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3-17 00:56

  之所以想写这样一篇科普小文章,原因来自两次急诊。一次是有一个两岁小女孩,生后就患有疝气,家长自认为是小毛病,从未就医。直到有一天疝气嵌顿15小时后,孩子疼痛、哭闹不止才诊于我院,B超检查发现嵌顿的是卵巢,急诊手术得到证实,而且该卵巢已坏死,家长懊悔之极,然而悔亦晚矣!还有一次是几天前,我看了一个急诊,一岁半男孩,右斜疝已嵌顿不下十次,就是不愿手术治疗,本次检查发现右侧睾丸已是淤血肿大。问其为何不肯手术,家长一番话,让我即痛心又寒心。他说:“不瞒您说,医生,我老丈人就是市里某大医院的主任,他说:小儿疝气又不是大病,不做手术无妨,麻醉会严重影响小儿的智力,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我听后顿时茫然。究竟怎样才算大病呀?几经举例劝说,最后只好按家属要求进行了手法复位后便扬长而去。真是:“宁信度,无自信也”。

  其实,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病之一,俗称“小疝气”、“小肠气”、“气蛋”、“大蛋”等,发病机理不同于成人,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腹膜在腹股沟内(俗称:大腿根)向外延续出一囊状突起叫做“鞘状突”。它一般在出生前后逐渐萎缩闭塞。有学者统计,生后一年内未闭或部分未闭的约占57%,在此期间如小儿经常哭闹、咳嗽、便秘及排便困难、或腹腔内有肿瘤、腹水时,腹压增大,腹腔内的脏器如肠管、阑尾、女孩的卵巢、输卵管等就顺势钻入这个囊内,医学上称之为“斜疝”,这个囊被称为“疝囊”。这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疝。如果腹腔脏器进入疝囊后,长时间停留而不能自行复位,引起疝入的内容物血液循环障碍,就称之为“嵌顿疝”。如果嵌顿时间过长,或多次嵌顿,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如疝入的脏器缺血坏死。男孩的精索过度受压,睾丸就会坏死;女孩可能出现输卵管粘连、堵塞,卵巢缺血坏死,给小儿造成严重损失。那岂不是“小不治而酿大祸” 了吗?。即便没有嵌顿,疝内容物长期压迫精索也会使睾丸血液回流障碍,血供减少,从而引起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淤血、缺氧,最终萎缩。而且随着小儿年龄增大,活动量增多,下坠的肠管使肠系膜受牵拉,不仅行走不便,而且会出现腹痛、恶心等不适症状,在学校,同龄的小朋友看到后会讥笑,甚至给起外号,影响小儿的心理发展。上海德济医院普外科张勇一般来说,对于六个月以下小儿,疝囊口很大,疝内容物可自由出入疝囊者,短期内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家长可不必过分紧张,可暂缓手术;然而,如果频繁嵌顿,就要引起重视,尽快手术了。六个月以上的腹股沟疝自愈的机会很少,家长不要抱有过分幻想,应尽早积极进行手术,以免出现文章开头所说的悲剧。

  关于治疗,许多家长都期待不治自愈。其实小儿斜疝是有自愈的可能,临床上也见到少数自愈的病例,但一味等待自愈是不可取的。年龄增长,活动增加,疝块的增大,就会滋生并发症的出现。所以,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最好方法。
  保守治疗是家长最期盼、最乐意接受的,有的家长甚至设法诱导医生,让医生为其提供保守治疗的办法,而以此作为一劳永逸的法宝,如家长常常提到的使用疝气带。疝带的使用并非没有任何道理,但不是对任何病人都是通用的。对六个月以内婴儿,或有其它严重疾病不适合手术者以及小疝囊,疝块出现机会不多者可试用。不过要正确使用疝带,勤观察,如疝在疝带下脱出,就达不到治疗效果了。使用疝带时间不宜过久,效果不佳及时改用手术为好。我们已遇到多例因使用不当或长时间使用疝带造成精索静脉曲张,精索周围粘连。不仅旧病没治好,又添了新病,而且给手术增加了难度。那可就是“雪上加霜、屋漏遇雨”了。
  有关嵌顿疝手法复位,这仅仅是救急的手段,治标而不治本,对同一个病人不宜反复使用。手法复位是有严格的适应症的,一般嵌顿时间在十小时以内,病人全身及局部状况良好可试行手法复位,但最好由工作3年以上的专业小儿外科医生操作。嵌顿时间较长,复位前可给适量的镇静、解痉药。复位的手法是很有技巧的,不是一般人看看书就可掌握。由于小儿肠管比较薄弱,嵌顿后肠壁水肿、脆性增加,粗暴的操作很可能出现肠管破裂、便血、发热等不良后果,那就弄巧成拙,贻笑大方了。
  手术也并非是无比可怕的事情。在有小儿外科专业的正规医院,这种手术一般三十分钟左右就可完成,手术残留的瘢痕不足两公分,小孩没有明显的痛苦。术后第二天就可以象正常小孩那样吃喝、玩耍了。为了安全康复,不让家长担心,可在医院观察3-5天,伤口换药后出院就更完美了。术后复发的机会是很少的。当然也可以选用腹腔镜手术,有助于探察对侧鞘突有无闭合,但腹腔镜手术要求气管插管麻醉,麻醉时间也长些。有的家长害怕一侧手术后另一侧再出现相同疾患,要求医生手术中同时探察另一侧,实际上,对侧同时发病的几率是4.7%,通常不必探察,如果医生检查对侧外环口很大,有潜在发生的机会,或者对侧过去有过疝,近期未出现的可以考虑同时探察。
  家长经常担心麻醉会对小儿智力有影响。其实这个担心是多余的。现代麻醉技术是安全可靠的,对人智力影响微乎其微,更何况小儿疝气手术时间极短,用药极少,智力影响可以说是“零”。试想一下,全球每年接受麻醉的有5亿多人,如此担心的话,地球上弱智人口该有多少啊!

