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门诊就诊的患者拿着头颅CT或MRI的片子,一脸心慌地来看门诊,说自己“中风”或“脑梗”要求医生进行输液等处理。下面来谈谈何谓腔梗,该何如处理。
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很小的梗死灶,直径一般不超过1.5厘米。这种梗死多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基底节区以及脑干等部位。在这些部位的动脉多是一些称为深穿支的细小动脉,它们实际上是脑动脉的末梢支,又称终末支。由于深穿支动脉供血范围有限,所以单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范围脑组织的缺血坏死,即形成所谓的腔隙。
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还是高血压动脉硬化,除了因微栓塞引起的以外,多数是由于长期高血压的影响所造成的脑内小动脉血管壁的变性,使得管腔变窄,在某种血流动力学因素或血液成分变化的诱因下发生小动脉的闭塞。我国是一个高血压病患病率较高的国家,因此这一类型的脑梗死很常见。
大脑深部的基底节区和脑干是许多神经纤维束走行的重要通路,是实现大脑与躯体神经联系的桥梁。如果腔隙性脑梗死发生在这些通路上,就会造成某些神经传导的阻断,产生运动、感觉或语言障碍等方面的症状。由于腔隙很小,有时单纯影响运动纤维或感觉纤维,而出现纯运动性偏瘫,或者仅出现没有偏瘫的半身感觉障碍。但是,并不是所有发生的腔隙都会产生症状,只有那些累及重要神经通路或神经结构的腔隙才会有表现,否则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有效控制高血压和各种类型脑动脉硬化可减少腔隙性卒中可能性,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对于没有任何症状,经医生查体又是正常的人,应由医生结合片子及患者个体的危险因素作出具体分析,从而制订个体化的中风2级预防的措施。不要一概先入为主地认为就是脑梗死,马上要进行输液等到治疗,或背上沉重的思想工作负担,久而久之患上了抑郁症。因此,即使有些轻微的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因为没有造成严重危害,所以也不必担心。只要在医生指导下认真采取预防措施,就可以减少再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