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4-06 18:08

概述

在医学发达的今天,好多人还是只要听到尿毒症这三个字就会摇头说没救了,其实不然喔。几年前我发现自己患上了身体很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是患了尿毒症,我当时就吓傻了,我还年轻,还不想死的,医生让我不要担心,放轻松,好好配合治疗,结果病情就真的稳定下来了,虽然没有好转但也没有恶化我就已经很开心了。今天我就想把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步骤/方法:

1、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饮食,在平时要注意多吃高热量、高维生素和低蛋白质的食物,可以根据自己的肾功能来改善自己的蛋白质摄入量,如果在生活中出现了呕吐或者腹泻的现象一定要去医院及时的做检查,把自己的情况告知医生。

2、 尿毒症病人本身身体是很虚弱的,抵抗力也差,而且一般比正常人怕冷,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感冒了,因为感冒会造成肌肝的快速增加。不能参加体力劳动,平常只能轻微的活动,散散步什么的,而且要心情好,不要有心理负担,否则会加重病情。

3、 可以给患者适当的补充一些铁剂和叶酸,改善肾性贫血,必要时可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同时可以口服氧化淀粉等吸附剂,使血尿素氮下降。症状比较轻的尿毒症患者可以进行口服透析治疗。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选择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尿毒症患者一定要注意不可以感冒,因为尿毒症病人身体比较虚绞痛,感冒会造成肌肝的快速增加。也不能做太重的事情,要注意休息,操持愉快的心情,心情不好或者上火也会加重病情。尿毒症患者皮肤一般会有瘙痒的现象,注意不可以用手挠,挠破了就会造成皮肤溃疡,应该经常用温水轻擦。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相关文章
一、发病原因 1、根据溶血发生的部位不同分类根据溶血因素存在的部位不同,可将溶血性贫血分为红细胞内和红细胞外两大类。 (1)红细胞内因素: ①红细胞膜的缺陷: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畸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棘细胞增生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②红细胞酶的缺陷: A、红细胞糖分解酶缺乏:丙酮酸激酶缺乏、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缺乏、磷酸果糖激酶
发布于 2024-04-03 23:50
0评论
概述 要是换上血溶性尿毒症的话,那么患者一定就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虽然说血溶性尿毒症是一种常见的尿毒症,但是他跟其他的尿毒症是不一样的。有些时候患者可能会突现腹泻,腹痛,呕吐,或者是食欲不振的情况,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是正常的,要是出现少尿,或者是无尿的话,那么对于患者以后的生活的话,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息,所以希望一些患者就要积极地采取措施应对。 步骤/方法: 1、 在患上尿毒症的话,
发布于 2023-10-20 06:50
0评论
病因 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均可产生溶血性黄疸,包括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和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前者有海洋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后者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及蚕豆病、伯氨喹啉、蛇毒、毒蕈、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临床表现 一般黄疸为轻度,呈浅柠檬色,急性溶血时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腰痛,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或茶
发布于 2024-06-15 13:38
0评论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一个体征。按黄疸发生的机理,分为:①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各种急、慢性血管内溶血所致;②肝细胞性黄疸。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受损所致;③梗阻性黄疸。由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特别是肝外胆管被各种病变阻塞所致;④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多因肝细胞对胆红素代谢发生先天性缺陷,引起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或结合胆红素增高的各种综合症所致。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脾失健运,湿邪壅
发布于 2023-08-26 23:09
0评论
概述 急性溶血性尿毒症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发病的性别也没有明显的差异,农村人发生急性溶血性尿毒症的概率比城市人大。此病的发病不受季节的影响,病情有轻有重,而且存在一定的变异性。当患者发病之后会出现一些胃肠道表现,比如说患者会感到食欲不振,会经常呕吐腹泻,有时候会伴有腹痛或者中等的身体发生。少数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便血,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 步骤/方法: 1、 发生急性溶血性
发布于 2023-10-18 22:26
0评论
溶血性黄疸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1、急性溶血性黄疸的症状有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头痛腹痛腰痛、全身不适、血红蛋白尿休克及尿少等迅速出现黄疸贫血及肝脾肿大的症状。 2、慢性溶血性黄疸的症状较轻,主要是黄疸和贫血部分患者可出现脾大,慢性患者急性发作其临床表现与急性溶血相同,其他多见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呈浅柠檬色。 溶血性黄疸症状的总体表现 1、黏膜、皮肤轻度黄染,呈浅柠檬色,无皮肤瘙痒。 2、在急性溶血时
发布于 2024-04-20 08:42
0评论
概述 人体的红细胞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内在缺陷,或者人体的红细胞可能受到一些外源性的损伤,上述这两种原因都可能导致溶血性黄疸。当人体的红细胞遭到大量破坏之后,红细胞里面的血红蛋白会被大量地释放出来,这些被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会使得人体血浆里面的,非脂肪型胆红素含量迅速升高,当非脂肪型胆红素含量升高之后,可以超过人体的肝细胞正常的处理非脂肪型胆红素的能力,从而就导致了溶血性黄疸的发生。 步骤/方法
发布于 2023-11-08 14:39
0评论
概述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患者主要为儿童、青少年,有昼夜或季节性波动,可因疲劳、情绪波动、饥饿、感染、发热、手术、酗酒、妊娠诱发或加重黄疸。部分病人可伴有易疲劳、肝区不适、消化不良等。黄疸可以是一个生理现象,也可以是多种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而未结合胆红素的过度升高可以引起胆红素脑病,可造成婴儿早期死亡或产生严重的后遗症。 步骤/方法: 1、 一般的治愈恢复正常后不会有影响的,建议您不必担心的,
发布于 2022-11-25 16:40
0评论
溶血性黄疸 红细胞大量破坏(溶血)后,非结合胆红素形成增多,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运输至肝脏,必然使肝脏(肝细胞)的负担增加,当超过肝脏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与结合能力时,则引起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 溶血性黄疸诊断 1、巩膜多见轻度黄染,在急性发作时有发热,腰背酸痛,皮肤粘膜往往明显苍白; 2、皮肤无瘙痒; 3、有脾大; 4、有骨髓增生旺盛的表现; 5、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一般不超过85μmol
发布于 2023-03-02 08:01
0评论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巩膜及黏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胆红素最高为17.1μmol/L(1.0mg/dl),其中结合胆红素3.42μmol/L,非结合胆红素13.68μmol/L。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
发布于 2024-04-20 08:49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