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少用止痛藥物
當剖宮產術後麻醉藥的作用慢慢地消失後,腹部傷口的痛覺開始恢復,一般在術後數小時,疼痛變得劇烈。為了能夠保證良好的休息,使身體儘快復原,可請醫生在手術當天或當夜給用一些止痛藥物。之後,就要多忍耐一些,儘量不要再使用藥物止痛,否則會影響腸蠕動功能的恢復。一般來說,傷口的疼痛在3天后便會自行消失。每天用手指輕輕地在傷口按摩3~5分鐘,能夠促進傷口癒合,減少瘢痕產生。
2.術後應該多翻身
麻醉藥物對腸蠕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腸脹氣,因而發生腹脹,不利於傷口的癒合。因此,產後應該在床上多做翻身動作,能夠促進麻痺的腸肌蠕動功能及早恢復,幫助腸道內的氣體儘快排出。
3.臥床宜取半臥位
由於採取剖宮產的產婦身體恢復情況比自然分娩者要慢得多,所以,剖宮產的產婦容易發生惡露難以排出的情況。因此建議產婦採取半臥位,同時配合多翻身,能夠促使惡露排出,避免淤積在子宮腔內造成感染而影響子宮復位,也有利於子宮切口的癒合。
4.保持腹部切口清潔
手術後2周內,要避免沾溼腹部的傷口,不應全身淋浴,而採用擦浴。兩週之後可以淋浴,但在惡露排乾淨之前絕對不能坐浴。在傷口未癒合前不要弄溼或弄髒切口,萬一弄溼的話,必須立即擦乾,並塗上優碘消毒。如果傷口發生紅、腫、熱、痛,不可自己隨意擠壓敷貼,應該及時就醫,以免傷口感染延誤治療。
5.儘量早下床活動
不要以傷口疼痛為藉口逃避運動,只要在體力允許的範圍內應該儘量早下床活動,並循序漸進地增加活動量。這樣,不僅可以增加腸蠕動的功能,促進子宮復位,而且還可避免發生腸粘連、血栓性靜脈炎、下肢血栓等疾病的發生。不過在下床時應先側臥,用手支撐身體起床,避免直接用腹部力量坐起。在咳嗽、大笑、打噴嚏及下床之前,一定要用手及束腹帶固定傷口,以免切口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