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3-21 16:01

       俗话说“十人九胃”,胃不舒服,胃酸,胃胀,胃痛已经成了当代人的通病。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胃癌也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50%的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幽门螺旋杆菌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可以引起胃溃疡和胃癌。中国约有六成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预防和控制胃癌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日本九州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胃癌发生不仅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还是一种会传染的疾病。因幽门螺旋杆菌引发的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把胃癌变成了一种经口传播的传染性疾病。2008年著名的学术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报告亦指出,胃癌手术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降低胃癌复发的几率。因此,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幽门螺旋杆菌列为1类致癌物。
  我国的辽宁庄河、山东临朐、福建长乐都是胃癌高发地区。在这些高发地区的长期医学观察发现:共餐、不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规律都会增加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几率。居民共餐时又多喜好熏烤、味重、辛辣等食物,同时吸烟、喝酒,饮食高盐这些都会直接破坏胃黏膜,损伤其保护作用,使得这些地区胃癌发病率居高难下。研究又发现男性胃癌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左右,且以40~60岁多见。男性步入中年后,人体免疫机能开始减弱,同时又承担着家庭和事业的重任,持续的精神压力、生活不规律、饥饱不定、烟酒过度等使他们更容易受到各种致癌因素的侵害。而且,中年人已经形成的固定饮食习惯往往很难改变,因此除了尽量调整生活、工作节奏外,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细菌,属革兰阴性细菌,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该菌含有丰富的尿素酶。幽门螺旋杆菌的最适合生长部位在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和胃黏液的底层,在胃窦部数量最多,胃体和胃底则较少。1983年澳洲内科住院医师马歇尔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它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造成危害,是因为它能产生多种毒素因子,如黏附因子、酯多糖、尿素酶、空泡细胞毒素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等,尿素酶能破坏胃黏膜屏障,能使机体产生炎症和免疫反应,增加胃泌素的分泌,最终导致一系列胃病的形成。长期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可造成慢性活动性胃炎,并导致胃粘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发生异型增生和癌变的机会也增多。感染时年龄越小,以后发生胃癌的可能性越大。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它不良症状,如暖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人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这些幽门螺旋杆菌导致的胃病症状极易被忽视,从而错过了发现早期胃癌的最佳时间。
  如何才能杜绝幽门螺旋杆菌传染呢?
  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预防其它消化道传染病一样,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注意饮食卫生是首要措施。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是直接影响幽门螺旋杆菌能否被带入体内的关键环节。必须杜绝生肉,有不少人喜欢吃三成熟的牛排,或是吃火锅时肉还没有烫熟就吃,这种做法大大增加了接触幽门螺旋杆菌的机会。幽门螺杆菌还可在牙菌斑和龋齿上生长繁殖,而认真、仔细地刷牙是消除牙菌斑、预防龋齿最有效的方法。吃蔬菜或瓜果时,切记要消毒、洗净或削皮;用餐时使用公筷。如果家里有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胃病者,最好暂时实行分餐制,直至治愈。对于刚会进食的宝宝或者吃饭时难“伺候”的幼儿,父母最好不要用口嚼食物喂他们。另外,还要避免与宠物有接吻等亲密接触。
  另外,医学专家认为及早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及时有效地用抗生素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对预防和控制胃癌有重大意义。对接受过胃部手术,有过胃病,或亲属中有过胃癌的人建议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其诊断方法包括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类。前者依赖于胃镜活检,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胃粘膜直接涂片染色镜检、胃粘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细菌培养等;而非创伤性检测方法包括13C或14C呼气试验及血清抗体检测等。以当前医疗水平,彻底消灭幽门螺旋杆菌并非难事,90%的细菌感染者经过1~2个星期治疗后,体内的幽门螺旋杆菌往往能被消灭殆尽。联合应用抗生素,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惟一有效措施。目前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方案很多,一般推荐三联或四联疗法,以抗生素为主,辅加抑酸剂,常用抗生素有羟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等。
  要想早期发现胃癌,对生活在胃癌高发区、有胃部症状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均应尽早定期进行胃部检查。首选的检查方法是胃镜检查,因为医生可以通过胃镜直接观察到胃黏膜的细微改变,对怀疑有癌变的地方,还可以直接通过胃镜取一些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

六成胃癌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文章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有多大关系?关于幽门螺杆菌,这些你知道吗?幽门螺杆菌(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近几年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加和许多单位福利的提高,体检中常常会增加幽门螺旋杆菌筛查这一项。于是,便有不少人被筛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拿到报告单的一刻,许多人的心就开始七上八下,想“我是不是胃癌的高危人群?
