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3-06 08:09

  治金疮浸酒方破伤风一病见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又名伤痉、金疮痉、金疮中风等,多因外伤金疮而中风邪所致。临床表现为在伤愈或未愈时,见发寒发热,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舌强口噤,继则角弓反张;后期说话、吞咽、呼吸均感困难,甚则窒息以致死亡。古代文献中记载,有以雀屎、鸡屎白、蒜、大豆、杏仁等制成药酒治疗本病的方法,介绍如下:

  【配方】雀屎(炒研)半合。

  【制法】以酒七合,煮五合,滤去渣。

  【主治】金疮或击破等疮中风,口闭牙噤,身强欲死。

  【用法】温顿服之,腹中转动当即愈。若不能开口,翰开灌之。

  1.风毒在襄

  轻度吞咽困难和牙关紧闭,周身拘急,抽搐较轻,痉挛期短,间歇期较长。

  治法:祛风疏表,解毒定痉。

  方药:玉真散合五虎追风散加减:防风,胆南量,白附子,羌活,白芷,天麻,全蝎,僵蚕,蝉蜕,川芎。新生儿破伤风可用蜈蚣,全蝎尾共研细末,每次0.7克,水调成极稀糊喂服,每日2次。

  2.风毒入里

  角弓反张,频繁而间歇期短的全身肌肉痉挛,高热,而色青紫,板硬,时时汗出,大便秘结,小便不通。舌质虹绛,苔黄糙,脉弦数。

  治法:平肝熄风,解毒镇痉。

  方药:木萸散加减:木瓜,吴萸,全蝎,蜈蚣2条(焙黄,研末吞服),天麻,僵蚕,胆南星,朱砂(分2次冲服),郁金,白芍,生甘草6克.痰涎壅盛者,加鲜竹沥,天竺黄,高热口渴者,加生石膏(打碎先煎),知母,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后下),玄明粉,枳实,小便不通者,加车前草,地龙,产后或创伤失血过多者,加太子参,当归。

