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液中,血小板是最小的细胞,在体内起止血作用。血小板减少症的直接表现是容易出血,如皮肤上的出血点和瘀斑、牙龈出血、流鼻血,产后出血过多或分娩时剖腹产伤口出血过多都可能发生,甚至影响胎儿,导致自然流产、胎儿宫内死亡或新生儿颅内出血。
血小板减少症是怀孕期间最常见的血液学异常。怀孕后,由于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血液高凝状态导致的消耗增加以及胎盘对血小板的收集和利用增加,可出现血小板计数的生理性减少,通常不低于70×109/L,被称为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这个水平的血小板计数通常没有出血的迹象,妊娠和分娩可以顺利进行,产后恢复正常。
如果血小板计数下降到50×109/L以下,甚至20×109/L,那么就很可能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被过度破坏,寿命明显缩短,导致数量明显下降。大多数患者在怀孕前就有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只是没有症状,在怀孕期间没有被发现并恶化,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在怀孕后出现。医生首先会根据症状和相关检查排除继发于病毒或细菌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幽门螺旋杆菌等)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性。如果高度怀疑血小板减少是由于严重的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骨髓穿刺。在怀孕期间做骨髓穿刺检查的风险不大,但为了避免母体压力、恐惧、疼痛和对局部麻醉剂过敏对胎儿的影响,如果考虑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怀孕期间可以不做骨髓穿刺检查。
患有血小板减少症的孕妇应王文生限制活动,避免外伤,并避免便秘。无症状的正常孕妇,血小板>20X109/L,在分娩前不需要治疗。分娩方式由产科指征决定,不受血小板计数的影响。为减少分娩时出血的风险,应采取措施使正常阴道分娩的血小板计数达到>50X109/L,剖腹产的血小板计数达到>50X109/L,但硬膜外麻醉需要血小板计数达到>80X109/L。可在分娩前1-2周静脉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或在分娩当天进行单采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计数<20x109/L的孕妇需要尽快治疗以提高血小板水平,因为严重的自发性出血的风险更大。在怀孕早期,丙种球蛋白对胎儿是安全的,但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增加怀孕前三个月的胎儿畸形风险。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你需要与医生讨论是否继续妊娠。血小板<< span="">10′109/L或有出血倾向者,在分娩前可输血以减少出血的危险,但反复输血小板产生血小板抗体会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所以在怀孕期间不应依赖血小板输注。新生儿可能会受到母体抗血小板抗体的影响,因此应监测血小板计数,直到产后2-5天血小板最少,血小板20′109/L或出血时应给予丙种球蛋白和血小板输注。
其他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疾病,如先兆子痫、HELLP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溶血性尿毒症(HUS)、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都是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的疾病,需要住院并积极治疗。
产检发现血小板减少怎么办?
发布于 2022-10-08 10:18
产检发现血小板减少怎么办?相关文章
准妈妈们建档开始定期产检,都会抽血做血常规检查。很多人可能会被医生告知轻度贫血,也就是血红蛋白水平低于110g/L(但大于90g/L)。怀孕后,由于妊娠期孕妇血容量增加,可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对降低;而且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铁、叶酸、维生素等摄入相对不足引起血红蛋白进一步下降,就会出现贫血。所以,妊娠期轻度贫血是常见的生理现象,不用紧张,适当补充铁剂和叶酸,增加饮食营养摄入就可以了
发布于 2022-10-08 10:23
0评论
概述
血小板主要的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而当血小板减少时,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在生活中很多人对血小板减少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甚至在出现这种疾病时还不知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只要多了解血小板减少的有关知识,才能在生活中做好预防,那么血小板减少的表现都有哪些呢?让我们看看具体的介绍吧。
步骤/方法:
1、
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本病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周期
发布于 2022-11-23 20:16
0评论
对急性发作的出血及血小板数过低时应适当休息,防止各种损伤引起严重出血。治疗本病的目的在于控制出血现象,减少血小板破坏,改善血小板的生成情况。目前常用治疗方法有下列几项:
1.肾上腺皮质激素。这是治疗本病的重要药物,对急、慢性病例均有一定疗效,其剂量应根据病情而定。病情较轻者强的松0.5毫克/公斤体重/日,中度严重者强的松1毫克/公斤体重/日。非常严重者血小板低于1万/立方毫米强的松2毫克/公斤体
发布于 2024-11-16 07:31
0评论
怀孕是每个女性一生中的大事,如何生下健康的宝宝是每个准妈妈所关心的话题。一般第一次和以后多次产前检查医生都要给孕妇验血常规,而其中除血色素、白细胞外,医生特别关注的是血小板的情况。因为血小板和出凝血系统密切相关,而且孕期出现血小板减少可能提示某种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主要由于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引起血小板生存期缩短,通过骨穿及血小板抗体可确诊,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发布于 2023-01-08 05:06
0评论
1、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诊断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痫、HIV感染、药物诱发、弥漫性血管内溶血、血栓性血小板减低以及溶血性尿毒症等。孕前已有病史者,常明确诊断为妊娠合并症。此类患者应在疾病稳定或缓解后妊娠,在妊娠期仍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病情恶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孕期发病的血
发布于 2023-01-28 14:02
0评论
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随其病因和严重程度而多变,需迅速鉴别病因,若有可能应予以纠正(如在肝素有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停用肝素).由于血小板反复输注会产生同种血小板抗体,造成疗效的降低,因而要间歇性使用以预防上述抗体产生.若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血小板消耗,则血小板输注应保留于治疗致命性或中枢神经系出血.若由于骨髓衰竭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则血小板输注保留于治疗急性出血或严重性血小板减少(如血小板数<10000
发布于 2024-07-02 08:05
0评论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及脏器的出血性倾向以及血小板显著减少,可分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常见于儿童。起病急骤,少数病例表现为暴发性起病。可有轻度发热、畏寒,突发广泛性皮肤黏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多见,分布均匀。黏
发布于 2024-07-02 08:18
0评论
一、血小板减少的危害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是血小板显著减少,伴有皮肤粘膜紫癜,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
二、血小板减少的危害2:手术后大出血;
三、血小板减少的危害3:多发性瘀斑、紫癜最常出现于腿部;
四、血小板减少的危害4:引起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五、急性型多为10岁以
发布于 2024-10-02 11:54
0评论
血小板减少是指血液中血小板计数<100×10。血小板减少见于多种血液性疾病、风湿免疫病、放化疗损伤及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根据血小板减少程度可出现不同临床表现:轻者可有皮肤出血点、淤斑,牙龈渗血、鼻衄,重者可表现为脏器出血:如呕血、黑便、血尿及脑出血等。
病因:
1.血小板生成减少
(1)遗传性:如Fanconi贫血、先天性伴畸形无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症及May-Hegglin异常等。
(2
发布于 2024-10-02 11:48
0评论
适宜食物
宜食用高蛋白饮食:血小板减少的饮食,应供给高蛋白饮食,饮食中宜多选用牛奶、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品。宜食用含铁丰富食物:紫癜病人同时伴有贫血,则宜在饮食中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猪肚、禽类、瘦肉、蛋黄。蔬菜中含铁量较高的马兰头、油菜、荠菜、芹菜、大头菜、黄花菜、苋菜、菠菜、番茄等食物可经常食用。面筋、麦麸、银耳、蘑菇、香菇等也可在烹饪菜肴中应用。
中医益食
宜食用偏寒凉食物:
发布于 2024-10-02 11:34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