕不可怕?
发布于 2023-02-14 20:02
胃镜发现小间质瘤,到底可怕不可怕?相关文章
目前不少人对胃镜检查有偏见,惧怕检查时恶心、呕吐等不适,认为胃镜的损伤性较大,而宁愿选择吃点药“抗”过去,或者询问有没有其他方法代替做胃镜。其实许多人过度担心检查时的不适,个别人才会对胃镜反应强烈,这类人通常连刷牙时都会觉得恶心,但大多数人还是可以承受的。什么是胃镜检查电子胃镜是一条直径约25px的前端装有内视镜的纤细、柔软的管子,经口伸入受检者的食道、胃、十二指肠,通过光源器把检查情况反映到荧
发布于 2022-10-03 23:05
0评论
众所周知,疾病越早被发现,进行治疗,治疗的效果会比较好!很多患者检查出胃肠道间质瘤很多都已经非常大了,或者已经到了晚期转移了。那么如何能够更早的检查出疾病呢?一般而言,胃肠道间质瘤都是由消化道起源的,继而向消化道或腹腔内生长,早期很少有症状,所以一旦出现腹痛,腹胀或者摸到肿块,往往肿块都已比较大。有一部分患者是由于胃部的其他疾病或胃镜体检时,偶尔发现小的粘膜下占位。但是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粘膜下
发布于 2023-02-03 17:12
0评论
“老烂脚”学名称为下肢慢性溃疡,常伴有下肢静脉曲张,或者是糖尿病引起的足部溃疡,因小腿下段血液或神经营养差,溃疡往往反复发作,好好坏坏,历时数月或数年迁延不愈,给患者及家庭在身体、精神和经济上带来极大的负担。如何治疗老烂脚已成为医学上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近来治疗多例下肢慢性静脉溃疡的病例,运用静脉曲张激光微创闭合术、创面负压吸引VSD技术联合创面植皮术,获得满意疗效。
发布于 2023-02-15 03:52
0评论
【求助】我爱人今年52岁,平时身体健康。但前段时间老是觉得头晕、头痛,易疲劳,以为是工作紧张,没有注意,近二个月头痛明显加重,严重时感恶心,胃口差,上个星期开始右边的手脚活动不便,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得了脑瘤,医生告知需要马上手术,但有手术风险,并可能会残留手术后遗症。我们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感觉天像塌下来似的,六神无主,特向专家请教,我们该怎么办?脑瘤是不治之症吗?我爱人还有希望吗?【点评】“脑瘤
发布于 2023-03-19 03:06
0评论
小张耳道流脓已有几年,时好时犯。年初时,可恨病又复发了,流出的脓液还伴有血迹,并出现高热、头痛、嗜睡等症状。他在家人陪伴下,即刻去了专科医院就治。经医师检查,确诊为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脑膜炎。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和乳突切除和鼓室成形术,达到了康复。医学上根据中耳炎的不同特征可分“单纯型”和“胆脂瘤型”。前者一般为鼓膜紧张部穿孔,流的脓水像黏鼻涕一样,不太臭,脓汁时流时止,病情时好时坏,长期不愈将导致听
发布于 2023-02-04 20:47
0评论
1、咽部不适感明显,总感到咽部有咽不下又吐不出的东西;咽痒引起阵阵刺激性咳嗽,影响休息;如果有炎性分泌物以及细菌停留的现象,则可有口臭的现象;长期咽部炎症导致粘膜增厚,会影响呼吸的通畅因而睡眠打鼾,严重时可发展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威胁生命安全。这是慢性咽炎的危害是什么中的一种危害。
2、慢性咽炎常常并发慢性喉炎、慢性气管及支气管炎、肾炎、心脏病等;长期炎性分泌物被咽入胃中,可以引起消化不良、食
发布于 2025-01-19 07:27
0评论
概述
一说起肿瘤,很多人都觉得是可怕的疾病。肿瘤是人体的局部组织部位长出了突起物,可以说是一种累赘物。其实肿瘤分有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我们通常所说的癌症,其实就是恶性肿瘤的一种说法。像白血病,其实就是一种恶性肿瘤,又称血癌。而良性肿瘤通常是不会引起患者的生命危险的,只要及时治疗。血管瘤就是一种良性肿瘤。
步骤/方法:
1、
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是由于怀孕期间,胚胎发育异常而造成的
发布于 2023-01-27 10:10
0评论
芳龄20的小美去某医院妇科检查,医生告诉她宫颈重度糜烂,需要手术治疗。可怕的诊断着实让小美痛哭不已。其实,正确面对宫颈的疾病,包括诊断、治疗,你会发现它并不可怕。宫颈是子宫的一部分,它暴露于女性阴道的顶端,不洁的性交、不恰当的阴道用药都会影响到宫颈的健康,然而也正因为它的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妇科医生在做妇科检查时能肉眼观察到它,并可以取到脱落细胞及活组织以明确诊断。宫颈外口与阴道壁连接部分称宫
发布于 2023-01-30 03:17
0评论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西方发达国家,大肠癌的发病率居癌症的第2~3位。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变化,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亦逐年升高,已跃居第3~5位,特别是大城市的增幅更快。上海的大肠癌发病率处于全国较高的水平。根据上海卫生部门今年4月发布的数据,目前上海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大肠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年均增速超过4%。70年代初至今,大肠癌的排名从常
发布于 2023-01-25 07:42
0评论
如果把我所有的感受、我的秘诀,用一句话来表达,那就是:癌症其实不可怕。正是这种理念,给了我超乎寻常的信心和勇气。当然,这种理念,这种坦然的心态,主要得益于我多年来对疾病、对癌症本质的探索和理解。这正是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癌症是一种常见病:绝大多数人在刚被诊断为肺癌的那一刻,第一反应就是:我为什么这么不幸?为什么癌症偏偏找到我?其实,世界上患癌症的人成千上万。仅仅在美国,每年被发现患肺癌的病人至
发布于 2022-09-24 21:0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