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3-05 05:16

  您的孩子会不自主地做出眨眼、歪嘴、耸肩、做鬼脸等异常动作吗?或总发出干咳、嗅鼻声、怪叫声?甚至出乎意料的蹦、跳、扭动身体、打自己、重复言语、模仿言语、说粗话?这不是孩子的坏习惯,而是一种病,称为儿童抽动障碍。

  1、抽动障碍的主要特征

  抽动障碍是一组以头、肢体和躯干等部位肌肉突发性不自主抽动,和(或)伴爆发性喉音和行为紊乱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俗称抽动症。近20年来该病由逐渐增加的趋势,患病率在0.05%~3%,大多数起病在5~12岁,90%在10岁以前第一次起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4~6:1。起病时往往首先是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动,表现为频繁眨眼、皱眉、皱鼻子、撅嘴,同时或相继出现颈部和肩部及四肢的不自主抽动,如扭颈、摇头、耸肩及四肢甩动,喉部频繁发出清嗓子或干咳声,重者“吭吭”声、“吼吼”声不断或大叫几声,部分病人有秽语或涉及性的猥秽语言。该病常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社交障碍、学习困难、情绪障碍、自伤及攻击等行为,给患儿的学习、生活、社交活动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影响病人的就业、婚姻等

  2、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多数人认为与精神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神经递质代谢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微器质性损伤及性激素功能紊乱有关。近年来,有学者认为与感染有关,也有学者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与该病有关的基因研究,认为与多巴胺受体基因关系密切。尽管抽动障碍的病因与遗传、感染免疫及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但都不能完全解释疾病的特殊表现和严重程度,可能是遗传与环境等非遗传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的该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终生患病率高达12%~16%,常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社交障碍、学习困难、情绪障碍、自伤及攻击等行为,给患儿的学习、生活、社交活动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影响病人的就业、婚姻等,给家长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现代医学多采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如氟哌啶醇、泰必利等,在控制抽动症状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其副作用不可小觑,随着剂量的增加其副作用日趋明显,常见的有嗜睡、乏力、头昏、便秘、心动过速、排尿困难以及严重的锥体外系反应(如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帕金森病样震颤等),如不加以注意其结果是相当严重的。

  3、祖国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儿童抽动障病因不外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先天禀赋不足包括遗传因素而致基因缺陷、产伤而致头颅损伤、早产、难产、出生时窒息等。后天因素包括病毒感染、过敏、头部外伤、情志忧郁、意外刺激、环境污染及环境改变等。先后天因素共同作用,致使阴阳失调,阴不制阳,阳盛乃动。病位在肝,与心、肺、脾、肾功能失调,风、火、痰内扰关系密切。其临床大致分为三型:一为气郁化火,耗伤阴精,肝血不足,经脉失养,虚风内动;二为脾虚痰聚,痰气互结,壅塞胸中,心神被蒙,身不由己;三为阴虚风动,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虚风内动。

  4、中医药治疗优势

  目前抽动障碍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属于临床难治性疾病。临床上多使用氟哌啶醇等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对症治疗,但作用机制单一,疗效个体差异较大,服药时间长,停药后易复发,且药物副作用严重,常因出现记忆减退、认知功能下降、嗜睡、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及明显锥体外系症状而被迫中断治疗;而且目前尚无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这些药物可以改善抽动障碍的自然病程和预后。“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精髓,通过对患儿的症状、体征的认识提炼出其证型,在清肝泻火、健脾化痰、滋阴潜阳、平熄肝风等治疗原则下进行配伍用药;“整体观念”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一种疾病的产生与发展与其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富含有色氨酸、水杨酸的食物以及含有咖啡因等饮料更容易患有抽动障碍;同时祖国医学“未病先防”的思想深刻影响着临床,现代研究认为该病是一种神经精神方面疾病,因此对于正常儿童,广大家长朋友应该采取一种引导式的家庭教育方式,鼓励、支持儿童健康成长,对于抽动障碍儿童则应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行为治疗,综合、全面、科学治疗,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另外,该病常伴有多动症、强迫症等症状,临床中势必对其伴发症状予以高度重视,积极进行治疗。临床上显示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对长期服用西药的患儿有较好的减轻其毒副作用。

  5、建议

  抽动障碍一般都有一个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在病情较轻时,患儿心理状态好,还没有形成心理压力,以配合治疗,见效快。当症状复杂、严重、反复发作后,周围的人往往不能理解,引起误会甚至耻笑时,患儿心理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这个时候的治疗就比较复杂了。临床发现,病史越长,求诊年龄越大,治疗效果越慢。青春期时特殊生长发育期,是求知、好胜、独立个性形成期,还要面临多方的竞争、挑战的压力。所以,病情在青春期前得到控制,无疑对患儿最为有意。因此,抽动障碍早发现、早治疗。

