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3-13 04:16

胆囊息肉(polyp of gallbladder),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PLG)。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但以非肿瘤性病变为多,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几乎全是恶性肿瘤性病变,故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几年来倍加重视。

病理病因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其中炎性息肉和腺肌增生症都是一种炎性反应性病变,胆固醇性息肉更是全身脂质代谢紊乱和胆囊局部炎症反应的结果,有人认为胆囊息肉与胆囊炎症或结石症,甚或两者都有关。

发病机制

PLG为一组表现形式相同但却包含很多不同病理状态的胆道疾病。病理分类为非肿瘤病变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后者又分为良、恶性。

1、非肿瘤性PLG

(1)胆固醇息肉:

(2)炎症性息肉:为慢性炎症刺激所致,可单发,或多发,一般3~5mm大小,蒂粗或不明显,颜色与邻近黏膜相似或稍红,单发或多发的广基性结节。组织学显示,灶性腺上皮增生伴血管结缔组织间质和明显的炎细胞炎症性息肉,为炎症刺激所致的肉芽肿,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炎症。尚无癌变报道,但从胆囊癌合并胆石的致癌机理研究中,认为细菌性慢性胆囊炎可能是因素之一,所以对炎性息肉不能放松观察。

(3)腺瘤样增生、腺肌瘤:腺瘤样增生是一种由于胆囊上皮和平滑肌增生而引起的胆囊壁肥厚性病变,分为3型:

①局限型:胆囊底部呈锥帽状增厚。

②节段型:局部增厚的囊壁向腔内突入形成“三角征”,呈弥漫性向心性增厚,内壁凹凸不平,内腔狭窄,有时伴有结石,脂餐试验显示胆囊收缩亢进。

③广泛型:腺瘤样增生与腺肌瘤病都是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前者为黄色质软的疣状物,直径5mm左右,单发或多发。成分为丰富的结缔组织中含平滑肌束及杯状细胞,表面的上皮增生并伴有肠化生。后者则为黏膜上皮局部变化、肌纤维增生与局限性腺肌增生,又称腺肌瘤病(adenomyomatosis)。上述两种病变均有癌变可能。

2、肿瘤性PLG?肿瘤性病变中良性以腺瘤为主,恶性则主要为胆囊癌。

(1)腺瘤:腺瘤多为单发的有蒂息肉。腺瘤的发病率很低,虽有癌变可能性,但并不构成临床威胁。

(2)良性间叶组织肿瘤:良性间叶组织肿瘤是来源于支持组织的胆囊良性肿瘤。主要包括纤维瘤、平滑肌瘤、血管瘤。

症状体征

CPs病人绝大多数无临床症状,且胆囊功能良好。

检查方法

1、B超检查  方法灵活、准确、无创伤、可重复、价廉、易为众多患者接受,能准确地显示息肉的大小、位置、数量、囊壁的情况。

2、三维超声成像  

3、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  

4、CT仿真内镜(computed tomographic virtual endoscopy,CTVE)  

疾病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肿块内和胆囊壁内出现高速动脉血流信号,是原发性胆囊癌区别于良性肿块和转移癌的重要鉴别特征。如胆固醇性息肉血流为直线状,<500px/s;而胆囊癌内血流多呈树枝状,流速>500px/s。RI越小越倾向于恶性,但对于早期胆囊癌肿块过小者(<3mm)有时并不敏感,此外还与操作者技术水平有重要关系。

治疗

手术指征方面颇多争论。故多数人主张以直径≥10mm的PLGs作为手术指征,对<10mm者须保持警惕性。因此,认为>60岁、有胆石共存、>10mm的单个病变,即使无症状也应作胆囊切除。

邓绍庆综合PLG的6个肿瘤高危因素为:单发、>10mm、广基或蒂粗大、病变增长、年龄>50岁、合并结石。但也强调对<10mm不能放松警惕,必须定期随访。

并发症

息肉样胆囊癌占9%~12%,约50%伴有胆石

预防

因胆囊息肉病变的病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其与胆囊炎症或胆囊结石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因此,预防胆囊息肉的关键是积极治疗引起胆囊慢性炎症的疾病。

预后

对症状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合并慢性胆囊炎及结石者;息肉单发,直径>10mm,基底较大或有蒂位于胆囊颈部者是胆囊切除的适应证。但目前由于本病术前确诊困难,患者常有恐癌心理,医者存在防止贻误恶变的想法,从而有使手术扩大化的趋势。

