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陽光不足
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需要波長為296-310nm的紫外線照射才能轉化為維生素D 3、由於紫外線不能穿過玻璃窗,嬰幼兒缺乏戶外活動導致內源性維生素D生成不足;大城市的高樓大廈會阻擋陽光,大氣汙染如霧霾和灰塵也會吸收紫外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會發現,很多時候,我們的孩子都是在 "被動 "的狀態下長大的,而不是在 "主動 "的狀態下長大的。
二、攝入量不足
天然食物中維生素D含量較少,不能滿足需要;牛奶中維生素D含量很少,雖然人奶中鈣磷比例適宜(2:1),有利於鈣的吸收,但母乳餵養的孩子如果缺乏戶外活動或不補充富含維生素D的保健品,如魚肝油、蛋奶昔、肝泥等,也容易發生佝僂病。
三、生長過快
早產兒或雙胞胎嬰兒體內儲存的維生素D不足,出生後生長迅速,需要更多的維生素D,嬰兒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很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發育遲緩的嬰兒患佝僂病的人數很少。
四、疾病因素
多數胃腸道或肝膽疾病可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如嬰兒肝炎綜合徵、先天性膽道狹窄或閉鎖、脂肪痢、胰腺炎、慢性腹瀉等;嚴重的肝、腎損害也可導致維生素D羥化障礙,生成不足而引起佝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