小儿疝气,您知多少?相关文章
什么是脑瘫脑瘫是脑性瘫痪(cerbralpalsy,CP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惊厥、心理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发病原因产前期(胎儿期):感染、出血、缺氧、妊娠毒血症、母体外伤。围产期(出生过程):难产、早产、新生儿窒息。产后期(婴儿早期):黄疸、感染、外伤、高烧、缺氧。早期表现脑瘫的
发布于 2023-03-08 12:51
0评论
针刀,即针头有刃,或曰带刃的针。因其刀口短小,故又称小针刀。针刀的刃,因治疗疾病的不同,有平刃、斜刃、镰状型刃、锥状型刃、凹型刃等不同,但是,最常用的还是平口针刀。本文主要介绍用于治疗各类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的平口针刀的几种样式。临床上常用的、北京生产的汉章牌针刀,根据其长度不同,可分为1、2、3、4号,1号长12cm,2号长9cm,3号长7cm,4号长4cm.针体为直径0.8mm的圆柱体,针端为
发布于 2023-03-19 22:06
0评论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失眠是指3周以上的睡眠障碍,且专指那种呈现睡眠不足的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早醒等,使患者严重感觉睡眠不足,自觉疲劳,头昏、精神不振。一、哪些情况可以导致失眠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包括:身体、生理、心理、精神疾病、药物等方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精神卫生科朱焱继发于躯体疾病的失眠:有相当部分的失眠常继发于心脏病、肾病、哮喘、溃疡病、关节炎、骨关节病、肠胃病、高血
发布于 2022-12-28 19:15
0评论
1、治疗胆囊结石最好的方法是哪种?答:一个理想的治疗方法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对人体没有损伤;(2)保留胆囊功能;(3)效果可靠;(4)结石不再复发,但是迄今还没有具备上述条件的治疗方法,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是腹腔镜胆囊切除,因为保留胆囊就意味着必然要复发,在没有解决这一难题的前提下,只有这个方法接近上述条件,它对人体损伤很小,效果几乎100%,胆囊结石不可能再发。2、胆囊切除后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发布于 2023-01-14 11:11
0评论
概述食管癌是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多在35岁以上,以60~64岁年龄组病死率最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男性多于女性。食管癌发病率有明显地区性差异,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区之一,尤其集中在华北太行山地区、湖北和安徽交界的大别山地区、苏北地区、秦岭地区、福建和广东交界处以及四川北部等。病因食管癌的病因目前了解得还不够确切,以下多种因素可能与其发生有关。亚硝胺:亚硝胺类化合物有高度致癌性,食管癌
发布于 2023-01-26 17:52
0评论
老年痴呆症,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是在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觉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出现的障碍。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大脑皮质弥漫性萎缩,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以及老年斑的形成。老年痴呆症发病是渐进性的、衰退性的,通常在60-70岁之间出现。调查研究发现:60岁以上人群中患老年痴呆的比率为1%以上,而到85岁此比率就上升到20-30%,其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四大
发布于 2023-03-12 15:26
0评论
颈椎病,是因椎间盘变性、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退变而造成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被刺激受压引起头痛、头晕、颈肩上肢部疼痛发麻、胸痛,甚至下肢痉挛性瘫痪等的一种病变。好发于40岁以上者,或长期从事低头工作者。往往因劳累、损伤、受寒而导致发作。推拿治疗本病,具有舒筋通络、消炎止痛、纠正后关节紊乱等作用,是治疗本病的首选疗法。临床调查发现颈椎病与眩晕关系密切,因眩晕就诊的患者中,50%
发布于 2023-03-20 07:01
0评论
在非专业人士的概念中,炎症就是发炎了,发炎就是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抗炎就是抗感染。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炎症≠感染。炎症是指炎细胞浸润引起的组织损伤。引起炎症原因:物理损伤、化学损伤、微生物感染(病毒、细菌、原虫)、过敏及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抗炎治疗最常见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
发布于 2023-01-28 10:32
0评论
中青年突然发现视力下降,看东西变形,看东西中央发黑,到医院检查后发现黄斑出血,确诊为“中渗”。那么“中渗”到底是一种什么病?为了揭开“中渗”的神秘面纱,我们就门诊就诊时患者经常问的问题,在这里详细给大家解答一下。1、问:“中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答:“中渗”是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简称,主要是中青年发病,年龄在45岁以下,多单眼发病,主要是不同的病因导致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出现黄斑
发布于 2022-11-25 13:21
0评论
三月不知肉味是“孔子”的一种境界,历代读书人都在追求这一境界。但是,这种境界也可能是源自疾病。据来自天坛的考古学家,也就我考证野史,孔夫子或可能是患上了肝胆疾病,因此忌食油腻三月。如果“不知肉味”是种病态的话,倒也不足为奇,其实说成“三月不知油味”反倒是更合适一些。经过上述的联想,今天要说的“打孔”手术,似乎也就顺利成章了。英雄不问出处,手术要看岁数。“打孔”手术要是和孔子联系起来,那可就相当有
发布于 2022-10-20 21:39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