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顾名思义,是指在寒冬季节容易发作或病情加重的疾病。而患有这类“冬病”的人多属于阳虚体质:怕冷;急需补阳。早在古时,就有“春夏补阳”之说。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期,亦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气血趋于机表,皮肤松弛,毛孔开张。在此时,用特配的中药敷贴于特定的穴位,刺激经络,有利于药物的渗透,调动人体阳气,鼓舞正气,有助于邪气的外驱,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输送可将药物直达病所,达到治病的目的,这便称之“夏治”。 冬病夏治就是指利用一年中最炙热的3天:头伏、二伏、三伏,用特定的治疗方法,治冬季易得或易加重的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减少冬季易发的疾病。
一般来说,“三伏天”是从“小暑”后开始,横跨“大暑”、“立秋”。分为初、中、末伏,共30天,还有些年份是40天。为顺应天时,贴敷治疗定在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而当遇到历时40天的“三伏天”时,为了保证治疗的连贯性,使每次贴敷的间隔时间相同,通常会增加一次,称之为“加强灸”。
一般而言,冬病夏治适合的疾病有:
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容易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3、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4、其他:痹证――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
5、四肢寒凉怕冷,免疫低下等等。
适合敷贴对象:
2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而2岁以上下儿童,一来他们的皮肤过于娇嫩,可能无法耐受药物的刺激;二来,孩子太小,不懂得如何表述自己的不舒服,这也会影响到治疗的安全性。
同时呢,下述几类情况的人也不宜做“三贴敷”治疗:
1、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
2、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急性发热期;
3、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尤其是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及2岁以下幼儿不宜做贴敷;
4、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5、孕妇;
6、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
7、阴虚火旺的人和腹泻者最好也不急于做贴敷治疗。
贴敷时应注意的是,贴敷当日,最好穿着宽松、色深、容易清洗的衣服,油性皮肤者宜在浴后或清洗背部后进行贴敷。敷贴的部位尽量不要沾水,以免影响敷贴的效果。一般贴敷时间1至4小时,视人得耐受程度而定。有人贴敷后局部可能会有轻微灼热、痒感,这属于正常现象。去药后局部潮红,有热痛感,不起泡最佳。如出现奇痒、灼痛难忍等现象,要立即去掉药膏,用清水冲洗。有的一味追求水泡,破溃,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有效的标志。其实皮肤发泡是疾病因素(如寒湿较重)与体质因素(敏感体质),加之天气因素综合作用如湿度的大小等关系明确。如首次贴敷后出现了较大的水泡,第二次去时一定要向大夫说明,以便医师采取相应的措施。敷药时间内,不要剧烈运动,避免电扇直吹或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 敷完药6个小时以后再洗澡。但一定要用温水,这样才不会影响疗效。治疗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忌烟、酒、生冷、甜食、油腻、海鲜及刺激食物。 另外呢,首次贴敷的患者应提前调整好心态,许多疾病需要连续治疗3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见效。奶奶的慢性支气管炎也是贴了三年才出现效果,所以奶奶要坚持下去。
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如穴位艾条灸、穴位注射、穴位拔罐、脐疗、刮痧、药膳等,都是“夏治”增强疗效的重要治疗手段。同时,冬病夏治也是一种系统的综合疗法,包括外治、内服、气功、食疗、体育锻炼,对于呼吸系统疾病而言,尤其还要注意呼吸功能的锻炼。患者只有抓住夏季这个时间段,在疾病稳定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不可只靠三伏贴。
三伏贴常见疾病药物配方举隅:
1、哮喘
取穴 :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 :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 甘遂、细辛各15克 麝香1.5克 生姜汁适量。
2、虚寒性便秘
取穴:神阕足三里气海
药物:巴豆2克吴茱萸6克 肉桂3克 生姜汁少许。
3、风湿性关节炎
取穴 :曲池足三里外关 阳陵泉绝骨
药物: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4、过敏性鼻炎
取穴: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适量。
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一年只要贴三次,想要加强,可再增加1至2次。
冬病夏治适用人群有哪些?