发布于 2022-11-29 18:41
0评论
Hp进入胃后,借助菌体一侧的鞭毛提供动力穿过黏液层。研究表明,Hp在粘稠的环境下具有极强的运动能力,强动力性是Hp致病的重要因素。Hp到达上皮表面后,通过粘附素,牢牢地与上皮细胞连接在一起,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并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以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Hp富含尿素酶,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以下原因可以
发布于 2024-11-10 06:36
0评论
第一部分:ICD-11规定的胃炎分类临床问题1:现行ICD-10规定的胃炎分类是否合适。陈述1:鉴于Hp的发现,目前ICD-10胃炎分类已经过时。推荐等级:强证据分类:高共识水平:100%评论:胃炎的ICD-10分类标准制定于1989年,大多数国家仍在延用。ICD-10对胃炎和十二指肠炎的分类主要基于肉眼和组织学标准,唯一的病因学因素是酒精(Box1),胃炎的组织学分类主要为萎缩和自身免疫。Hp
发布于 2022-11-29 18:21
0评论
 (1)饮食管理的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有聚集性,应采用分餐制;幽门螺杆菌对外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干燥及热均很敏感,多种常用消毒剂很容易将其杀灭,加强餐具的消毒,保持餐具干燥;加强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及时清理排泄物,避免污染水源。另外,定时定量进餐,不进食不洁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少进食腌制及熏制、烧烤类食物。 (2)任务环境适应的预防:研究表明应激状态下Hp感染危险性增加。应对任务环境
发布于 2024-05-05 17:00
0评论
1)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引起慢性胃炎。所发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这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诱发胃泌素疯狂分泌,而发生发酸烧心,而具有胃溃疡疾病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更是引起了主要症状胃痛的发生,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了。 3)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有时没有特
发布于 2024-11-10 06:29
0评论
幽门螺旋杆菌与幽门螺杆菌是一个概念,没有区别。在治疗浅表性胃炎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需加服抗菌药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甲硝唑等。幽门螺旋杆菌与幽门螺杆菌以及幽门杆菌其实都是一种病菌,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抗h幽门杆菌的药物有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克拉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呋
发布于 2024-12-26 09:49
0评论
幽门螺杆菌(HP)是人体胃粘膜内的一种螺旋状的革兰氏阴性细菌。HP菌体光滑,呈S形,有4~6条鞭毛。易粘附在幽门附近的胃窦部及胃体部的粘膜上,位于胃粘液的深层,不与胃酸直接接触。HP在人与人之间通过经口途径传播,具有活力的HP在河水中可存活1周。HP可产生多种酶类如尿素酶、过氧化酶、蛋白酶、磷脂酯等。其中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氨即保护细菌不受胃酶侵袭,又对胃粘膜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过氧化酶能抑
发布于 2023-11-01 10:28
0评论
1、外科治疗:采用幽门肌切开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治程短,效果好。术前必须经过24~48小时的准备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补充钾盐。营养不良者给静脉营养改善全身情况。 一”字型组术中沿幽门纵轴切开浆膜及浅层肌纤维,再钝性分离肌层达黏膜下层使黏膜完全膨出浆膜面,注意勿损伤十二指肠黏膜,近端则应超过胃端以确保疗效然后以钝器向深层划开肌层,暴露粘膜,撑开切口至5mm以上宽度使粘膜自由出,压迫止血即可。 倒“
发布于 2024-06-17 07:31
0评论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1.0μm。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幽门螺杆菌是人类至今唯一一种已知的胃部细菌,其他种的螺杆菌也于部分哺乳动物及雀鸟体内找到。长期的溃疡,会导致癌症,因此WHO宣布胃幽门杆菌为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质,也是第一个可致癌的原核生物。 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症状: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
发布于 2024-09-22 04:23
0评论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至今唯一一种已知的胃部细菌,其他种的螺杆菌也于部分哺乳动物及雀鸟体内找到。长期的溃疡,会导致癌症,因此WHO宣布胃幽门杆菌为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质,也是第一个可致癌的原核生物。 医学界对该菌与胃部疾病关系的认知较为缓慢,他们一直认为没有任何细菌能够长时间在胃部强酸的环境下生存。及后经过更详细的研究,包括马歇尔曾喝下试管内的杆菌得到胃炎,并以抗生素治疗,医学界才开始改变对胃病的看法。
发布于 2024-09-22 04:10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