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3-04 08:36

  1、先天性耳聋:患者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已存在听力障碍。多为因母亲在妊娠、分娩过程中的异常或遗传因素等造成的耳聋称为先天性耳聋,可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途径早期发现。先天性耳聋可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两大类。又可分为传导性、感音神经性和混合性三类。先天感音神经性聋病变为不可逆性,没有有效药物可治疗,可通过验配助听器等,或极重者可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的方法干预,贵在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如果能做到,绝大多数宝宝可和正常宝宝一样上普通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目前上海市已基本做到。
  2、分泌性中耳炎:外耳道的炎症、鼻腔、鼻窦及鼻咽部等上呼吸道的感染均可造成中耳炎,治疗不当或不治疗还可引起内耳感染,重者可导致全聋及颅内并发症。常见儿童咽鼓管的解剖特点更易使鼻部感染引入中耳,造成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及化脓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在儿童中间发病率比较高,该病在学龄前儿童发病时最经常的表现是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家长往往误认为是注意力不集中;学龄儿童则以学习成绩下降,看电视时音量放得很大等为主要表现。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儿童多是腺样体肥大、鼻窦炎。常见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阻塞( 如鼻息肉, 腺样体肥大 , 先天畸形和腭裂等 )及其它凡能引起咽鼓管机能障碍的疾病(如急、慢性鼻炎、潜水等) 。
  渗出性中耳炎最常见的是引起传导性耳聋,但如果没有适当的治疗或延误治疗,患病时间长可能会引起神经性聋或混合性聋,或者引起粘连性中耳炎,会有渐进性听力下降,治疗起来会很棘手
  ――因此家长和教师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特别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的患儿,要及时带到医院检查。
  3、传染病导致的听力损失: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在发病后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则会发生感音性听力损失。指听觉神经系统受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袭,其结构与功能遭到损害所致的听力下降。此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关键,一旦发病超过30天,一般认为回天无术。
  4、耳毒性药物导致的听力损失:药物及化学物质可通过全身用药、体腔体表局部经体循环进入内耳引起中毒 , 或使听觉通路中毒, 孕妇用药还可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造成听觉受损。常见药物为氨基糖试类抗生素 ( 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听觉中毒发生的基本因素是个体对耳毒性抗生素毒性的易感性,易感的个体仅用少量药物(有时就1针)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是严重中毒,此种易感性具有明显的遗传性(线粒体DNA缺失或突变等)DD即家族易感性。该病应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必需使用要关注听力,一旦波及听力要及时治疗(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
  5、听神经病:本病并不罕见。青少年多发, 亦可婴幼儿时期起病。多发于新生儿期有过高胆红素血症(即黄疸症)的儿童。可为双耳或单耳听力减退, 起病隐匿, 临床表现为特别听不清对方的言语内容, 即只闻其声,不辩其意, 该现象在嘈杂的环境中尤为突出。可以有家族史, 如一个家庭中兄妹或姐弟数人同时患病。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助听器的效果存在争议。近年来有人工耳蜗植入术取得较好疗效的初步报道。通常要求患者学习唇读。
  6、大前庭水管 综合征:前庭水管 扩大 , 且伴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等症状者 .称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本病属内耳的一种先天性畸形, 随着影像学的进步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开展 , 本病的检出率有了增加。耳聋可从出生后至青春期这一年龄段内任何时期开始起病, 发病突然或隐匿, 听力下降呈进行性或波动性,诱发听力下降的原因可以是头部轻微的外伤, 或周围环境压力的急剧变化, 如乘坐飞行器, 潜水, 用力吹奏乐器, 摒气 ( 如举重, 大便 ), 用力摒鼻等等。如放射学检查发现前庭水管扩大, 诊断即可成立。本病的诊断一旦确立,即应明确告知患者及其家长,须尽一切可能预防患耳的听力突然下降, 如避免头部外伤,包括对头部的碰撞或拍打;不宜参加竞技性体育运动, 或用力吹奏乐器、举重、潜水、用力摒鼻等,并应防止情绪的过分激动。此病可通过助听器的使用和人工耳蜗进行干预。特别注意的是家长要每天常规监测小儿的听力情况,尤其有导致听力下降的意外情况时(如头部碰撞等),更应特别关注,一旦发现听力下降,及时就医治疗,通常及时治疗听力可以部分恢复,甚至恢复到发病前水平。

儿童听力有哪些常见疾病呢相关文章
儿童听力障碍早期症状有哪些呢?下面专家来为大家讲解一下:一、与孩子交谈时,孩子经常会问“什么”或“你再说一遍”,或者表现出没有听清的状态。二、孩子与人交谈时,有眼睛紧盯着讲话人的嘴的习惯,这是耳聋之人特有的一种“读唇”的表现。三、在呼唤孩子时,孩子无反应或反应迟钝,而且孩子对声源的位置判别能力很差。如果在孩子的右方喊他时,他不能准确地把头或身子转向呼唤人的位置,而是转向相反的或者其他的什么方向。
发布于 2023-03-04 09:06
0评论
