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為孩子找到了吃手和啃咬物品的正當理由,也維護了小嬰兒吃手的權力,因為這是嬰兒學習和探索物體的特殊行為,是嬰兒大腦發育、心理發育和心理成熟的需要,正如弗洛伊德和阿里克森所說:早期嬰兒的口部運作是心理的核心。
嬰兒吃手是自我認識的開始。小嬰兒在開始吃手或腳時並不知道這是自己的手、自己的腳,在反覆吃手吃腳的過程中發現,這原來是我自己的手、自己的腳,我自己是可以支配的,只要想吃,隨時可以吃到,這逐漸發展了孩子的自我意識和自信心,是心理成長、成熟所必需的。從小嬰兒起完全被阻斷吃手的孩子,長大後常常會有焦慮、多疑、敏感、膽怯的性格特點。
嬰兒啃咬玩具是嬰兒學習、探索物體的特殊行為。從出生起,孩子身體各部位活動還不夠自主,惟有口唇是最靈活、最敏感的部位,能靈活地吸吮,感知奶水的冷熱,還能回應大人的口唇遊戲,以後隨著孩子的長大,最先能支配、能靈活運用、能感知外界事物不同的也是口唇,很像成人靈敏的手指觸覺。嬰兒在啃咬東西的時候,能獲取信息,即感知到物體的冷、熱、軟、硬,及酸、甜、苦、辣,這種感知作為經驗,被記憶、貯存在大腦中,這種經驗越多、越豐富,越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