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国家,成年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约为5%-25%,了解胆囊结石的相关结局、并发症及正确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来自英国皇家自由医院的Kurinchi等对胆囊结石相关进展进行了一项综述,文章发表在2014年4月22日的BMJ杂志上。
定义
胆囊结石是沉积在胆囊内的结晶,患病率约为5%-25%,西方人群、女性和老年人群患病率较高。根据结石的组成成分,胆囊结石可以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及混合结石(既有胆固醇结石又有胆色素结石)。
近年来,根据显微镜分析结石的结构和成分,又新增了几种分类,尽管如此,大部分胆结石仍归为胆固醇结石(约37%-86%)、胆色素结石(2%-27%)、 钙质结石(1%-17%)和混合结石(4%-16%)。胆囊结石可根据其形成原因、预防方法、影像学表现及对溶石药物反应进行分类,但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分类,目前的胆囊结石诊治指南均可适用于所有类型。
易感人群
胆囊结石的形成与胆汁内促成核因子和抑成核因子之间的平衡改变有关。促使结石形成的原因有:胆汁中胆固醇过量、胆盐水平低、胆囊运动减少、磷脂酰胆碱分子的含量减少,后者可组织胆固醇形成结晶。
胆固醇结石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女性、妊娠、大量服用雌激素、年龄增长、种族(美洲原著印第安人的发病率较高,而美国黑人及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和泰国的人群发病率较低)、遗传、肥胖、高甘油三酯水平、低HDL水平、体重骤降、高能量饮食、精制碳水化合物饮食、缺乏运动、肝硬化、克罗恩病及胆囊收缩障碍(如胃切除术后或迷走神经切除术后)。
溶血、慢性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常被认为是胆色素结石的主要危险因素,但上述三种因素常能设法避免。
预防
尽管与胆结石相关的某些危险因素如肥胖、体重骤降、高能量饮食、精制碳水化合物饮食、缺乏运动等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避免,但是并没有证据显示改变生活方式能有效降低胆结石的发生率。
早期发现镰刀细胞性贫血,从而可采取恰当措施预防溶血发生,或者对脾切除术后患者及脾梗死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从而预防胆色素结石发生。
另一个预防胆结石的方法是摘除胆囊,适用于那些进行减肥手术的人群(因为体重骤降也是胆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和有症状的胆结石患者。如同时需要其他腹部大手术时,为了避免再次手术,可以一同将胆囊摘除。
现在没有证据支持对胆囊无结石的患者进行预防性胆囊切除,也没有证据表明上述预防胆结石的方法是有效的。
临床表现
每年大约有2%-4%的胆结石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最常见症状为胆绞痛(右上腹疼痛持续半小时以上),通常无发热。如有发热,则常提示有胆囊炎或胆管炎。其他症状包括上腹痛及进食油腻或煎炸食物后出现恶心、腹胀、大便伴泡沫和腐臭味等。
胆结石的并发症有胆囊炎(每年发生率为0.3%-0.4%)、急性胰腺炎(每年发生率为0.04%-1.5%)、梗阻性黄疸(每年发生率为 0.1%-0.4%)及急性胆管炎、肠梗阻等较少见的并发症。
其中,急性胰腺炎和胆管炎可能成为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第一次发作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的死亡率为 3%-20%,急性胆管炎的死亡率为24%。
单纯的胆绞痛也常可能发生其他并发症,有胆绞痛发作史的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更高。尽管有研究表明,胆结石和胆道肿瘤有一定联系,但并没有证据表明他们之间一定是因果关系,产生上述联系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他们之间的某些危险因素是相同的。
相关检查
超声是现今诊断胆结石的一线检查方法,即使由非影像科医生操作,其准确率也较高(灵敏度达90%,特异度达88%)。
根据会议共识,当出现局部或全身炎症表现时,如墨菲氏征(深呼吸时右上腹肋缘下出现压痛,灵敏度65%,特异度87%)、发热、白细胞或CRP升高,需怀疑急性胆囊炎,可通过超声、CT、MRI确诊。
急性胆囊炎的影像学表现有:胆囊壁增厚(>4mm)、胆囊肿大(长径>8cm,短径>4cm)或胆囊周围积液。
