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產褥熱主要因素在產後四十二天,大概是五週左右的時候,子宮幾乎已經可以恢復至原來的大小,而重量更只剩下60~100gm,期間陸陸續續會有所謂的惡露自子宮排出,顏色由紅轉為淡,進而變成淡黃色,前後大約三至四周左右。子宮腔內的子宮內膜亦在胎盤剝離之後,由子宮內膜基底層逐漸增生然後復原,而子宮頸、陰道、泌尿道在這段時間裡,也慢慢回移到原本的狀態。母體若在此一時中,尤其是分娩後二十四小時至產後十天中,因產道感染以致體溫高達38℃甚或更高,我們即可說母親得到了產褥熱。
其原因除了母體因產前貧血、營養不良或先天體質虛弱等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在生產過程當中,所造成的產道、會陰傷口後操作的感染,以及失血所導致而成。當然在此時期,也有可能因為泌尿道或乳腺發炎等,非生產所宜接導致之發燒感染。在整個生產與待產的過程中,醫護人員為了要評估整個產程的進展,而需要不時去做陰道的內診,此一檢查自然不可能做到完全無菌,當然有可能造成部份細菌的帶入,倘若又發生早期破水,更是加重了感染的可能。
產褥熱除了上列原因外,若待產的時間愈久,相對感染的機會也就愈大。再加上生產時,子宮頸、陰道、會陰的撕裂傷(尤其是三或四度裂傷),都有可能會受到細菌的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