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14 23:41

  很多女性都知道月經就是每月都出現一次的陰道出血現象。月經初潮是青春期發育初步成熟的標誌。陰道出血是子宮內膜週期性剝脫所致,子宮內膜為甚麼會剝脫,為甚麼是週期性的剝脫,週期還是28天左右,這正是本章所述的內容。
  1、甚麼是月經?甚麼是月經初潮?
  月經是指伴隨卵巢週期性排卵而出現的子宮內膜週期性脫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標誌之一。第一次月經來潮稱月經初潮。月經初潮年齡多在13~15歲之間,農村晚於城市,隨經濟水平發展,初潮年齡有所提前。
  月經血一般呈暗紅色.70%血液來自血管出血,5%來自細胞滲出,25%來自靜脈破裂迴流。除血液外,還有子宮內膜碎片、宮頸粘液及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月經血的主要特點是不凝固,但在正常情況下偶爾亦有些小凝塊。
  月經期的症狀:一般月經期無特殊症狀,但由於經期盆腔瘀血及子宮血流量增多,有些女性可有下腹及腰骶部下墜感。個別伴有膀胱刺激症狀(如尿頻)、輕度神經系統不穩定症狀(如頭痛、失眠、精神憂鬱、易激動)、胃腸功能紊亂(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便秘或腹瀉)以及鼻粘膜出血、皮膚痤瘡等,這些症狀並不嚴重.不影響工作和學習。
  2、月經週期特徵
  女性典型的月經週期特徵為規律的28天,但也常表現出不規律性,可波動於25-35天。初潮後或絕經前常常會出現無排卵週期,使月經長短不一,出血日期亦可波動於3-7天。
  3、月經週期中卵巢功能的週期性變化
  月經週期特性是由於卵巢性激素分泌週期性變化的結果。提到卵巢性激素週期性分泌就不得不提到排卵問題。
  排卵  生育期的每個月發育一批卵泡,經過徵募、選擇、其中只有一個卵泡可以發育成熟,並排出卵母細胞。其餘的卵泡發育到一定程度通過細胞凋亡機制而自行退化,稱為卵泡閉鎖。婦女一生中大概有400~500個卵泡發育成熟並排卵。
  黃體形成和退化  排卵後,卵泡壁塌陷,形成許多皺褶,卵泡顆粒細胞和卵泡內膜細胞向內侵入,周圍有結締組織的卵泡外膜包圍,共同形成黃體。卵泡顆粒細胞和卵泡內膜細胞在LH排卵峰的作用下進一步黃素化,分別形成顆粒黃體細胞和卵泡膜黃體細胞。排卵後7~8天(相當於月經週期的第22日左右)黃體體積和功能達到高峰。黃體在排卵後9~10日開始退化,還踢功能限於14日。  黃體衰退後,月經來潮。
  在性成熟期,除非是妊娠期或產後哺乳期,卵巢在不斷的重複著上述的週期性變化。
  激素的週期性變化 隨著卵巢卵泡週期性的發育,雌孕激素也在發生著週期性的變化。在卵泡期,卵泡主要分泌雌激素,孕激素的分泌可以忽略不計。隨著卵泡的不斷增大,卵巢所分泌的雌激素的量不斷增加,在卵泡成熟的排卵前,雌激素會達到最高峰。排卵後雌激素分泌量會有所下降。
  排卵後,黃體形成,黃體會分泌大量的孕激素,也同時分泌一定量的雌激素。月經前,黃體萎縮,功能衰竭,分泌孕酮能力下降,血中孕激素水平下降至早卵泡期水平。
  FSH和LH也會隨著雌孕激素水平的變化而發生著週期性變化。卵泡期時隨雌激素水平的升高,FSH和LH水平會逐漸下降,排卵前,雌激素的正反饋作用下,升高的雌激素又會促使FSH和LH的升高,形成FSH峰和LH峰,以誘發排卵。黃體形成後,雌孕激素的負反饋作用,又會使FSH和LH水平下降。
  4、子宮內膜的週期性變化