当出现上腹部疼痛并放射至背部时,应怀疑并发急性胰腺炎,再加上全腹压痛、血尿淀粉酶升高、血脂肪酶升高及影像学支持,如胰腺肿胀伴胰周渗出有助于确诊。
根据欧洲内镜外科协会达成的会议共识,当出现梗阻性黄疸时(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变深),应考虑并发胆总管结石,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升高,通过MRCP和EUS确诊。如黄疸同时合并发热、寒战,应警惕胆管炎。
患者出现胆结石相关症状,且全身状况较好、无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梗阻性黄疸或胆管炎的表现时,可以选择性地采用超声检查,并建议其普外科定期随访。如果怀疑产生了并发症,必须即刻于外科就诊,因早期发现和治疗并发症通常预后较好。
提示并发症存在的表现主要有:发热、寒战、低血压、放射至背部的上腹痛、尿色加深、黄疸、墨菲氏征阳性、全腹压痛、尿胆红素阳性等。根据临床表现,应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RP、血尿淀粉酶、血尿脂肪酶、碱性磷酸酶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MRCP、EUS等以进一步确认并发症的存在与否。
治疗
1、无症状的胆结石
区别无症状和有症状的胆结石有时很困难,因为症状有时很轻,且每个人的敏感程度不一。尽管胆结石的并发症可以通过上述标准诊断,但对于可疑有上腹痛和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来说,很难确认症状是否和胆结石有关。
有研究表明,有典型胆绞痛的患者经胆囊切除术后,90%症状缓解,说明胆绞痛能可靠提示胆结石的存在;70%的上腹痛患者(对疼痛强度和持续时间无限制)行胆囊切除术后,能缓解症状;只有55%的消化不良患者切除胆囊后症状缓解,提示大部分患者出现的疑似上腹痛和消化不良症状可能与胆囊结石无关。
尚无证据表明,改变生活方式,如减少脂肪摄入量、增大运动量能降低或防止症状的产生。暂不推荐对无症状的胆结石患者采取治疗方式(不论是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还是混合结石),除非胆囊已经瓷化(因其与胆囊癌存在一定关系)。尽管这仍有争议,但出于手术干预后产生并发症的考虑,对无症状胆结石患者不建议手术。
如果无症状的胆结石患者正好需要做较大的腹部手术,推荐其同时行胆囊切除术似乎是合理的,因为术后产生的粘连将会导致将来需要行胆囊切除术时操作困难。然而,并没有RCT或系统评价支持上述建议。
2、有症状的胆结石
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法。RCT、系统评价和队列研究显示,体外震波碎石法和熊去氧胆酸的治愈率较低。27%使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胆结石的患者结石溶解,55%谨慎选择的采用体外微波碎石的患者结石消失。
虽然某些患者用上述方法能消除结石,但结石的复发率依然很高,4年内达40%以上。服用熊去氧胆酸三月后,26%患者未再发胆绞痛,安慰剂组的比例为33%,另外,大约2%服用熊去氧胆酸的患者产生了并发症,这与未服用药物治疗的患者每年并发症发生率相近。
对于全身状况不允许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来说,经皮胆囊造口术(在影像检查引导下将胆汁暂时性地通过导管引流至体外)可能起应急作用,尽管有系统评价显示,经皮胆囊造口术的应用价值并不明确。一旦患者全身状况改善,可考虑行胆囊切除术。
有RCT表明,对于一小部分症状无反复发作的患者来说,谨慎观察也许可以避免手术,但谁也不能预测哪些患者会反复发作。
3、胆囊切除术的利弊
尽管胆囊切除术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操作,几乎无严重并发症,但可能存在长期并发症。术后短期死亡率为0%-0.3%,以往认为0.5%的患者会发生胆道损伤, 瑞典胆结石手术和ERCP注册处关于50000例患者的数据表明,2005年至2010年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有1.5%发生胆道损伤,这其中 1/5(0.3%)的损伤包括胆道局部或完全离断,胆道损伤患者的一年死亡率显著高于无胆道损伤患者。
胆囊切除术常在腹腔镜下进行,因其具有住院时间短、痛苦小、康复早、疤痕小等优点。胆囊切除术后,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脂肪不耐受,因而常推荐此类患者进行低脂饮食,然而,尚无证据表明低脂饮食的确切作用。
对于有症状的胆结石、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包括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术前、术中、术后)。
