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母親血型為Rh陰性、胎兒為Rh陽性時,便有可能因母兒血型不合使胎兒發生溶血。而且Rh溶血一般不發生在首次妊娠,而是多見於再次妊娠。這是因為首次妊娠時,胎兒的異型紅細胞抗原只是使母體處於“致敏”狀態,並沒有產生大量抗體,再次妊娠時,母體才迅速產生大量抗體,並經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引起溶血。可見,引起胎兒Rh型溶血,其母親血型一定為Rh陰性,父親為Rh陽性,胎兒亦為Rh陽性才能發病。在我國,漢族人中99.7%的女性為Rh陽性,Rh陰性者很少,故Rh血型不合在我國少見。Rh陰性的母親即使懷有Rh陽性胎兒,也只有約5%的胎兒發生Rh溶血病,這與母親的個體敏感性不同有關。雖然Rh血型不合發生率不高,但病情嚴重,柳欣的故事就是一個例證。
另一種更為常見的為ABO血型不合。此種類型多見於母親為O型,胎兒為A型或B型的病例。也就是說,ABO溶血時,孕婦必為O型,丈夫為A型、 B型或AB型,胎兒才有可能為A型或B型,從而產生溶血癥。與Rh溶血不同的是,50%的ABO溶血可以在第一胎髮病,這是因為自然界的食物、植物、細菌中都存在像A型或B型紅細胞一樣的抗原物質,O型血母親可以在孕前接觸這些抗原而致敏,妊娠後再接觸到不同型的胎兒血細胞抗原,便立即產生大量抗體,進入胎兒體內而致病。雖然ABO血型不合的發生率很高,但真正發生溶血的病例不多,即使發生了,症狀也較輕,表現為輕、中度的貧血和黃疸,極少發生核黃疸和水腫。這主要是因為胎兒體內能夠滅活部分抗體,另外,胎兒紅細胞抗原性較弱,刺激抗體產生能力差。
發現血型不合怎麼辦
既然溶血是由於母體內產生了大量抗體導致的,那麼臨床上對母兒血型不合的預防和處理等,都圍繞著降低母體內的抗體來進行。
孕前預防治療 對於ABO母兒血型不合,如果妊娠前抗體明顯升高,可服中藥治療直至免疫抗A或免疫抗B抗體下降到安全範圍內,再開始妊娠。Rh母兒血型不合者,因首次妊娠一般不會發生溶血,所以應儘量保住第一次妊娠。若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流產,可在羊水穿刺、流產、早產後和分娩後72小時內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可阻止抗體產生,保護下一次妊娠。像柳欣這種情況,如果在第一次流產後及時查明原因,針對血型不合採取一系列防範措施,完全有可能避免後來的不幸。
孕期治療 Rh母兒血型不合者,可分別於妊娠28周、34周對母親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對病情嚴重的胎兒可進行胎兒輸血、換血,母親換血漿等治療。另外,中藥治療可減輕胎兒的溶血程度和延長孕周。在寶寶出生後,醫生也可根據寶寶貧血和黃疸的進展情況,進行相應處理。
一切疾病都應預防在先。在準備要懷孕之前,夫妻雙方最好能檢測一下血型。如丈夫為A型、B型或AB型而妻子為O型者,應防範ABO血型不合的可能。如丈夫為Rh陽性,妻子為Rh陰性,則應預防Rh血型不合。如果已經存在母兒血型不合,則需要進一步瞭解孕婦血清抗體水平,並結合胎兒B超、羊水膽紅素測定等,判斷胎兒的溶血情況和健康狀況,指導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