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發現,童年經驗是一個人的心理發展不可逾越的開端和基礎,對一個人的個性、氣質、情感、態度、價值觀、思維方式的形成和發展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弗洛伊德說,一個人思想發展過程的每個早期階段仍同由它發展而來的後期階段並駕齊驅,同時存在。如果孩子沒有在童年體會到他應有的東西,他以後的人生也會因為童年的殘缺而殘缺起來!
所以,孩子在童年應該有以下的心理體驗:
1.遊戲中體驗快樂
遊戲是兒童的第二生命。小孩子往往都喜歡兩件事,一件是吃,一件是玩。小孩可以從遊戲中得到許多新的體驗,這也幫助他們體驗學習的過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在《怎樣做父母》一文中,告訴爸爸媽媽要讓孩子有玩遊戲的時間,不要剝奪孩子玩遊戲的權利。
但是,在現實中,家長剝奪孩子玩遊戲的權利是相當普遍的。據調查顯示,認為孩子在該玩的年齡就應該讓他們玩,不能過分約束的家長只有22.1%。在我國城市中,4~12歲的孩子都過著忙碌的“上班”生活:51.6%的4~10歲的孩子,上課外學習班或是特長班,其中近三成上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課外班:10~12歲的孩子“上班”的比例甚至達到61.9%。
沒有遊戲,孩子的童年是可悲的,而他們的身心發展也不會健康。遊戲對孩子來說,不只是玩,而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2.愛的體驗,學會愛他人
愛心是人類特有的、最偉大的情感,是造就健全人格所需要的關鍵因 素。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溫柔、親切的感覺,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父母 的愛是孩子出生後最初的情感體驗。對於孩子來說,這些都是幸福溫馨 的。爸爸強健的臂膀,媽媽溫柔的撫摸,這對於每個孩子來說,都是童年最好的禮物。
當然,爸爸媽媽還可以抓住機會讓寶寶體驗愛的行為給自己及他人帶來的快樂,這樣寶寶就會形成待人親切、願意合作、會同情和寬容別人、能關心和幫助別人的個性。一個有愛心的孩子看到一位老人在過馬路,他會主動幫助老人。無論是否聽到別人表示感謝,他都會覺得很快樂。
當然.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有充分愛的體驗,許多爸爸媽媽並沒有給孩子適當的愛,造成了孩子沒有愛的能力。比如父母的溺愛、冷漠、功利等,都會使孩子在表達和接受愛上出現問題。一些孩子痛恨父母、沒有孝心等問題其實很多是由父母的愛的教育失敗造成的。
3.成功的體驗,實現自我的認可
馬斯洛在人本主義心理學中,提出了人有七種需求,其中之一就是自我實現的需求,即個人所有需求或理想全部實現的需求。當然,孩子對於這種需求也不例外。一個 3歲的寶寶將一堆積木搭成了。高樓大廈,他會很高興,會請爸爸媽媽來欣賞自己的傑作,在這時他就體驗了成功帶來的自我實現。
心理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時時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所以,如果你想讓孩子愛學習,會學習,那麼就不要總是打擊他。而是要用積極的思想去暗示他,鼓勵他。
4.責任和獨立的體驗
一項大學生就業調查顯示,有20%的大學生畢業之後當上了“啃老族”。他們雖然可以找到工作,但是自己卻不去做,而在家裡依賴父母。心理學家分析認為, “啃老族”的年輕人大多在童年沒有得到責任和獨立體驗,從小到大都依賴父母。
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驗,孩子被凳子絆倒了,明明是自己不小心,爸爸媽媽卻會說: “打凳子,誰讓你把我兒子給絆倒了!”為甚麼不告訴孩子自己要注意一點呢?既然自己不小心,就要承擔“摔倒”的後果。
孩子小的時候,不能承擔責任和依賴父母是正常的,但是,家長並不能因為孩子小、依賴父母就不給孩子責任和獨立的體驗。這樣的教育只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有用的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