胆囊息肉怎么办相关文章
胆囊息肉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的总称,,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是一种胆囊腔内的良性占位性病变,以胆固醇性息肉多见,多无症状,部分患者仅有轻微的上腹部不适或隐痛。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主,以非术治疗为辅。手术治疗多采用胆囊切除术,方式除传统大切口切除以外,目前更多被采用的为腹腔镜胆囊切除及小切口胆囊切除,以及保胆取息肉术。建议您到正规医院就医,并且一定要在医师的
发布于 2022-10-24 05:22
0评论
概述 息肉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健康,所以出现胆囊息肉一般是要积极的进行控制的,因为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可能会诱发患者身体出现其他的问题,这样就有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出现胆囊息肉正确地进行控制,可以有效的恢复自身的正常生活,避免身体出现其他的症状,良好的保证患者自身的健康,避免社交等等出现问题。 步骤/方法: 1、 出现胆囊息肉3mm,患者可以通过药物的方法进行控制,通过药物的控
发布于 2023-01-28 17:22
0评论
概述 在临床上,胆囊息肉的病症一般是会选择手术方式治疗的,那么在这时候患者就不得不考虑到一个问题,就是在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那么在今天我们就对于胆囊息肉手术后的并发症来说一说,希望这些介绍可以帮助更多的胆囊息肉患者,因为只有对于胆囊息肉这种疾病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患者才不至于到时候手忙脚乱,所以在平时患者的饮食很重要,那么请问,胆囊息肉并发症是是吗?胆囊息肉会引发什么疾病呢? 步骤/方法:
发布于 2023-01-28 18:18
0评论
概述 胆囊息肉应该正确地进行控制,因为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保证患者的身体,可以避免患者身体出现其他的问题,也可以良好地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避免胆囊息肉的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严重化等等出现,也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的身体问题出现,一般出现胆囊息肉要正确的面对控制,患者要正确的进行治疗,有效地恢复正常的生活等等,避免出现其他问题。 步骤/方法: 1、 如果患者的胆囊息肉已经5mm了,那么就应该注意进行控
发布于 2023-01-28 20:10
0评论
1、胆囊息肉症状如何?胆囊息肉一般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少数患者有上腹部不适,可伴有腹痛,不适或疼痛部位在右上腹或右季肋部,少数可伴有向右肩背放射。息肉位于胆囊颈部可出现胆绞痛,在合并结石时可有胆绞痛发作及急、慢性炎症发作的表现。2、为什么会得胆囊息肉?近些年胆囊息肉检出率有增多趋势,已成为一种常见病症。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体检普及率提高,另一方面可能与中国人饮食结构和饮食规律发生变化及生活环境等
发布于 2022-10-22 08:59
0评论
一般是胆囊的息肉的话是建议手术切除的.胆囊腺瘤就是胆囊息肉样病变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是向胆囊内突出的局限性息肉样隆起性病变的总称,多为良性。胆囊息肉建议你用护胆调息方.来调理。另外不要吃不消化和油腻的或生冷辛辣食物.吃稀饭最好,饮食要清淡,多喝水,补充充足的水分。胆囊息肉不及时治疗的话有转化为胆囊癌的可能性,初期一般没有什么明显症状。
发布于 2022-10-24 05:08
0评论
疾病病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其中炎性息肉和腺肌增生症都是一种炎性反应性病变,胆固醇性息肉更是全身脂质代谢紊乱和胆囊局部炎症反应的结果,有人认为胆囊息肉与胆囊炎症或结石症,甚或两者都有关。病理生理病理分类为非肿瘤病变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后者又分为良、恶性。一、非肿瘤性息肉1、胆固醇息肉:非肿瘤性病变中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其次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样
发布于 2023-01-14 14:41
0评论
胆囊息肉(polypofgallbladder),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lesionofgallbladder,PLG)。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但以非肿瘤性病变为多,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几乎全是恶性肿瘤性病变,故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几年来倍加重视。?病理病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
发布于 2023-03-13 07:51
0评论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社会、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等各种原因,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及癌变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资料显示从80-90年代,因形成的胆囊息肉的性质不同,胆囊息肉的癌变率逐渐增高。国内资料报告显示20%~82.6%的胆囊癌合并有胆息肉,国外报告则高达54.3%~100%。而胆囊息肉有5%~1%
发布于 2023-03-13 03:31
0评论
Ps病人绝大多数无临床症状,且胆囊功能良好。此类病人应予定期BUS随访(3~6个月)。若出现明显症状或PLG迅速增大时才考虑手术。如届时胆囊功能良好,可作经皮胆囊镜息肉摘除。此类息肉往往<10mm(82%),以多发性为主(75%)。外观呈桑葚状,蒂细如线,质脆易落,因而很易摘除。如胆囊功能不良,则可作腹腔镜胆囊切除(LC)。 良性非胆固醇性PLG占35%,包括腺瘤与腺肌瘤病、炎症性息肉、腺
发布于 2022-12-03 06:24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