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作为一项防控听力障碍的有效措施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尤其上海作为该项目的研究者和推广者之一,在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方面已经走在前端。但是对于出生时尚不存在听力障碍的迟发性听力下降,新生儿听力筛查无法及时发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儿童会逐渐出现听力损失。也就是说,迟发性听力障碍在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中不容忽视。迟发性听力障碍是指出生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发生的听力损失,目前关注
发布于 2023-03-04 04:06
0评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国内外报道表明,正常新生儿和高危因素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的差异较大,正常新生儿约为1‰-3‰,高危因素新生儿约为2%-4%。新生儿听力损失高危因素有哪些?1、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2、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超过5天;3、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
发布于 2022-10-24 01:49
0评论
如何预防听力障碍的发生?引起听力障碍(耳聋)的原因主要有耳毒性药物(例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其次为病毒感染(如流感和高烧)、传染性疾病(如腮腺炎等),再次为家族性遗传病(如21三染色体征合征等)等等。这些因素都可导致耳蜗毛细胞受损、退化、死亡,从而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预防听力障碍的发生要特别关注以下情况:(1)从婚检开始,孕期注意保养,避免感冒和感染,孕期不乱服药。(2)要尽量避免
发布于 2023-03-04 08:06
0评论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耳鼻咽喉领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婴幼儿及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及转归不同于成人,有其独特的特征和临床特点。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听力将影响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智力的综合发育。因此,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显得十分的必要和迫切。作为家长应关注儿童的日常行为,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虽然国内尚无精确的统计数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相当高。国际上循证医学研究证实,
发布于 2023-02-04 19:22
0评论
偷走儿童听力的元凶妈妈,外面怎么那么吵?这是明明醒过来之后,对妈妈说的第一句话。然而,病房里只有电视机里发出的,并不算大的声音。可是在刚刚接受完手术的他听来,却十分不适应。这是因为他的听力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好过了,因为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前他的听力已经明显下降了。分泌性中耳炎既往又被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等等,由于没有耳朵流脓或者明显的耳痛症状。比如说明明,他本是个非常听话的孩子。可有段时
发布于 2023-02-04 17:12
0评论
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作为一项防控听力障碍的有效措施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尤其上海作为该项目的研究者和推广者之一,在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方面已经走在前端。但是对于出生时尚不存在听力障碍的迟发性听力下降,新生儿听力筛查无法及时发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儿童会逐渐出现听力损失。也就是说,迟发性听力障碍在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中不容忽视。迟发性听力障碍是指出生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发生的听力损失,目前关注
发布于 2023-02-17 12:16
0评论
概述 中耳炎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任何人都会患上这种疾病,急性鼻炎、副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都可造成中耳炎。中耳炎对患者有哪些危害呢?一起来听听专家的介绍吧: 步骤/方法: 1、 中耳炎可造成孩子的听力下降,并影响鼓室内声音的传递引起传导性的听力下降。由听力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下降,容易被家长忽视,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或语言成长。 2、 耳聋,病情进一步发展,严重者中耳内的听小骨也
发布于 2023-05-06 07:46
0评论
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已经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从出生后干预移步到出生前预防,通过产前基因诊断或孕前遗传学检查与咨询,就可得知胎儿是否会出现先天性耳聋。对爸爸妈妈而言,此举无疑为宝贝听力健康更早撑起了一把保护伞。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听力筛查所起到的作用并不等同于宝贝今后听力就不会发生问题。保护好宝宝的耳朵还是爸爸妈妈不可忽视的任务。引起宝宝听力下降的原因:与成年人相比,宝宝的耳朵发育还不完全,耳道结
发布于 2023-02-07 05:52
0评论
对经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环节,初复筛结果都未通过,在医院被确诊有听力损失,则要积极治疗干预。如果医生说不属于药物和手术等治疗范围,那一定要在六个月龄内找专业人员帮您小孩验配助听器,必要时行人工耳蜗植入。对于筛查通过,但在小孩成长的过程中,怀疑其听力行为和反应异常也应立即到医院确诊。首先挂个听力的专病或专家号,就医时医生会问您有关儿童对听力有较大影响的病史,仔细的耳鼻咽喉体检检查。开具听力学组合测试检
发布于 2023-03-04 08:4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