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2-19 13:46

  微骨孔入路(keyho1e approach)

  20世纪后半叶,随着诊断手段更新,对完美的手术的追求,精良的手术设备不断涌现,微创外科应运而生。微骨孔人路,英语为 “keyho1e approach”直译为”锁孔人路”,形象地比喻微小的开颅范围,是微创神经外科的重要标志之一,1990年开始应用于神经外科临床。其优点是手术创伤小,减少医源性损伤,提高手术效果将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1971年,美国神经外科医师Wilsono首先提出“锁孔外科”(keyhole surgery)。他认为,在颅内深部术野显微手术,也足以获得足够清楚的空间顺利完成手术,因此应改变传统的神经外科手术暴露标准。1991年日本神经外科医师Fukushima报告了微骨孔人路经单侧纵裂治疗前动脉动脉瘤的经验。近10年,微骨孔人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病变的报告相继出现。现代成熟的显微手术技术导航手术后,微骨孔人路技术得到广泛开展。近年来,这项技术在欧、美神经外科医师中广泛应用,也逐渐被国内认识和接受,并获得满意的结果。

  1、概念

  开颅手术时,在非生理环境下,大范围的暴露脑组织是有害的。缩小开颅范围,可降低术后癫痫和术后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微骨孔人路是微创外科标志,它并非单纯强调小切口。德国神经外科医师Perneczky指出,锁孔人路的内涵,是根据每个患者病变部位和性质准确的个体化的设计开颅部位和范围,使手术路径最短并精确地到达病变,充分利用脑组织自然间隙,经过调整患者的头位和手术显微镜的角度,获得足够的手术空间完成手术,将手术创伤降至最低。这与经过门镜窥视的原理相同,门镜孔虽小,但所获远处的视野并不小,且距离门镜越远,视(术)野越大。微创开颅技术包括备皮范围,头皮切口的位置和长度,肌肉和骨膜分离,骨窗位置、大小,切开硬脑膜部位,形式,精确定位经脑室和皮层通路,保护蛛网膜和神经、血管,减少脑组织牵拉程度,充分切除病变等。微创开颅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术后不加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微骨孔人路可用于颅内肿瘤,脑血管病的手术,特别是颅底病灶的治疗,如颅内动脉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等。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不宜采用微骨孔人路,因为严重的脑水肿,难以获得足够的手术空间,也无法完成必要的外减压。另外,大量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造成解剖关系不清,影响手术暴露。自纵裂人路处理前一前交通动脉瘤时,在分离动脉瘤前,应先暴露出载瘤动脉的近端,以防动脉瘤突然破裂的不测。另外,巨大动静脉畸形、手术中需要脑电图监测的癫痫灶切除手术,不适合选择微骨孔人路。

  2、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位。插管全麻,麻醉后行腰椎穿刺,置引流管于蛛网膜下腔备用。一般在剪开硬脑膜前,放开蛛网膜下腔引流管,放出脑脊液,降低颅内压。手术中当脑回缩满意后,也可不用脑压板牵拉,以节省操作空间。一般微骨孔人路的骨瓣在2.5cm×3.0cm左右,常用的微骨孔人路有以下几种:

  (1)纵裂入路

  头顶下垂10°,向载瘤动脉对侧转10°;翼点入路时头向病变对侧转35°,头顶下垂后伸l0°,利于额叶底面离开颅底,减少术中对脑组织的牵拉。额纵裂入路骨窗位于右矢状窦旁,骨窗前缘抵前颅窝底。本组采用传统皮切口,翻开皮(肌)瓣。钻一孔后,用铣刀微骨孔开颅。纵裂入路,骨窗尽量靠近中线;对额窦大的患者适当回避,充分利用纵裂空间暴露双侧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如术中额窦开放须用骨蜡封闭,额部筋膜翻转修补。

  (2)颞下锁孔入路(翼点入路)

  骨窗紧靠颅底。钻孔后用铣刀切下骨瓣。冲洗术野,沿颅底弧形剪开硬脑膜。将硬脑膜悬吊在骨窗周的软组织上。沿纵裂或侧裂探查。为减少对脑组织牵拉,经腰椎穿刺持续引流,同时打开侧裂池放除脑脊液,进一步降低颅压。