一项系统评价显示,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两者间结石取出率无差异,但两者住院时间之间的比较结果不一致。
4、手术的最佳时间
对于不同适应证的手术时间仍有争议。在发作胆绞痛的患者中,尽管有可能受医疗资源的限制(有些外科医生也可能会建议某些患者先减肥再施行手术),但没有任何医学理由能够推迟手术。
一项RCT比较了入院24小时内进行手术和平均等待4个月后再进行手术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表明,后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上升(0% VS 22.5%),住院时间也延长(后者平均比前者多1天)。
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时间也备受争议。传统观点认为,最好让炎症稳定至少6周以后再行胆囊切除术。相关的系统评价显示,自症状发生1周内进行手术治疗能防止在等待手术过程中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早期LC能平均减少4天的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每组为5%-6%)及需转开腹手术的发生率(每组大约20%)。
等待手术过程中,尽管患者大多数并发症为急性胆囊炎复发或不缓解,但仍然有可能产生疼痛时间延长、胰腺炎和梗阻性黄疸。一项RCT研究显示,患者发作7-45天后行LC的并发症发生率是早期行手术治疗的2-3倍,因而不建议在此期间内行手术治疗。
对于并发轻度急性胰腺炎(无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患者来说,一项系统评价(只包含一个小样本量RCT)显示,尽早进行手术(而不是等待症状缓解、血化验指标恢复正常)能平均减少1天的住院时间。
有专家表示,重症胰腺炎可能要在发病48小时后才显示,而在48小时内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是有害的。延迟48小时再行手术可以解决这个矛盾。早期行胆囊切除术不适合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和妊娠患者,仍需更多研究寻求解决方案。
胆结石对卫生服务和社会的影响
2004年,美国门诊因胆囊结石的就诊量达1800000人次,每年美国实施超过500000例胆囊切除术,英国实施70000例。胆囊切除术的费用及因其症状和治疗导致的工作时间损失都对卫生服务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
BMJ:胆囊结石综述
发布于 2023-03-14 20:36
BMJ:胆囊结石综述相关文章
胆囊结石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已被证实是安全、有效的。近二十多年来,国内有学者提出保胆取石手术治疗胆石病,同时进行了系列的研究,经过广大胆道外科医师的努力探索,现在认为保胆取石术理论上有合理性,技术上安全可行,治疗胆囊结石是有效的,部分达到了保留人体器官和功能的内镜微创外科治疗的标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发布于 2023-01-09 12:31
0评论
68岁的张阿姨虽然有多年的胆囊结石病史,但一直精神状况良好,偶尔胆囊炎发作,用点药就见好,家里人都不在意。直到最近一次因胆结石致急性重症胰腺炎,在医生的积极治疗后,张阿姨才从死神手里回来,最后在医生的劝说下,张阿姨及家属终于同意做手术切除胆囊了。本以为这次彻底把病治好了,可不料病理结果出来以后,证实胆囊组织已经有癌变了,张阿姨的家人非常伤心,后悔不已,早知道把手术做了就不会癌变了。像张阿姨这样的
发布于 2023-01-29 07:47
0评论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且具有相当危害性的疾病。许多研究证实了肥胖、年龄、女性、多产、家族史、种族等为其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以糖脂代谢紊乱为特征的胰岛素抵抗相关凶素亦被发现是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但争议也颇多。胆囊结石与糖尿病的关系一直为临床医生重视。许多研究认为糖尿病是胆囊结石形成的一个危险因素,但二者的相关性还存在许多争议。目前认为,糖尿病引起的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自主植物神经病变等都是形成胆囊
发布于 2023-01-09 09:56