  隨著卵巢的週期性變化,生殖器其他部分也產生相應的週期性變化,其中以子宮內膜的變化最為顯著和重要。在卵泡期,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使子宮內膜增殖改變,此時子宮內膜稱增殖期子宮內膜,排卵後,卵巢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增殖期子宮內膜發生分泌期變化,此時子宮內膜稱為分泌期子宮內膜。黃體晚期,黃體萎縮,雌孕激素分泌量減少,子宮內膜失去支持,出現壞死和剝落,表現為月經來潮,此時子宮內膜稱為月經期子宮內膜。
  子宮內膜的結構 子宮內膜主要有3種組織結構,即上皮、間質、血管。從整體來說,子宮內膜分為兩部分,即功能層和基底層。
  ①功能層 位於表面,分緻密層和海綿層。緻密層靠近宮腔表面,由緊鄰腔上皮的基質形成。海綿層以腺體為主,間質較少,這層組織疏鬆,血供豐富。功能層對卵巢分泌的激素有反應,隨卵巢週期性變化而變化,月經期壞死脫落。
  ②基底層 位於海綿層和肌層之間,含有子宮腺底部和支持血管。基底層對卵巢分泌的激素不敏感,週期性變化不明顯。月經期只有功能層脫落,基底層不脫落。
  子宮內膜分3期,增生期、分泌期、月經期。
  增生期子宮內膜上有兩種雌激素受體,雌激素使子宮內膜的腺體和間質細胞呈增生狀態。子宮內膜增生期時間不固定,取決於卵泡的生長時間。對月經週期為28天的婦女來說,其排卵大約發生在月經週期的第14天,那麼子宮內膜增殖時間為月經週期的第4-14天。
  分泌期 是黃體形成後,在孕激素作用下,內膜呈現分泌期的改變。分泌期子宮內膜的生理變化是在增殖期的基礎上孕激素作用的結果,孕激素的主要作用有:下調雌激素受體,使雌激素作用減弱;使雌激素代謝加速,子宮內膜局部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宮內膜間質細胞發生前蛻膜化改變,腺上皮出現分泌變化。排卵是分泌期開始的標誌,排卵後1-5天為分泌早期,子宮內膜增厚,腺體增大、彎曲;排卵後的6-10天為分泌中期,此期子宮內膜出現高度分泌活動,先前的彎曲與擴張達到高峰,子宮內膜的厚度增加,內膜厚且鬆軟,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有利於受精卵著床發育。分泌晚期又叫月經前期,在月經開始前4-24小時,內膜螺旋小動脈出現局部痙攣收縮,痙攣遠端的內膜因缺血而壞死,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繼而血管擴張,血液從斷裂的血管流出。
  月經期 由於雌孕激素水平的下降,內膜組織變性壞剝脫,變性壞死的內膜與血液相混排出,就形成月經。在月經期,內膜的基底層開始增殖,形成新的內膜。故月經期既是上一個週期的結束,也是下一個月經週期的開始。
  子宮內膜的血管的變化 以前人們對子宮內膜螺旋動脈比較關注,對螺旋動脈的週期性變化研究比較深入,現在人們比較關注月經週期中子宮內膜血管生成的變化。在整個月經週期中子宮內膜始終存在血管生成現象,在增殖期表現為血管的生張,分泌期最典型的表現是螺旋動脈的生長,月經前表現為血管退化,月經期表現為破裂血管的修復。
  血管生成受血管內皮因子、成纖維生長因子、血管生成素、血管原蛋白等因子調節。許多研究發現,這些生長因子也隨月經週期發生週期性變化,這與血管生成的週期性變化相關。
  5、其他器官的週期性變化
  在月經週期中,輸卵管和子宮頸也在發生明顯的週期性變化。
  輸卵管的週期性變化 輸卵管的作用是促進卵子的運輸,提供受精場所和運輸受精卵。輸卵管分為4部分:①傘端,該部位纖毛細胞的纖毛擺動向宮腔方向,有拾卵的功能。②壺腹部,是受精的場所。③峽部,肌肉較厚,粘膜較薄部。④間質部,為於子宮的肌壁內,較厚的肌層包圍。輸卵管由內向外可分為粘膜層和肌層,粘膜層由上皮細胞組成,包括纖毛細胞和分泌細胞。
