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交,哮喘又开始困扰一些老病号,虽然规范治疗、严格按医嘱服药,疾病仍然不时加重,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学习。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病,为什么会这么难治?随着现代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没有新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疗效?
哮喘为何“难治”
据介绍,随着环境的变化,哮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率在近20年出现明显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亿人患哮喘,我国哮喘的患病率在1.2%左右,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儿童的患病率高于成人。
我国哮喘误诊、漏诊率居高不下。同时,哮喘的良好控制比例非常低,还不足30%。虽然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哮喘,但研究发现,有5%-10%的哮喘在规范用药和控制诱因的前提下仍无法控制病情,这部分患者一般归为“重症哮喘”或“难治性哮喘”。
虽然难治性哮喘的比例并不太高,但在相关急诊、住院和医疗费用方面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有些患者频繁出现严重症状,甚至有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和猝死的风险,不少患者还需要通过机械通气治疗才能挽救生命。
哮喘为何“难治”?原因很复杂,常见的包括:
(1)持续接触过敏原,例如室内尘螨、宠物、装修油漆味等;
(2)可能存在合并症。不少哮喘患者合并肥胖、鼻炎、鼻窦炎、胃食道反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这些合并症可加重哮喘症状,导致难治性哮喘;
(3)存在药物抵抗性。因为哮喘有很多表型,有的哮喘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存在抵抗,所以使用激素疗效不佳。
新技术有何突破?
对重症难治性哮喘,瑞金医院近年来运用“支气管热成形术”的创新手术,取得了不错效果。
支气管热成形系统由射频控制器及导管组成。支气管热成形导管头端为射频探头,由4臂电极网和温度传感器组成,4臂电极网可伸张。通过支气管镜导入射频探头,利用射频能量(或热量)打薄气道壁上增生的气道平滑肌,从而降低气道在哮喘症状发作时的收缩幅度,并降低发作的频率与严重程度。该项治疗适用于18岁以上重度持续性哮喘的治疗。
具体而言,在支气管热成形术过程中,医生通过患者的鼻子或嘴巴,引入一个支气管镜,通过支气管镜的工作通道将小直径导管送入气道,导管的前端膨胀至与目标气道壁接触。膨胀导管阵列的四个臂与气道壁接触并使其紧贴气道壁,采用特定的安全程序,将可控的热能从控制器输送出来加热。根据肺部不同的区域分3次独立手术治疗,每次手术间隔大约三个星期,每次手术大约需要半小时-1小时。
这项技术非常安全,风险很小。在治疗一周内可能会发生呼吸系统相关症状加重,但症状七天内可以得到解决;而且经过有效的术前用药,一般不会出现哮喘的发作。
据了解,支气管热成形术的效果相当不错。数据显示:在经过热成形术治疗2年内,需要全身性类固醇治疗的重症病情加重减少32%;因呼吸症状引起的急诊室就诊减少84%;因呼吸道症状引起的住院减少73%;因哮喘症状导致不能工作、不能上学或不能进行其他日常活动的天数减少66%;报告哮喘不良事件患者的比例减少36%。总的来说,重症持续性哮喘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医疗资源的利用明显减少。
同时提醒,支气管热成形术是重症哮喘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导管的价格比较昂贵,所以并不是所有哮喘患者都推荐进行。这种新技术的主要应用人群,是经过规范治疗仍不能有效控制病情的哮喘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