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和其继发性的椎间关节退行行病变所至临近组织(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等)受累所引起的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二、颈椎病的分型:
颈椎病分为五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食道压迫型。而食道压迫型较少见。
1、神经根型颈椎病:退行性改变的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或椎体后骨刺刺激和压迫#脊神经根而引起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者。
2、脊髓型脊椎病:因退行性颈椎间盘向后突出或椎体后缘的骨刺压迫脊髓,而引起的脊髓的传导功能障碍。
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椎间盘或颈椎骨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的、椎动脉的、脊髓膜内的交感神经纤维而引起的一系列的反射症状。
4、颈动脉型颈椎病:由于钩椎关节退行病变,骨刺压迫或椎间盘向侧方突出而压迫椎动脉而造成脑供血不足。
三、颈椎病的治疗:
1、颈椎病大部分可以应用保守治疗治愈,保守治疗包括:牵引、理疗、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另外中医推拿、按摩、针灸治疗亦非常有效。
2、保守治疗无效,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对于颈椎病保守治疗实际上即是康复治疗。而手术之后功能的恢复过程中康复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四、颈椎病保守治疗康复方案:
1、活动期
活动期患者颈椎病的症状较重,可以适当制动,比如佩戴颈托、卧床休息,以减少颈部的负荷。同时应由专业医生决定是否需要使用牵引,配合理疗,使用适当药物帮助尽快缓解症状。
在接受以上治疗的同时,为维持颈部周围肌肉力量,应进行以下练习:
(1)颈部抗阻等长肌力练习
在最用力处保持10秒为1次,10次/组,2-3组/日。
最好对照镜子练习,确保练习时颈部肌肉用力,但头部不偏向任何方向,保持在中立位。此练习主要加强颈部周围肌肉肌力,提高颈部控制能力及颈椎稳定性,同时非常安全。
2、恢复期:
急性期后应继续并加强肌力练习,进一步提高颈部的稳定性,确保在逐渐恢复日常生活活动时颈部的安全,并且尽量避免复发。
(1)“床边抬头”颈部肌力练习(
在最用力处保持10秒为1次,10次/组,2-3组/日。
确保练习时颈部肌肉用力,但头部不偏向任何方向,保持在中立位。此练习主要加强颈部周围肌肉肌力,提高颈部控制能力及颈椎稳定性,同时非常安全。
随症状的减轻和肌力的提高可逐渐改为动力性练习。
在颈部有牵拉感或微痛处保持10-15秒,5次/组,1-2组练习连续进行,2次连续/日。
练习前必须由专业医生的指导,了解哪些方向的活动可做,哪些则应尽量避免!
(3)肩部肌力练习
运动肩部的肌肉通常也通过颈部,因此可以帮助提高颈部的力量和稳定性。同时纠正急性期疼痛麻木造成的上肢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
注:在功能练习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日常生活中对颈椎的保护,才能巩固练习和治疗效果,避免复发。具体方法参见第十二章日常生活动作指导及术后康复护理中的相关章节。
五、颈椎病术后康复方案:
颈椎病术后注意事项:
(1)请仔细听取医生或治疗师讲解并阅读本计划后再行练习,新一阶段练习应在复查并经医生或治疗师许可后进行(如为外地病人,也应在开始新一阶段练习前进行电话咨询),以保证训练的安全性。
(2)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损伤情况的不同,在医生或治疗师指导下完成,须知哪些项目您没必要练习,哪些项目您还不能练习。
(3)颈椎病所致功能障碍的恢复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不同差别很大,很难预测恢复时间及程度,请做好长期坚持练习的思想准备。
(4)肌力练习应分组集中练习,组间充分休息。练习次数、时间、负荷等必须按要求完成,以肌肉出现酸胀疲劳感为宜,次日缓解,但应无痛或仅有微痛。且不要为了完成更多次数,而增加休息时间,否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5)肌力练习中应注意均匀呼吸,不得屏气。
(6)所有练习均应左右侧分别进行,但两侧强度未必一致,一侧状态不如另一侧时,切勿为达到相同的训练强度而勉强完成动作,以免导致组织损伤。
(7)功能练习应生活化、习惯化,能够独立完成的动作在生活中应尽可能独立完成,尽量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否则将影响功能恢复的进程。
(8)注意坐起翻身等动作的安全性。
1、术后0-2周
颈椎术后一般需佩戴颈托保护。
术后0-3天:
(1)腕关节活动练习:
手臂平放床上,手悬出床面之外,手心向下。张手同时手腕抬起;握拳同时手腕向下;五指并拢同时向左、右偏。缓慢用力至极限,保持10秒,而后缓慢放松,次间休息5秒,15~20次/组,2~4组/日。
(2)踝泵):
用力、缓慢、全范围反复屈伸踝关节,5分钟/组,1~2组/小时。
(3)下肢肌力练习:练习量以疲劳为标准,2次/日。
2、术后3天:
(1)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
(2)床边坐位练习:
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佩带围领,使用正确的翻身坐起动作,进行练习。注意早期练习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如果出现立即平躺到床上即可。
(3)站立练习:持续床边坐位练习30分钟以上的患者可开始练习。
站立负重及平衡练习:
2分钟/次。休息5-10秒,5次/组。2-3组/日
(4)逐渐增加练习强度及活动量。
3、术后2周-3个月
(1)颈部抗阻等长肌力练习():
在最用力处保持10秒为1次,10次/组,2-3组/日。
最好对照镜子练习,确保练习时颈部肌肉用力,但头部不偏向任何方向,保持在中立位。此练习主要加强颈部周围肌肉肌力,提高颈部控制能力及颈椎稳定性,同时非常安全。
(2)颈部活动度练习:
注意:在练习颈部活动度之前,必须向手术医生了解自己所采用的手术方式,决定何时开始颈部活动度练习,以免延误时机或造成意外。一般来说,用锚定法做单纯后路手术的病人和人工椎间盘置换的病人,术后2周开始练习;用关节囊悬吊法做后路手术的病人和做融合术的病人,术后6周开始练习。
在颈部有牵拉感或微痛处保持10-15秒,5次/组,1-2组练习连续进行,2次连续/日。
练习前必须由专业医生的指导,了解哪些方向的活动可做,哪些则应尽量避免!
(3)肩部肌力练习):
运动肩部的肌肉通常也通过颈部,因此可以帮助提高颈部的力量和稳定性。同时纠正急性期疼痛麻木造成的上肢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
(4)腹肌仰卧举腿:
保持至力竭为一次。间歇5秒,15-10次/组,2-3组/天。
(5)“空中”自行车练习:
20-30次/组,间歇20秒。3-5组连续进行,2-3次连续/日。
(6)“飞燕”练习:
保持至力竭为1次,5-10次/组,2―3 组/日。
(7)屈腿仰卧起:
保持10-30秒/次,间歇5秒。5-10次/组。2-3组/天。
4、术后3个月-12月
(1)“床边抬头”颈部肌力练习:
在最用力处保持10秒为1次,10次/组,2-3组/日。
确保练习时颈部肌肉用力,但头部不偏向任何方向,保持在中立位。此练习主要加强颈部周围肌肉肌力,提高颈部控制能力及颈椎稳定性,同时非常安全。
随症状的减轻和肌力的提高可逐渐改为动力性练习。
(2)游泳(最好仰泳姿势),太极拳,散步,爬山等。避免激烈的对抗性项目。
注意:在功能练习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日常生活中对颈椎的保护,才能巩固练习和治疗效果,避免复发。具体方法参见第十二章日常生活动作指导及术后康复护理中的相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