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期乳腺癌中,骨轉移的發生率為65-75%,27-50%的病例的第一個症狀是骨轉移。骨痛、骨損傷、骨相關事件和生活質量下降是乳腺癌骨轉移的常見併發症。骨相關事件包括:骨痛加劇或新的骨痛、病理性骨折、椎體壓迫或變形、脊髓壓迫、骨放射治療(由於骨痛或對抗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壓迫)、骨轉移病灶的進展(出現新的、多個骨轉移灶、現有骨轉移灶的擴展)和高鈣血癥。
骨放射性核素掃描(ECT)可作為骨轉移的初級篩查診斷方法,確診需要X線、CT掃描或磁共振成像(MRI)。當然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CT)也可以作為一種診斷方法。只是費用相對較高。
骨轉移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多發性溶骨性病變。特點是骨轉移伴有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但骨轉移本身一般不會直接威脅到生命。目前有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沒有合併內臟轉移的病人有相對較長的生存期。
骨轉移的治療目標:
1、緩解疼痛,恢復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2.預防和治療與骨有關的事件。
3.控制腫瘤的發展,延長生存期。
乳腺癌的骨轉移,因為複發性轉移性乳腺癌應被視為全身性疾病,治療包括:
1、化療、內分泌治療和分子靶向治療。
2、雙磷酸鹽治療。雙磷酸鹽治療。
3、手術。
4.放射治療。
5.鎮痛和其他支持性治療。治療應該是個體化的。
治療的原則應該是全身性的,其中化療、內分泌治療、分子靶向治療是基本的藥物治療,可以進行雙膦酸鹽治療來預防和治療骨相關事件。適當的局部治療可以更好地控制骨轉移的症狀,其中手術是治療單個骨轉移的積極手段,放射治療是有效的局部控制治療。治療時還應考慮到患者腫瘤組織內的激素受體狀態(ER/PR)、Her-2狀態、年齡、月經狀況、病情是否緩慢進展等因素。原則上,疾病進展緩慢的激素反應性患者應首選內分泌治療,疾病進展迅速的患者應首選化療,Her-2過度表達的患者可同時考慮單獨或聯合使用靶向治療赫賽汀。
雙磷酸鹽是焦磷酸鹽分子的穩定類似物。破骨細胞在礦化的骨基質中積聚,然後通過酶的水解導致骨吸收,雙膦酸鹽可以抑制破骨細胞介導的骨吸收。雙膦酸鹽能抑制破骨細胞的成熟,抑制成熟破骨細胞的功能,抑制破骨細胞在骨吸收部位的聚集,並抑制腫瘤細胞向骨基質的擴散、浸潤和粘附。
在乳腺癌骨轉移中使用雙磷酸鹽的主要目的是減少骨相關事件的發生率,同時治療骨痛和高鈣血癥。
目前可用的主要藥物是第二代帕米磷酸二納和阿諾膦酸二納。以及第三代的磷酸佐萊和磷酸伊班。
帕米磷迪那是靜脈注射,每次60-90毫克,輸液時間不少於3小時,每3-4週一次。
磷酸佐萊靜脈注射,每次4mg,輸液時間大於15分鐘,每3-4周用藥一次。
磷酸伊班靜脈滴注,每次6毫克,輸液時間大於15分鐘,每3-4周用藥一次。
用藥時間至少為6個月。停藥的指徵包括:
1.在使用過程中監測到的不良反應,且明顯與雙膦酸鹽有關;
2.治療期間腫瘤進行性惡化,危及生命的其他器官轉移;
3、臨床醫生認為可以停藥。
4.但是,其他治療後骨痛的緩解並不是停藥的指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