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身說法:藉機給孩子上了一課
網友智雪告訴記者,上週日她帶兒子去世園會玩的時候,遇上一個走丟的孩子 ,是個小女孩,找不到媽媽了,雖然表情很鎮定,但一直在大聲地呼喊媽媽。周圍好心人跟孩子要了她媽媽的電話,但是打不通。正巧巡邏的保安就在附近,好心人就把孩子交給保安看管了。沒多久,孩子的媽媽看到保安領著自己的孩子就上來認領。小女孩見到媽媽的瞬間哇哇大哭,看來嚇得不輕。
智雪和兒子目睹了整個過程,覺得是個典型的案例,藉此也給兒子上了一課。“我讓他告訴我,‘如果你是這個孩子 ,你會怎麼辦?’聽我這麼一說,孩子起初有些慌神,然後就說:‘先在附近找,然後請周邊的叔叔、阿姨幫忙打電話。’我又問他:‘如果他們打不通我的電話,來了別人或是你借電話的叔叔、阿姨要求你跟著他走,他帶你去找媽媽,你會怎麼做?’孩子的回答還是很令我欣慰的,因為他一直堅持稱:‘不會跟任何人走!’而我也再三囑咐他,如果電話打不通也不能跟陌生人離開原地,除非是周邊巡邏的特警或者警察。其實,孩子三歲以後,每次在報紙上或者電視上看到類似的新聞,我都會特意叫孩子一起看,並給他講遇到這樣的事該如何處理”,智雪說。
專家支招:給孩子樹立邊界意識拒絕缺乏尊重的逗引
其實現實生活中,像網友智雪的家長不少,就是雖然已經意識到了防騙防拐教育的重要性,但因為沒找到根源,還不能杜絕悲劇的發生。帕夫學院總經理劉子揚表示,要想從根本上教會孩子防拐防騙,首先要給孩子樹立邊界意識。甚麼是邊界意識?說得白一點就是甚麼事情能做,甚麼事情不能做。其次,要杜絕對孩子缺乏尊重的逗引。現實中,這樣的場景大家都不陌生,可能覺得小孩子可愛,親朋會隨手拿出一顆糖果或一個玩具乃至IPAD去逗引孩子做成人想讓他們做的事情。而0到6歲正是孩子對色彩、味覺、聲音 、光線以及未得到事物最為敏感的時候,成人利用孩子的敏感期做了孩子不想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只要滿足成人的要求,就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嶗山實驗幼兒園科研室主任劉英則建議家長們,要教孩子“不和陌生人說話”,“不給陌生人帶路”,“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東西”。她還建議家長,最好在孩子會說話後,教孩子背誦爸爸媽媽的姓名、單位和電話號碼以及自己的家庭地址;教會寶寶辨認警察、保安等穿制服的人員,告知其如遇特殊情況可向這些人員求助;並教會定寶撥打110電話。最後,劉英提醒各位家長,對防拐防騙的教育一定要進行,但也要適度,要告訴孩子,世界上大多數的人都是好人,只有極少數的人是壞人。“不要讓孩子對世界的美、好、善產生懷疑。”她說。
經驗分享:經常講防騙故事讓孩子背過電話號碼
悲劇的頻發,讓家長們不得不提早對孩子進行類似的教育 。下面是一些經驗分享,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天使的窩:我們從孩子三歲多就要求他背過我的電話,當時我把我的電話號碼用“小星星”編成了調子和他唱著玩,唱了沒兩天他就記住了。除了記住我的電話,還要求孩子也背過爸爸和姥姥的手機號碼,再告訴他如果和我們走失了,要找穿制服的人幫忙打電話或者找帶著孩子的阿姨幫忙打電話。
七仙女婆婆:假如將孩子一個人留在家,我會告訴他,媽媽帶著鑰匙的,所以無論誰敲門都不要開;孩子上幼兒園,我會告訴他,除了爸爸媽媽和姥姥姥爺、爺爺奶奶之外,誰都不要跟著走,我們會準時去接的,要是去晚了,就去找老師,等著爸爸媽媽。
雨婷媽媽:我的方法是陪她看類似的繪本,或者利用睡前講故事的時間,給她講一些關於防拐防騙的童話故事,並讓孩子牢牢記住一些防騙常識,例如不和陌生人說話、不給陌生人開門等,孩子小雖然不是特別明白,但是記憶力很強。
小歌謠可助防騙
孩子畢竟小,死記硬背一些防拐防騙的知識有些枯燥也有些困難,下面給大家推薦一首防騙小歌謠,讓孩子們在唱歌的同時學會防騙技巧。“小白兔,上學校,見生人,有禮貌。不說話,笑一笑,蹦蹦跳跳快走掉。”尤其是家有剛上幼兒園孩子的,作為家長應該把這個歌謠教給孩子,這樣小朋友就不會被陌生人糾纏住,減少了許多上當受騙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