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鐵元素,只有通過飲食來補給才能更快、更有效、更安全。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吃些甚麼能補鐵呢?
· 食物
1.動物肝臟
寶寶食用動物肝臟是補鐵的首選,它富含鐵元素,且易消化吸收,不容易致敏,這對寶寶還不健全的胃來說是十分有益的。含鐵最多的肝臟是豬肝,其次是羊、牛、雞的肝臟。媽媽們需要注意,食用動物肝臟需要謹慎,因為動物本身容易累積毒素,在購買時一定要選擇安全衛生的賣家。
2.雞蛋黃
研究發現,家庭主婦使用最為頻繁的食物是雞蛋黃,而且雞蛋黃中還富含其它的營養元素,且食用起來特別方便,是寶寶輔食的較好選擇。
3.血豆腐
血豆腐是指動物血煮熟之後晾曬凝成的血塊。動物血含鐵量特別高,其含鐵量是相同體積的豬肝含鐵量的10倍,且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是補血補鐵的佳品。但是鐵對人體的作用是有限的,血豆腐含鐵量已遠遠超過人體的必須量,所以食用血豆腐需謹慎。
4.黑木耳
黑木耳比豬肝的含鐵量高出近5倍,比菠菜高出近30倍,每100克中含鐵近98毫克。雖然黑木耳含鐵量高,但人體的吸收率卻比較低,而且黑木耳具有潤腸的效果,若寶寶腸胃虛弱則不宜食用。
· 食譜
1.麻醬拌茄泥
原料:茄子、麻醬、食鹽。
做法:
(1)先將茄子放入水中洗淨,再將皮去掉。用刀切成小塊,準備好屜鍋,再將茄子塊上屜鍋蒸熟。
(2)將事先準備好食鹽撒入麻醬中,開始攪和。若太稠可以加入適量的水,攪成糊狀為止。
(3)將蒸好的茄子塊取出,用工具搗一會,成泥裝。
(4)再將(2)中的麻醬倒進,攪拌好就可餵食。
2.肝末蛋羹
原料:豬肝、雞蛋、食鹽、蔥末、香油。
做法:
(1)豬肝在食用前一定要先用開水焯一下,然後剁成末放入器皿中準備著。
(2)將準備好的雞蛋打入盛有肝末的器皿中,再放入蔥末、細鹽等加以調味,若不均勻可以加入少量的水,調勻為止。將器皿放入屜鍋上蒸熟。
(3)在起鍋的蛋羹中加入少許香油,即成。
3.炒三丁
原料:雞蛋、食用油、豆腐、黃瓜、蔥末、食鹽、澱粉。
做法:
(1)先將盤內抹上油準備著。
(2)雞蛋煮熟,用工具將蛋黃和蛋清分開。
(3)將蛋黃搗碎調勻放入(1)中的盤內,上屜鍋蒸四分鐘左右,取出後切成小丁。
(4)將準備好的豆腐、黃瓜切成丁狀。
(5)把蔥切成末,鍋中放油熗蔥末,接著放入食材等,並加入少量水防止糊鍋。
(6)加入鹽以調味,最後放入澱粉即可。
如何預防嬰兒缺鐵
1.嬰兒未出生時鐵的來源主要靠母體供給,所以孕婦在懷孕期間一定要注意儲存鐵,多吃一些鐵含量高的食物,特別是在懷孕後期更需要補充大量的鐵元素供胎兒吸收,孕婦每天所需要的鐵約為15mg,必要時可在醫生的建議下服用藥物來補鐵。
2.嬰兒出生後儘量母乳餵養,母乳中的營養成分更有利於嬰兒吸收,但此時的母親應注意自己的飲食,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條件下儘量補充多種微量元素,以供寶寶吸收。
3.嬰兒滿四個月可以嘗試添加輔食,起初以蛋黃為宜,既好消化又富含鐵元素,一舉兩得。到了六個月之後就可以開始為寶寶添加更多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如肝泥、肉末、肉鬆等。
4.早產兒應遵照醫囑補充鐵劑,約從5個月左右補起,而足月的寶寶,如果存在缺鐵的現象,也可以從6個月開始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