0评论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右上腹肋间疼痛1年,一开始疼痛不明显,现在疼痛很痛,一般为5到6小时,然后自行好转.呈放射性疼痛,有时候扩展到背部,一般1个月或者2个月疼1次.本人长期夜班,饮食不规律,长期坐姿工作.在区人民医院检查:胸片正常.彩超检查:肝正常.胆囊大小正常:囊壁厚7MM,毛糙,腔内有21MMX10MM强回声团,后伴声影.胆总管正常.结论:胆囊炎,胆结石.医生建
发布于 2023-03-11 07:06
0评论
胆结石病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又分肝内、肝外)的总称,胆石症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病变,主要症状为腹痛(胀痛或绞痛、剧痛)、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及黄疸。各种结石的种类和成分不完全相同,胆结石的主要成份有胆固醇、胆红素、碳酸盐以及钙、镁、铁等金属元素,其中胆固醇和胆红素为主要成份。可分为胆囊结石、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结石。但临床实际
发布于 2023-03-13 04:46
0评论
胆结石病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又分肝内、肝外)的总称,胆石症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病变,主要症状为腹痛(胀痛或绞痛、剧痛)、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及黄疸。各种结石的种类和成分不完全相同,胆结石的主要成份有胆固醇、胆红素、碳酸盐以及钙、镁、铁等金属元素,其中胆固醇和胆红素为主要成份。可分为胆囊结石、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结石。但临床实际
发布于 2023-03-13 08:21
0评论
胆囊是存储和浓缩胆汁的器官,胆汁主要由肝脏产生并持续不断分泌,每天分泌的胆汁有800-1200ml那么多。生理情况下,非进食条件下肝脏分泌的胆汁不进入小肠而是进入胆囊储蓄并浓缩起来,进食时胆囊再将存储的胆汁通过胆囊管、胆总管分泌到小肠参与脂肪的消化(脂类不溶于水,需要靠胆汁帮助溶解消化)。胆汁由肝脏持续分泌产生,含水、胆盐、胆固醇、胆色素、磷脂等多种复杂,正常情况下胆汁中的各种成分均溶解于胆汁中
发布于 2023-03-22 04:16
0评论
并非所有胆囊结石都需要手术,简单说来,大致有以下3种情形的胆囊结石需要手术。1、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胆囊结石。2、无症状性单纯胆囊结石,但出现以下情况:①陶瓷胆囊(即:胆囊壁高度增厚,无功能胆囊)因其胆囊癌发生率高达25%;②胆囊结石超过2cm,因结石大于2cm的胆囊结石患者,其胆囊癌发生率明显升高;③无症状性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者。3、糖尿病患者合并胆囊结石。4、慢性胆囊炎并结石急性发作,经治疗症
发布于 2022-09-25 04:02
0评论
胆囊结石是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少部分患者胆囊结石会诱发胆绞痛,继而发生细菌感染,表现为急性、慢性胆囊炎,长期慢性胆囊炎甚至会发展为胆囊癌。胆囊切除术是外科治疗有症状胆囊结石的主要手段。然而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无症状,无症状胆囊结石需要外科干预吗?当胆囊结石合并以下情况时,预计未来会诱发急慢性胆囊炎、心肺疾病、胆囊癌,建议手术切除胆囊:1、结石大于3cm、泥沙样结石或胆囊充满型结石;2、合并
发布于 2022-11-24 22:31
0评论
胆囊具有存储、浓缩、排出胆汁和调节胆道压力的作用,还具有复杂的化学和免疫功能,是人体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近一百多年来胆囊常因胆囊结石而被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快速普及使得该技术成了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但是,胆囊切除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十二指肠液的胃返流及胃液食管返流、消化不良性腹泻、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总管结石发生率增加等各种不良并发症,促使临床医生对胆囊切除术进行了反思。与胆囊切除相
发布于 2023-03-28 18:2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