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6-16 00:37

概述

以前一直沒有在意,後來無意之間發現腹溝有腫塊,一開始只有黃豆那麼大,後來越長越大,以為是甚麼惡性腫瘤呢,去了醫院醫生說是有斜疝,經過一段時間的科學治療現在終於有所改善!現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步驟/方法:

1、 斜疝不可能自愈,且可能發生嵌頓或絞窄,故應手術治療。疝囊高位結紮和疝修補。對患兒僅作疝囊高位結紮,以免影響精索和睪丸的發育和破壞腹股溝管的生理性掩閉機制。除非腹壁有巨大缺損,一般很少施行疝成形術。但一週歲以內的患兒,腹壁隨生長髮育,強度增高,有可能自愈,可暫緩手術。

2、 避免劇烈咳嗽和用力,避免劇烈運動。

3、 以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別吃生冷刺激性的食物,難消化的食物千萬別吃。

右側斜疝怎麼辦?相關文章
兒童斜疝發病率在5%-6%左右,因此極其常見,需要手術治療,但是隨著目前微創手術的漸入佳境,家長又多了一個新的選擇,許多人糾結於選擇微創和傳統手術,到底是選擇哪一種呢?甚麼時候手術呢?簡述一下,希望能解除家長的疑惑。首先談談兩者的優缺點,傳統手術不需要進入腹腔,費用較低,優秀的醫生可以做到傷口約1cm以下,但是術後局部水腫血腫較重,不能探測對側是否有斜疝。微創腹腔鏡手術優點是可以同時探測對側有無
發布於 2023-03-03 01:56
0評論
腹股溝斜疝是常見的兒童外科疾病,根據家長提供的病史和查體,其診斷並不困難,但是許多就診的家長都會提出一個共同的問題:腹股溝斜疝需要手術嗎?合適的手術年齡是多大?不同的醫院、不同的醫生給予的都是不一樣的答案,作為家長應該如何選擇?基於我院普外科的目前診治原則及權威原版教材的基礎上(附圖來源於2013年出版的原版《小兒外科學》),在此作一討論,供病患家長參考。以往理論上認為,6個月以下的患兒有自愈可
發布於 2023-03-14 20:46
0評論
 64歲的張先生同時患有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和右側腹股溝斜疝,需要手術治療。日前,同濟大學附屬楊浦醫院普外科經過精心設計,使用微創方法通過腹部總長約50px的三個小孔,不到1小時為張先生施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和右側腹股溝斜疝修補術獲得成功,患者術後兩天即恢復出院。據主刀的同濟大學附屬楊浦醫院普外科李健博士介紹,如果採用傳統的手術方法,將在患者上腹部和下腹部各開一個切口,總長近500px,可能還需分
發布於 2023-03-10 14:26
0評論
兒童腹股溝疝的典型症狀是在大腿根部突出一個包塊,可大可小,身體站立位時突出,平臥或自行用手按壓便可壓回。究其病因是,在胚胎髮育早期,腹膜在腹股溝內環處向外突起,形成腹膜鞘狀突。正常情況下鞘狀突包裹大部分睪丸,並在睪丸的牽引下隨之下降,最終到達陰囊底。小兒出生後鞘狀突逐漸萎縮、閉塞。若此過程發生障礙,鞘狀突管將保持開放狀態,一旦有腹腔臟器進入,則形成了腹股溝斜疝。本症可在任何年齡發病,尤以嬰幼兒期
發布於 2022-12-26 11:15
0評論
患者來自黑龍江,腹股溝疝病史數年,曾於當地行硬化劑注射治療十次。現疝氣未愈,腹股溝區皮下又添了數個硬結,痛苦難耐。局麻下取常規腹股溝疝手術切口,麻醉過程中,可探及外環口數個堅硬結節,逐層切開皮膚皮下,至腹外斜肌腱膜,打開腹股溝管,切開提睪肌,發現精索於外環口處被硬化劑緊密粘連,難以遊離提起,內還口處並未發現硬化劑結節。疝囊位於精索內筋膜內,為斜疝,疝內容物為大網膜,遂打開疝囊,還納疝內容物並橫斷
發布於 2022-12-26 10:05
0評論
患者:我妻子(29歲)已懷孕6個月了,剛在醫院查出來患了右側腹股溝疝(實際上在懷孕之初就發現有輕微凸起,因沒有甚麼感覺就沒有在意,近段時間凸起也不是很明顯,但因常感疼痛就到醫院檢查了,平臥可恢復)。化驗、一個醫院的專家建議先不用治療,也不必用藥或用甚麼疝氣帶,平時注意不要太勞累、多仰臥,但必須要剖腹產,產後3到4個月再動手術根治;另一個醫院的專家建議現在就進行手術,不然會有嵌頓的風險,並說這只是
發布於 2023-02-19 22:31
0評論
近日,中醫院外科收治了一位雙側腹股溝疝患者,男性,68歲。雙側腹股溝區可復性包塊4月餘入院。患者4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雙側腹股溝腫塊,站立、咳嗽、行走時包塊突出,平臥時包塊消失。右側可以進入陰囊,左側不進入陰囊。入院體檢:神清,右側腹股溝區4×3cm梨形包塊,左側3×2cm半球形包塊。均可以回納,透光試驗(-)。回納後按壓內環口,再咳嗽,右側無腫塊突出,左側仍有腫塊突出。入院診斷:右側腹股溝斜疝、
發布於 2023-03-27 03:26
0評論
一、腹股溝疝小兒腹股溝疝(inguinalhernia)均是斜疝,幾乎都是先天性鞘突未閉,其特點是疝囊後壁與精索緊貼。不是所有開放的鞘狀突都將發生腹股溝疝。據統計,1歲以內的嬰兒屍體解剖發現鞘狀突未閉者佔57%,而有疝的臨床表現者,為數遠低於此。只有當腹腔臟器被擠入未閉鞘狀突時,才形成疝。腹內壓增高則是疝的誘發因素,如小兒劇烈哭鬧、長期陣咳、便秘和排尿困難等。此外,小兒腹股溝管很短,約1cm,而
發布於 2023-03-02 23:21
0評論
腹股溝斜疝是小兒外科常見疾病,表現為腹股溝至陰囊區域的可復性腫物。一歲以內可以觀察,部分患兒可能自愈。一歲以後應行手術。傳統的手術方式是在腹股溝內上方做橫或斜切口,找到未閉合之腹膜鞘突,給予縫合結紮。而腹腔鏡手術是經腹部做2個小切口,放入直徑3-5mm的腹腔鏡和操作器械,從腹腔內將未閉合之腹膜鞘突縫扎。與傳統手術方式相比,腹腔鏡手術具有如下優點:1、傷口小,美觀。雖然有2個傷口,但每個傷口不到1
發布於 2022-12-06 06:11
0評論
老張前幾天洗澡無意中發現自己右邊小腹部近大腿根鼓起來一個包塊,站起來明顯,但是躺平了又不見了,也沒甚麼特別不舒服,老張覺得很奇怪,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老張是得了腹股溝疝的毛病了。那麼甚麼是腹股溝疝?腹股溝疝是指腹腔內臟器通過腹股溝的缺損向體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稱“疝氣”或者“小腸氣”。腹股溝疝又分為斜疝和直疝。斜疝多發於兒童及青壯年男性,直疝多發於老年男性。發病率以腹股溝斜疝佔絕大多數。腹股溝斜
發布於 2023-03-11 12: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