发布于 2023-03-22 06:41
冬病夏治适用人群有哪些?相关文章
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在春夏治疗都会比其他季节治疗效果好。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慢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肠炎、冻疮、胃痛、颈椎病、慢性腹泻、感冒、部分虚寒妇科病关节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其中尤以呼吸道疾病、气管炎、哮喘病、膝关节疼痛、冻疮等效果显著。
发布于 2023-05-03 03:00
0评论
不少人每到寒冷的冬天,身上的老毛病就会突然发作或加重,如冻疮、肩周炎、风湿性筋骨痛、哮喘等。而当夏天到来时,这些患者的症状就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在临床上,一般将这类病称为“冬病”。中医认为,伏天时,人体皮肤的腠理疏松,阳盛于外而虚于内。在此季节患者应养其内虚之阳,以助阳气的生长,从而达到扶正祛邪、促进疾病痊愈的目的。因此,在夏天对某些“冬病”进行治疗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哪些疾病可用“冬
发布于 2023-02-19 03:14
0评论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是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一般气温降至10℃以下就可发生冻疮。轻者红肿疼痛,遇热瘙痒;重者还可出现水疱、糜烂或溃疡,愈后留下色素沉着斑或疤痕。冻疮好发于手足、面颊、耳廓等处,且多见于妇女和儿童。冻疮是“一年发病年年发”,尽管不是什么大病,但它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冻疮多为阳虚,机体阳气不足,抵御外寒的能力就会下降,自然界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在此时达
发布于 2023-03-20 14:01
0评论
虫草炖老鸭:冬虫夏草15克、老鸭1只,将虫草放于鸭腹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连食1个月左右。此方有补体内虚损、益肺肾、止咳喘之功效。
梨子川贝汤:雪梨1只,去皮切片,川贝母12克,打碎,加入冰糖30克,炖汤服。适用于老年支气管炎之肺热干咳少痰者。
板栗羊脊骨汤:板栗12枚、羊脊骨一具槌碎、肉苁蓉12克、草果3克,加葱姜煮熟,放食盐,空腹食用。此方对下元久虚,腰酸腿软,腰膝冷痛,筋骨无力有效。
黄
发布于 2023-02-19 03:34
0评论
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冬病夏治,按照中医的观点,需要根据人体体质辨证治疗,尤其现在成年人可能并不是单一体质,而是“兼夹体质”,也就是同时具有两种体质的特征和表现,最好到医院做体质辨识,再对症下药。冬病夏治所针对的多为虚寒性、寒湿性疾病,对于中医认为体质偏热或湿热性体质及体内火气较盛的人群,反而不适宜冬病夏治。以三伏贴为例,其中多为祛寒除湿、增强体质的药物,火气较旺者并不适合。
发布于 2023-05-03 03:06
0评论
1、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 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病变,如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另有在夏季表现出冬天之寒证者,如怕风畏冷,不喜空调、电扇、喜温烫食物、欲穿长袖长衫等表现者,亦属此范围。夏治 是指在夏季气温最高、阳气最旺之时,运用针灸、天灸或内服药物来治疗或预防上述疾病。正如《内经》所说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是在夏天阳气最旺之时,顺应天人相应之养生大道,借
发布于 2023-07-16 12:51
0评论
远离空调进入空调房后,皮肤会因遇冷毛孔收缩,影响药物的渗入,同时也会降低经络传导的速率和活跃性。
少吃冷饮冷饮一方面可伤及脾胃的阳气,使本已阳虚的体质更加虚弱;另一方面,冷食可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向外发散时困难,影响治疗效果。
睡眠充足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可使全身肌肉放松,神经紧张得到调整,从而提高经络穴位对药物刺激的识别,引导药效直达病灶。
情绪乐观研究表明,平和乐观的情绪可使机体免疫
发布于 2023-05-03 02:53
0评论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
发布于 2023-05-03 02:40
0评论
支气管炎、老慢支、哮喘(统属“咳喘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俗称“寒痨病”,属“冬病”。患者发作时往往痛苦不堪:咳痰不止、呼吸不畅、喉间哮鸣有声、全身大汗淋漓、喘息无法平卧,甚至于明显发绀或休克……目前大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往往等到急性发作时才给予治疗,而不重视缓解期的预防和治疗,致使痛苦程度和经济负担不断增加,病情却日趋严重!
祖国中医认为:“肺为娇脏,邪气犯肺,肺失宣降,痰
发布于 2023-11-10 16:50
0评论
哮喘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中医学的特色疗法,是预防与治疗的综合,体现了中医的治未病思想,一是指“未病先防”,是指在未发病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这是最理想的积极防病的措施;二是指“既病防变”,是指一旦疾病已发生,则应争取尽早诊治,以防疾病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发展、转变。
哮喘冬病夏治,冬病夏治对于一些呼吸系统疾病,慢性病都有效果,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哮喘则是最适合于“冬病
发布于 2023-11-10 16:23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