抽动症对孩子有哪些危害?相关文章
概述 小儿抽动症的发生是让很多的患儿家长都很无奈的,对患了抽动症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积极的治疗好抽动症,抽动症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那么小儿抽动症的危害都有哪些呢? 步骤/方法: 1、 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患有小儿抽动症的孩子,由于时常会不自主的做抽动行为,导致孩子学习困难,孩子正是大脑发育的阶段,不能很好的学习知识,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育,因此孩子患了小儿抽动症,一定要及时治疗。
发布于 2022-10-23 11:35
0评论
身体方面:小孩抽动症状频发,导致躯体疲倦不适,甚至导致创伤。如频繁眨眼可致眼睑充血红肿;频繁点头摇头导致颈部肌肉僵硬不适;肢体大幅抽动可导致磕伤、碰伤等;有的伴有头疼、腹痛、小便不禁、遗精等;有的伴有自残行为。所以,抽动症会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危害。 心理方面:抽动症不是精神病,但却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产生。小孩患了抽动症,怪异的动症易引起他人的嘲笑,导致孩子自卑、暴躁、不合群、敌对情绪,难以形成健全
发布于 2022-10-07 14:59
0评论
概述 作为家长,有些人在得知孩子患了抽动症之后并不及时就医,他们坚持认为随着年龄的变化增长,抽动症就会自动痊愈,他们由于没有认识到抽动症的危害,而延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期。 步骤/方法: 1、 小孩抽动症状频繁的发病,会导致身体不知疲倦、多动。甚至创伤;有的小孩子会伴有头疼、小便不禁等症状;而严重的可能就会伴有自残的行为。事实证明,抽动症给小孩子的身体上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2、 抽动症虽然
发布于 2023-01-24 07:22
0评论
孩子患上了抽动症会有什么危害?患有抽动症的孩子虽然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无异常,但是通常会出现继发学习困难。患者的抽动行为会导致注意力的分散,严重的还会导致患儿眼睛很难看书本。有些患儿上课的时候很难控制自己的抽动行为,学习成绩一般很差,有些同学还会嘲笑,所以导致患儿的厌学,逃学等。 长期的抽动导致抽动症患儿眼睛、口唇、脖颈、肢体等部位肌肉畸形或僵化,要经过很长时间才可以恢复正常;严重者甚至会
发布于 2023-03-13 10:11
0评论
概述 孩子得了抽动症的危害是很大,得了抽动症不但会使孩子出现频繁地眨眼、摇头、做出咳嗽声等怪怪的表现,因此家长要预防孩子得抽动症,那么孩子得抽动症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步骤/方法: 1、 经常性吃快餐。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忙,经常喜欢给孩子买快餐吃,其实快餐是很不健康的,而且也没有什么营养,经常性给孩子吃快餐,容易造成孩子的大脑神经发育不良,从而导致孩子患抽动症,因此不要经常给孩子吃快餐。 2、
发布于 2022-10-23 11:19
0评论
概述 现在的小孩有得很皮,常常会做一些让大人无法理解的动作、语言,常常我们都会很生气的责骂他们,或者带他去医院检查喉咙、眼睛或者是五官哪生病了,其实这也可能是患了抽动症,但抽动症不治疗会有哪些危害呢? 步骤/方法: 1、 患有抽动整的患者常常会不自觉的发出声音或者很难用心的看完一本书,上课总是不能集中的听老师讲课,所以成绩也都在一般般或者很差,如果同学或者老师在歧视或嘲笑的话,那孩子就更不爱
发布于 2023-01-24 09:14
0评论
发声性抽动:实际上是累及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当这些部位的肌肉收缩抽动时就会发出声音,简单的如“喔、噢、啊”等,也可表现为清嗓、咳嗽、吸鼻、吐痰、犬吠等声音。 运动性抽动: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表现出来就是眨眼、蹙额、厥嘴、缩鼻、伸舌、张口、摇头、点头、伸脖、耸肩、挺胸等动作。 抽动症对儿童的危害 抽动症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造成学习成绩
发布于 2023-05-02 22:52
0评论
概述 我们都知道不管饮食对人的身体最重要,合理搭配饮食补充营养能很有效的改善病情,那对于患有抽动症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哪些呢? 步骤/方法: 1、 患有抽动症的患者在饮食上要多注意不要吃哪些含有酷氨酸的食品和一些薯片等,改掉一些孩子在生活中的坏毛病,建立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既能保护好孩子的消化道,还能改善抽动症。 2、 有得孩子很喜欢零食,但零食对身体是最不好的,像爆米花、贝类以及一些
发布于 2023-01-24 09:06
0评论
抽动症对儿童的伤害远远超过疾病本身: 患儿的抽动和不自主的发声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严峻的抽动使患儿的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他们上课时努力控制自己的症状,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学习成绩可想而知。并且4~12岁是孩子身体发育的枢纽阶段,也是心理发育的枢纽阶段,这个阶段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是: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发展自我意识,对自己形成某种看法和评价。抽动症儿童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涉干预,不但难以建
发布于 2023-06-09 11:19
0评论
概述 抽动症是一种孩子很容易患的疾病,抽动症对孩子的身体危害是很大的,家里有抽动症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悉心的护理,才能让孩子的病情好的快,那么该如何护理患抽动症孩子呢? 步骤/方法: 1、 不要打骂孩子。患有抽动症的孩子经常的会挤眉弄眼、做怪怪的,看起来可怕的鬼脸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打骂孩子,家长打骂孩子只会加重孩子抽动症的病情,对孩子没丝毫的帮助,还伤害到了孩子,因此家长最好不要随便打骂孩子
发布于 2022-10-23 11:27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