  輸卵管的拾卵是通過肌肉收縮和纖毛擺動實現的,卵子和受精卵的運輸主要靠輸卵管肌肉收縮實現。肌肉的收縮和纖毛的擺動是受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實現的。雌激素可促進纖毛生成,孕激素使纖毛脫落。
  子宮頸粘液的週期性變化 子宮頸粘液主要由子宮頸內膜腺體的分泌物組成,此外還包括少量來自子宮內膜和輸卵管的液體,以及子宮腔和宮頸的碎屑和白細胞。子宮腺粘液的分泌受雌孕激素的影響,隨月經週期發生週期性變化。排卵前宮頸粘液分泌量增加,拉絲度好,黏性低,有利於精子的穿透,排卵後,宮頸分泌黏液減少,黏性增加,拉絲度差。妊娠後,黏液變得更厚,可形成黏液栓堵住宮頸口,防止精子和細菌的通過。
  陰道粘膜在月經週期中的變化
  陰道黏膜上皮細胞也受雌孕激素的影響,也會發生週期性變化。雌激素使陰道上皮底層細胞增生,底層細胞增生,逐漸演變成中層及表層細胞,使表層細胞出現角化,,細胞內富含糖原,糖原經乳酸桿菌作用分解為乳酸。排卵後,孕激素使陰道黏膜表皮細胞脫落,因此,可以通過陰道脫落細胞來了解女性生殖內分泌狀況。
  基礎體溫 孕激素可以上調體溫中樞的疑問調定點,通常排卵前基礎體溫<36.5℃,排卵後體溫上升0.3-0.5℃,維持12-16天。臨床上可以根據基礎體溫來判斷有無排卵,如果有排卵,黃體功能是否很好。

甚麼是月經?相關文章
概述 如今很多小女生在月經的時候都會出現月經變黑的現象,但是自己還小所以不怎麼懂這是怎麼回事?那麼怎麼辦呀? 步驟/方法: 1、 方法一:改變不良的習慣。出現月經變黑,可能是自己的習慣不好導致的。有些女性學會了抽菸喝酒,覺得很時尚。但是這些行為最女性的健康是多麼的危害大。所以女孩在在平時需要養成生活起居、飲食有規律。 2、 方法二:治療疾病。出現變黑的情況還需要考慮女性有婦科疾病的可能。所
發布於 2023-11-06 09:35
0評論
雖然“假月經”碰上了“真週期”,但是仍能比較早地察覺到異常,這為宮外孕的診斷和處理都提供了充裕的時間。 目前,宮外孕的處理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藥物治療,一種是手術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是採取MTX肌注,使得絨毛組織慢慢萎縮,直至殺死胚胎。藥物治療的適應症:血HCG不能超過2000iu/L,包塊不能太大,小於3cm,沒有內出血。如果胚胎髮育充分的話,容易造成破裂,從而大出血,給患者帶來生命危險。這類情
發布於 2023-01-30 12:08
0評論
學會調節情緒月經是衡量女性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月月造訪的月經被女性“親切”地稱呼為“大姨媽”。大姨媽性情多變,陰晴不定,有時候來得相當猛烈,讓人有點招架不住;有時候又突然變得特別少。多的時候嫌她麻煩,少的時候有擔心它有麻煩,女人就是這麼個麻煩人。月經量少時也千萬不可大意,需要進行調理。如何判斷月經量少呢?專家強調,月經量少並不影響正常的月經週期,而是每次月經期經量明顯減少的現象。正常月經量一般維
發布於 2023-01-06 14:31
0評論
月經顏色發黑是由於氣滯血淤,經血在宮內淤積時間長所導致,痛經也常常與此有關,或者某些婦科炎症所致。由於經血混雜了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子宮頸粘液和陰道上皮細胞,所以看上去顏色發暗,不像皮膚破損所流出的血那麼鮮紅,並且在月經血中還摻雜著一些小薄碎片。且經血比較少,在子宮陰道停留的時間一長,顏色就更加發暗。長時間的月經量少可能引起閉經或不孕等情況。月經發黑屬於月經不調,應到醫院進行治療、調理。月經不調
