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要求,三级综合医院自体输血比例要达到20%。然而,我国目前自体输血比例很低,仅占1%左右。而在欧美许多国家,普遍推行自体输血手术,自体输血约占全部用血量的20%至40%,美国、澳大利亚更是达60%以上。在日本,择期手术病人80%以上的病人会在术前自备2 至3个单位自体血液,手术时自己给自己输血。
误区一:输别人的血浆可“补”自己
血浆可提供各种血浆蛋白,包括抗体、凝血因子等,因此对提高血浆蛋白水平,提高胶体渗透压保持血容量,增强病人的抗感染和修复能力,纠正凝血障碍所致的出血方面确有一定的作用。但其作为一般营养支持作用有限,不能作为“营养品”。
而且,血浆是去除了红细胞的血液,因输血传染上疾病的几率照样存在,其输血反应也一点不比输注其它血液少,同时由于供血者血浆中存在白细胞凝集素以及某些特异抗体,还存在着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的风险。因此不能作为“万能药”,能不输就不要输,能少输就少量输。
误区二:全血比成分血更“补”
在现有保持条件下,血小板12小时后大部分失去活性;白细胞8 小时后丧失功能;凝血因子Ⅷ因子48小时后含量降低至正常的10-20%,因此48 小时后的全血在保养液中只有红细胞还有功能,其余有效成分都已大部分失去功能。
而且,对于老年人、婴幼儿、心功能不全者,全血输注过多,极易引起循环系统超负荷。
其次,全血中白细胞、血小板及凝血因子量很少,几乎不起治疗作用,相反可使受血者产生相应抗体,引起发热、过敏等症状。
成分输血的优点:
1、避免输入不需要的成分造成不良反应,更加安全。
2、纯度大,浓度高,疗效好。
3、节约血源,增加全血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