  (3)眶上锁孔入路(眉弓入路)

  患者仰卧,头架固定。根据病灶部位头后仰l0°~15°,根据病灶部位向对侧旋转角度为10°~60°,作眉弓外2/3皮肤切口,从眶上孔外侧至颧突。分离和把轮匝肌向前下牵拉,在颞线切开颞肌筋膜和颞肌。切开额筋膜和骨膜,向眶缘分离。在额骨角钻孔,用铣刀形成长2~3.5cm,宽1.5~2cm骨瓣。对基底动脉瘤,可把眶嵴和部分眶板一起锯下。磨平眶上缘骨窗的内板,以求扩大视野和利于手术操作。弧行剪开硬膜,向眶上缘悬吊。通过开放蛛网膜下腔或脑室释放脑脊液降低脑压,在显微镜直视下放置内镜,并用固定装置固定。能用手术显微镜操作者尽量用显微镜,必要时才辅以神经内镜。术毕应严密缝合硬膜复位和固定骨瓣,分层缝合。眶上锁孔入路适用于前颅底,鞍区及脚间池病变。

  (4)个体化手术入路(personal approach)

  导航技术的应用,为手术前确定手术人路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尤其是对脑内微小的病灶切除或活检,这些病灶在传统手术中是无法完成的。更为关键的是导航技术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病灶不同情况(大小、性质),选择最佳手术人路,缩小了开颅范围,减少手术损伤,彻底改变丁传统手术开颅的概念,可以认为是为每一个患者设计一个手术入路,是微创神经外科的标志。无论是纵裂人路还是翼点人路,都应首先在手术显微镜下抵达鞍区辨认出视神经和颈内动脉,并打开交叉 池蛛网膜,沿颈内动脉寻找前一前交通动脉,颈内一后交通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等重要解剖结构。在暴露过程中,可调整手术显微镜和手术床的角度,获得满意的术野要求。

  3、微骨孔开颅的优点

  与传统的开颅相比,微骨孔人路的优点在于:

  ①缩小开颅范围,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暴露和干扰;

  ②利用颅内正常解剖间隙,如侧裂池 纵裂人路,减少对脑的牵拉;

  ③手术损伤小,因而降低了与传统开颅有关 的并发症,如术后癫痫,术后血肿等提高手术安全性;

  ④缩短了开关颅时间,减少手术出血;⑤患者术后康复快,缩短手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4、选择微骨孔入路应注意的事项

  微骨孔人路是在成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发展起来后,使显微神经外科发展到新的高度,是微创手术的标志。选择微骨孔人路手术的神经外科医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显微手术经验。扎实的显微手术基本功,能独立的处理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尤其是颅内动脉瘤手术,要求具备处理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基本经验。选择微骨孔人路时应严格依显微手术基本技术要求操作,必须具备完善的显微手术设备和器械,如可控手术床,高速颅钻,头架和精良的手术显微镜。为适应微骨孔开颅手术操作,需要一些特殊的显微剥离子和Perneczky动脉瘤夹。这些器械细长,占空间小,使用方便。微骨孔人路为提高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效果展示出其优势,特别是在导航新技术的支持下应用于颅内肿瘤的切除,有着广泛的前景。

