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對稀有血型的需求已經上升到一種臨床需求,我們中的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碰到這種情況。稀有血型有許多不同類型,但其共同的特點便是都難以找到。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知道他們自己是否是稀有血型這是很重要的。有些稀有血型患者必須輸注與他們完全一樣稀有血型,因此我們需要將所有類型的稀有血型的血液都保存起來,稀有血型庫便由此而生。
1985年國際輸血協會特別成立了一個稀有血型委員會,來協調、促進稀有血型的篩選、包裝、運輸,與國際合作等項目。目前世界上有四個較大的稀有血型庫,分別位於英國、美國、荷蘭與日本。其中最大的是在英國的國際稀有血型庫。該庫中已有4000多位來自許多國家的稀有血型獻血員的檔案信息。
在我國,衛生部要求我國部分省級血液中心從2009年開始,在獻血者中開展稀有血型篩選項目,同時將所有類型的稀有血型的血液以及稀有血型獻血員的信息資料都保存起來。
上海血液中心在十年前率先在國內開展了對於中國人群中十分稀少的Rh陰性血液的篩選。在這十年的時間裡,有近萬名的Rh陰性獻血員通過他們的奉獻挽救了無數患者生命。從2003年開始,在國際輸血協會的幫助下,上海血液中心在其獻血員中開展了多種稀有血型的篩選工作,希望通過篩選獲得足夠多的稀有血型獻血員,並能夠始終與他們保持聯繫,儘可能快地提供臨床急需的搶救用血。越來越多的稀有血型被逐漸地發現,中國自己的稀有血型庫正在逐漸地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