破伤风的中医辨证治疗相关文章
新生儿破伤风多因严重痉挛导致窒息、全身衰竭和继发感染而死亡,故在治疗上应把住三大关,即痉挛关、营养关和感染关。前者是导致后两者的根本所在。镇静剂过量可造成软瘫、呼吸抑制,而镇静剂不足则难以有效控制痉挛并使病情拖延。因此,根据患儿个体差异和病情轻重不同,恰当使用镇静剂是西药治疗的关键。同时,利用止痉汤中蝉蜕、僵蚕祛风止惊,蜈蚣、全蝎熄风止痉,其疗效十分显着。 此外,每日西药镇静剂2~3次,均应在扎
发布于 2023-06-23 08:20
0评论
新生儿破伤风多因严重痉挛导致窒息、全身衰竭和继发感染而死亡,故在治疗上应把住三大关,即痉挛关、营养关和感染关。前者是导致后两者的根本所在。镇静剂过量可造成软瘫、呼吸抑制,而镇静剂不足则难以有效控制痉挛并使病情拖延。因此,根据患儿个体差异和病情轻重不同,恰当使用镇静剂是西药治疗的关键。同时,利用止痉汤中蝉蜕、僵蚕祛风止惊,蜈蚣、全蝎熄风止痉,其疗效十分显着。 此外,每日西药镇静剂2~3次,均应在扎
发布于 2023-07-18 12:09
0评论
1、邪热内结 症状:恶寒发热,咳嗽胸痛,无汗,恶心呕吐,腹痛便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宣肺通俯,清泻热结 组方:瓜蒌30克,生石膏45克,大黄5克,知母15克,苍术10克,杏仁10克,赤芍15克,前胡10克,柴胡10克,芦根30克。 用法:水煎服。 2、痰热雍肺,木火侮金 症状:壮热不退,恶寒,午后更甚,咳嗽急促,痰稠量少,胸胁窜痛,咳嗽尤甚,口干苦,不饮食,小便黄涩,大便干燥,舌红苔黄
发布于 2024-09-18 03:15
0评论
失眠可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等症状,它的最大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一点会导致精神分裂。常见临床类型有原发性睡眠障碍、继发性睡眠障碍、假性失眠。下面就介绍一下失眠的中医辨证疗法有哪些。 一、肝郁化火 从中医角度看,压力及郁闷之气会影响肝的健康。人们承受压力时,肝是第一线作战的大将军,所以经常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而“气”多便成“火”,使身体一直处于亢进
发布于 2024-07-09 08:05
0评论
肝经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驱梅。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甘草泻火解毒祛湿;木通、车前子、泽泻、土茯苓清热利湿驱梅;柴胡疏达肝气,肝气畅达则无湿热留滞之患。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解毒驱梅之功。 肺脾湿热证 治法:清泄肺脾,解毒驱梅。 方药:杨梅一剂散加减方中麻黄、白芷、蝉蜕、防风宣散在表之湿热以驱梅;金银花、连翘、鱼腥草、土茯苓清泄在里之湿热以解毒;皂角刺、炮山甲活血
发布于 2024-10-25 09:49
0评论
概述 闭经的中医辨证要点是什么呢?毕竟这种情况在生活当中是妇科疾病的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导致闭经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比如说有发育与遗传或者是内分泌失调,以及免疫系统失常以及精神方面异常等多方面,都很有可能引发闭经情况的出现,特别是对于一些女性朋友来说,如果在生活当中经常性的过度节食减肥导致自己营养不良的话,也是容易出现闭经情况的。 步骤/方法: 1、 在生活当中,许多女性朋友在生病的时候
发布于 2023-01-08 05:43
0评论
1、气郁痰结型 症见心情焦虑不安,心悸,失眠,易出汗,多食善饥而消瘦,口干,妇女月经不调,结喉两旁腺体或肿大,舌红、少苔,脉弦数或细数。 治法:本证多见于早期甲亢病人。治以解郁柔肝,养心肾之阴,佐以化痰散结。 2、阴虚火旺型 症见性情暴躁,手颤动,失眠多梦,胸闷心悸,汗出如流,消谷善饥,消瘦甚,面色潮红,五心烦热,口干少津,多痰,结喉两旁腺体或明显肿大,或眼球突出,脉多弦数或滑数。 治法:治以壮
发布于 2023-02-19 00:40
0评论
中医治疗白血病,主要有以下两方。 1、益气养阴解毒汤 辨证: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组成:黄芪、太子参、黄精、白术、茯苓、生地、麦冬、天冬、旱莲草、女贞子、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蒲公英、小蓟、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二慢白汤 功效:补气血,益脾肾。 主治:慢性白血病。 主症:头昏耳鸣,心悸气短,纳食不香,面色萎黄,浮肿,腰痠腰痛,疲乏无力,潮热,腹胀,大便时
发布于 2023-02-18 08:35
0评论
热毒炽盛证 相当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活动期,面部蝶形红斑,色鲜艳,皮肤紫斑,关节肌肉疼痛,伴高热,烦躁口渴,抽搐,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腻,脉洪数或细数。治疗以清热凉血、化斑解毒为主,方药以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水牛角粉、生地、丹皮、芍药、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玄参、竹叶心、金银花等。 阴虚火旺证 斑疹暗红,关节痛,足跟痛,伴有不规则发热或持续性低热,手足心热,心烦失眼,疲乏无
发布于 2023-02-19 16:17
0评论
1、肺燥感寒型 症状:咳嗽阵作,痰少,形寒,饮食减少,口燥不欲饮,舌苔薄白,脉象小滑。 治法:散寒清肺,顺气化痰。 方药:生甘草4.5克,炙麻黄2.4克,杏仁9克,蒸百部9克,苏子9克,炙紫苑12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壳12克,炙枇杷叶9克。 用法:水煎服。 2、风热袭肺型 症状:咳嗽夜间喘甚,吐黄痰,身体疼痛,纳呆,大便两日未下,舌苔黄腻,脉象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泄热定喘方药:薄
发布于 2023-02-20 09:53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