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對高血壓的治療有幾點認識:
少數高血壓病例有病因
高血壓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因。我們談論的是原發性高血壓,這意味著病因不是很清楚。但通過治療病因,患者的血壓可以得到控制或恢復正常。大多數高血壓患者(90%以上)都是原發性高血壓。因此,如果只吃降壓藥不能控制血壓,症狀也沒有明顯緩解,應注意高血壓是否繼發於其他疾病。
II.高血壓患者應自我管理
我個人認為,高血壓多為後天性,即高血壓與生活行為、生活環境、飲食習慣、精神心理有關。健康的生活行為、飲食習慣和社會心理狀態的獲得和重新建立,對高血壓的干預和治療尤為重要。認識高血壓的危害,用自我管理的信念捍衛健康,是治療高血壓的另一個重要方面。
III.抗高血壓治療與血壓達標
抗高血壓藥物是高血壓患者獲得理想血壓、緩解症狀的有效補充和治療手段,理想血壓對健康有益,是生活所需。然而,治療的理想血壓因人而異,有些人基礎血壓低,有些人患有其他疾病(需要更高的血壓來滿足器官灌注),就標準13 0/80毫米汞柱而言。這是我們對治療的期望,同時,我們必須關注病人的感受,如果能忍受,可以進一步降低;如果不能忍受,應該更高。血壓的標準仍應遵循90-140/60-90mmHg的水平,老年人的收縮壓可放寬到150mmHg。而溫和的降壓治療是血壓達標的重要保證。
第四,降壓治療是綜合干預治療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開始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降壓治療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狀和生活質量;而且可以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高血壓疾病與後天的不良生活方式有關,後天的不良生活方式同樣會滋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險因素。因此,評估高血壓患者是否有其他危險因素,如肥胖、脂質代謝異常、糖耐量異常或糖尿病、高尿酸血癥等非常重要。如果高血壓與這些危險因素合併,會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在降壓治療的同時,對其他危險因素進行全面評估和干預,旨在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總體風險。
五、降壓治療應考慮器官功能的改善
高血壓病程越長,越容易引起心、腦、腎、血管病變。因此,在選擇降壓藥物時,必須評估心、腦、腎和血管的病變和功能受損情況。最終目的是通過合理選擇具有循證醫學證據的藥物進行治療,以達到患者可耐受的最佳血壓水平,同時改善其他方面的有益治療措施,從而改善這些器官的功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