發布於 2022-11-25 07:02
0評論
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緒波動,不要對於長期月經不調怎麼辦過於擔心,個別在月經期有下腹發脹、腰痠、乳房脹痛、輕度腹瀉、容易疲倦、嗜睡、情緒不穩定、易怒或易憂鬱等現象,均屬正常,不必過分緊張。2、注意衛生,預防感染。對於長期月經不調怎麼辦,注意外生殖器的衛生清潔。月經期絕對不能性交。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過勞。經血量多者忌食紅糖。3、防止過度節食,戒菸限酒.注意自己的飲食結構,多食
發布於 2022-12-05 14:06
0評論
究竟哪些原因引起月經過多?①女性內分泌功能紊亂:由於下丘腦-垂體-卵巢軸某一環節失調,使卵巢的卵泡發育受影響,如雌激素分泌不足或過多,排卵障礙,無孕激素分泌,造成子宮內膜過度生長,當雌激素量不足以維持子宮內膜生長或突然下降時,子宮內膜大片脫落而導致經血量過多。②如宮內節育環、避孕藥物使用不當,生活環境的變化、情緒刺激等均可能有一定影響。③血液系統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也可引起月經過
發布於 2023-05-15 20:37
0評論
年齡是判斷月經紊亂的重要參考因素 青少年:初潮不久的青少年女性,由於生殖系統和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所以月經不準很常見,規律性比較差。青少年的月經紊亂隨著年齡的增加很多可以自動轉為規律的月經。 育齡期婦女:生育年齡的婦女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首先要排除懷孕的可能。很多流產的表現,就是“月經量多”、“月經期延長”以及“月經週期紊亂”。在排除妊娠以後,內分泌功能失調、排卵異常、腫瘤、口服藥物尤其是避孕藥也
發布於 2023-02-08 21:14
0評論
“月經”顧名思義,一個月來一次就對了,為甚麼還會“貌似正常”呢?在門診,有時候會遇到這麼一些鬱悶至極的病人,明明月經每個月都來的,為甚麼第一次出現月經失調,B超一做就說子宮內膜不均,醫生就讓做診刮,結果一刮就刮出了個子宮內膜增生過長。“醫生,我的月經每個月都來的呀,怎麼會這樣?”。這就要從甚麼是正常的月經說起了。正常的月經是生育年齡的婦女在卵巢週期性排卵的調控下出現的規則週期性子宮內膜剝脫出血。
發布於 2023-02-24 04:11
0評論
婦科門診有很多來看月經異常的,而多數患者是因為月經變少了,顏色發暗了來看病的,而很多月經量多,甚至都出現了貧血的患者卻不來看病,或者不肯接受治療。患者不看病或不治療的原因是覺得月經多很正常,月經少才不正常。甚麼是正常月經呢?女性在青春期後大部分都月經規律了,正常月經週期是指24天到35天來一次,每次約2-7天,每次月經量約為20-60ml。超過60ml月經量就偏多了,超過80ml臨床上診斷為月經
發布於 2022-12-20 08:00
0評論
對於絕大多數女性來說,月經沒有按時來,是很麻煩的一件事。而且大家工作學習又十分繁忙,看醫生需要等很久,做檢查又需要預約,排隊。所以,今天我們來談談,如何在看醫生之前,自己初步判斷一下,大概是哪裡出問題了,是需要馬上去看醫生還是可以等等。1、計算多久沒來月經?首先,記住自己大約多少天沒有來月經了。計數是從上次月經來的第一天開始計算。一般一個半月到2個月不來月經,要引起注意了。然後,自己知道有沒有過
發布於 2023-01-22 14:0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