锁孔微创手术相关文章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收治了一例颅内肿瘤女患者。张全斌副教授采用了经典的经眉弓微创手术入路,既完整切除了病灶,又避免了普通开颅手术对患者外观与容貌的影响。患者赵女士的起始症状十分蹊跷――在既没有呼吸道感染也无五官科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嗅觉减退。辗转求治于多家医院,最终诊断结果有如晴天霹雳――颅内潜藏着一枚直径3厘米多的肿瘤!经朋友推荐,赵女士来到我院求治,张全斌副教授决定为她实施手术。尽管手术势在必行,
发布于 2023-03-24 12:16
0评论
本人自1994开始使用眶上“锁孔”微创入路治疗鞍区肿瘤,包括垂体瘤、鞍结节脑膜瘤、颅咽管瘤等。通过对肿瘤切除程度和复发率进行跟踪分析,发现经眶上锁孔微创入路手术疗效与其他入路无显着性差异;但接受眶上“锁孔”微创入路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短,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所以,认为经眶上“锁孔”微创入路切除鞍区肿瘤手术方便快捷、创伤小、且疗效满意。一、基本手术方法:1、手术当日剃除眼眉,亦可不剃眉,无须剃头
发布于 2022-10-20 16:14
0评论
微创神经外科在近20年有了飞速的发展,微创神经外科的核心理念是微创――尤其是对脑组织和神经血管的微创,是对正常组织功能最大保护基础上的微创。诚然显微操作技术的培训,可以培养更好的微创手术技术,但是思维决定实践,微创神经外科实施中最关键的是培养和树立科学的微创理念。微创神经外科学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①显微神经外科,②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③内镜神经外科,④血管内神经外科,⑤放射神经外科。无可置疑
发布于 2022-10-20 11:04
0评论
2001年在北京举办的“微创外科新概念研讨会”上,有10余名与会的两院院士提出:微创外科(minimallyinvasivesurgery)是21世纪外科的升华,“微创”是外科学追求的新境界。凡是尽可能减少组织的手术损伤,最大程度地解除患者病变,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生理功能的治疗措施,都应属于微创外科。微创神经外科学(minimallyinvasiveneurosurgery)作为外科学的一个分支
发布于 2023-02-19 13:56
0评论
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是每个需要手术的病人的梦想,微创外科使这个梦想成为了现实。微创外科的出现及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是最近十几年的事。微创概念的形成是因为整个医学模式的进步,是在“整体”治疗观带动下产生的。微创手术更注重病人的心理、社会、生理(疼痛)、精神风貌、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康复,最大程度体贴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妇科手术是与下腹或横或纵的刀口联系在一起的。微创妇科手术依赖
发布于 2023-02-24 07:31
0评论
概述 股骨头坏死这种疾病又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这些期间里面患者要注意这种疾病出现的时候会造成患者很多的生理上的一些干扰,尤其是让患者无法正常地坐下来,经常在做的时候感觉非常的疼痛,现在很多的患者进行一些非常好的治疗方法都会选择微创手术,微创手术,现在越来越先进,那么股骨头坏死微创手术到底是什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步骤/方法: 1、 微创手术生活当中有非常多种,平时我们也用钻孔减压、骨髓
发布于 2024-06-18 05:22
0评论
微创技术是外科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人心,新的手术设备和微创器械的不断发明和改进,手术技术的成熟进步,近年来微创心脏外科手术尤其是微创瓣膜手术发展迅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至今已完成1000余例微创心脏手术,其中微创瓣膜手术800余例,居国内领先地位。一个完美的微创切口,能够在不牺牲良好的术野暴露、不降低心内操作质量和不增加手术风险的前提下减小对胸骨和胸壁的破坏、减小对机体的干
发布于 2023-01-26 15:22
0评论
概述 有的患者如果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和治疗的患者如果出现了骨质方面的疾病,可以选择使用微创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患有了骨质增生等疾病,也可以通过使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通过使用骨科微创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效果都是比较好的,可以有效避免出现严重的身体不适的症状。 步骤/方法: 1、 骨科微创手术治疗疾病的效果是比较好的,有的患者如
发布于 2024-04-01 19:58
0评论
心脏外科手术历来以创伤大、风险高、操作复杂闻名,手术患者不仅要经历身体组织损伤所带来的痛苦,同时还要承受莫大的精神压力。对于心脏外科手术的惧怕,导致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甚至不乏有患者丧失了手术的机会留下终身遗憾。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脏外科领域也在不断的改进发展。体外循环管理的改变、胸腔镜的应用等等都为心脏微创手术搭建了平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本着对患者的“爱伤观念
发布于 2023-03-24 10:16
0评论
微创心脏手术通常使用特殊的手术器械经较小的体表切口施行。常规的心脏手术切口长度通常在15-20厘米之间,而微创手术的切口长度通常只有7-10厘米左右,有些微创手术的切口甚至更小。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包括瓣膜的成形术和人工瓣膜的置换术,是最常见的微创手术类型。在国外的一些大的心脏中心,该类手术占全部微创心脏手术的80%以上。微创心脏瓣膜手术的优点:1、手术切口小;2、切口疤痕小;3、其它的好处还有;
发布于 2023-02-06 12:52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