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植入术已为无数家庭送来了福音,但患者的康复之路才刚刚开始。
什么是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是替代已损伤的耳蜗毛细胞,通过电流,听觉神经重新获得声音信号的一种电子装置。
为什么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要进行听力、言语康复训练?
植入人工耳蜗后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能听会说。
由于语前聋的患儿缺乏有声环境和言语的刺激,在人工耳蜗植入开机后,患儿的听力年龄只有0岁,仅仅能察觉声音,这时听觉言语系统才刚刚建立。因此,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在对声音有察觉后,必须进行科学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通过科学有效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培建和完善其感知性、辨析性和理解性倾听的能力,促进其言语理解、言语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人工耳蜗植入患儿除听觉、言语功能障碍,还存在别的问题吗?
由于语前聋患儿早期缺乏声音的刺激,在听觉、言语障碍的同时,多数都伴有运动发育(粗大、精细运动)迟缓和平衡功能受损。
除此之外,患儿还可能存在知觉障碍、个人-社交障碍和认知障碍等。这与患儿的家庭、周围环境因素相关,尤其与患儿因听觉、言语功能障碍而导致的自信心缺乏密切相关。
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多长时间可以开始康复训练?
患儿术后需要开机和调试,通常在术后1~4周开机,开机后的第1个月内调机1~2次,患儿开机调试正常后,以及通过正规的医疗机构。
综合评估后,如无其他康复禁忌,便可开始康复训练。
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训练前需进行哪些康复评估?
听力学评估:包括听觉意义整合量表(MAIS),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IR)等,了解患儿听力重建后听觉、言语的改善情况。
康复评估:听觉、语言言语能力评估和运动发育、平衡功能评估:以此了解康复效果,确定训练起点,明确康复发展目标,指导制订康复计划。
调查问卷评估:如患儿、家长焦虑量表等,评估患儿及父母的心理状况对患儿康复的影响。
因此,进行康复训练前需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患儿听力学检查,听觉、言语能力,运动发育以及平衡功能评估等,同时,在康复训练中检测患儿骨强度和生长发育情况,更加全面地促进患儿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回归学校。
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怎样选择康复模式?是医学机构康复还是社区家庭康复?
目前,在国内外,“医教结合”的模式-----医学康复与教育康复的结合,是术后患儿康复的主导模式。
医学机构康复:患儿可在康复机构接受全日制学前康复教育、听能管理及听觉言语康复个别强化训练。
社区家庭康复:低龄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可选择以机构为指导,采用亲子同训、预约单训及家庭指导计时服务等形式,实施听觉言语康复训练。
随班就读:鼓励有一定听觉语言能力的患儿进入普通幼儿园、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因此,每位患儿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需定期在原手术医院的相关科室进行人工耳蜗的正常调试和评估,然后再去正规的医学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评估,根据医生的评估结果和建议进行选择。有条件的家庭,可选择“医疗康复+家庭康复+特殊教育康复”的模式进行全面康复治疗。条件有限的家庭,可以选择家庭康复为主导,与医疗康复或特殊教育康复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康复。
全托康复还是日托康复?
全托与日托各有利弊,但从多方面因素考虑,目前建议家长选择日托康复。一方面,全托康复对家长而言,费用较高,对家庭产生一定的经济压力,而且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缩短,这样会使患儿的心理和情绪带来负面效应,患儿认知、个人-社交能力也会有所影响。另一方面,日托康复强调亲子课,亲子活动以及父母与孩子之间日常生活的互动,在孩子的康复过程中予以更多爱的呵护和指导,因此,建议家长选择“家庭康复+医疗日托康复+特殊教育康复”相结合的模式,在孩子、家长和老师的三者有机的结合下,才能更好地促进患儿全身心健康发展。
聋儿人工耳蜗术后要注意哪些日常安全问题?
首先,避免肢体直接碰撞的剧烈运动,如篮球等。对于非身体直接接触的运动,如跑步,可将外线和语言处理器取下,或藏于衣物下。对于大部分水上运动,需取下外线和语言处理器。
其次,在雷雨区和乘搭飞机起落时,也需将外线和语言处理器取下,避免人工耳蜗损坏。
在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的家庭康复中,父母该做些什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教师,家长的心理状态,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否融洽,家长的家庭教养方式,家长参与孩子康复的程度,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以及家长理解并掌握了多少康复知识和技能等都可直接影响患儿的康复效果。因此,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教会孩子基本生活知识和技能,培养孩子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让孩子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发智力、培养兴趣。其次,父母还要学习如何在家中利用自然声音和各种家庭活动来发展孩子的“听”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