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9-04 06:46

  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纏綿,反覆發作,多數患者臨床無自覺證狀,有些患者一經查體就是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對於慢性乙肝、乙肝病毒攜帶者以及長期服用抗病毒藥者,定期檢測乙肝相關指標(肝功能、乙肝五項、HBV-DNA、甲胎蛋白、上腹部B超)至關重要,那麼那些檢測指標能判定乙肝的病情進展和療效呢?

  1、丙氨酸轉氨酶(ALT)與天冬氨酸轉氨酶(AST):是反映肝細胞損傷的敏感指標。它們主要分佈在肝臟的肝細胞內,如果肝細胞壞死,ALT和AST就會升高,其升高的程度與肝細胞的受損程度呈正相關。因此是目前最常用的肝功能檢測指標。

  2、乙肝病毒DNA水平(HBV-DNA):血清中乙肝病毒DNA水平是乙肝病毒複製的可靠定量指標。這種被醫生稱為“多聚酶鏈”(DNA)技術是目前最常用的檢測乙肝病毒DNA的方法。如果血清中檢測到的HBV-DNA≥105拷貝/ml,說明乙肝病毒複製較活躍,體內的病毒量較多。但是乙肝病毒不會直接引起肝細胞損傷,而是由於病毒誘導的免疫功能紊亂造成肝損傷,病毒複製的量並不代表肝細胞損傷的程度,許多HBV-DNA陽性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肝功能是正常的。因此,不能把病毒複製指標當作肝損傷的標誌。但是HBV-DNA是目前判定抗病毒治療療效和病毒變異的預測指標。抗病毒治療的患者應該每3個月化驗一次,瞭解藥物抑制乙肝病毒的情況。

  3、乙肝五項:乙肝病毒有三種抗原成分,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這三種抗原在人體內可引起機體免疫反應,產生相應的三種抗體,即:抗-HBs、抗-HBc、抗-HBe。這些抗原和抗體可作為乙肝病毒感染的診斷標誌。但由於用一般的方法在血清中很難檢測到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只能檢測到其它五項指標(即乙肝五項或乙肝兩對半)。以往主要通過定性檢測明確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現在定量檢測則成為判斷療效的一個重要的檢測指標。目前研究發現,HBsAg的水平和肝組織內cccDNA(共價閉合環狀DNA)水平有直接的相關性。所以,HBsAg可以間接地反映病毒感染的肝細胞裡面cccDNA水平。在抗病毒治療過程中,HBsAg、HBeAg定量檢測可用於療效監測,如果HBsAg總量下降,提示治療反應及預後比較好。

  4、甲胎蛋白(AFP):是由胎兒肝細胞合成、在胎兒血清中正常存在的一種特殊蛋白。一般在妊娠後開始升高,胎齡16-20周時達到最高峰,然後逐漸下降,至胎兒出生後1-5周完全消失。原發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常明顯升高,一般超過400微克/升,甚至達到1000微克/升以上或呈進行性升高。因此臨床醫生常把AFP作為原發性肝癌的輔助檢查、療效考核和判斷預後的檢測指標。但AFP升高不一定都是肝癌,由於AFP是胎兒肝細胞發育時的一種特殊蛋白,因此在肝炎活動期和肝硬變時,伴隨肝臟的修復和肝細胞的再生,也可產生和分泌AFP,但通常僅輕度升高,一般小於400微克/升,這種AFP的升高不一定是壞事,重型肝炎升高,常提示肝細胞再生活躍;在使用一些刺激肝細胞再生的藥物後(如促肝細胞生長素),也可出現AFP升高。

  除此之外,患睪丸癌、卵巢畸胎瘤、消化道腫瘤、胰腺癌伴肝轉移等也常出現AFP升高。

  5、上腹部B型超聲波(B超):B超的發明,給廣大患者帶來了最常用、最方便、最經濟和無創傷的肝病影像學檢查技術,使醫生隔著肚皮就看清了你的肝臟和其他臟器,他能幫助我們醫生診斷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血管瘤、肝囊腫、肝臟腫瘤、寄生蟲、膽囊炎和膽結石病等,尤其是肝臟腫瘤簡單、易行的初篩方法。所以,他是我們肝膽病患者的“好朋友”。

慢性乙肝為甚麼要定期檢測乙肝相關指標相關文章
乙型肝炎是一種比較複雜的疾病,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負擔。全球約4億人受乙肝病毒(HBV)感染困擾,幾乎全部的圍生期母嬰傳播感染者和50%的1-5歲感染者成為慢性。而慢性HBV感染是一種多樣和可變化的動態過程,可以從非活動的攜帶狀態進展到慢性乙型肝炎、以致肝硬化、肝癌;可以在HBeAg血清學轉換出現抗-HBe抗體之後,或者在非活動性攜帶狀態數年或幾十年之後,發生“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
發布於 2022-12-07 22:32
0評論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體(HBsAb)的檢測血清HBsAg在疾病早期出現。一般在ALT升高前2~6周,在血清中即可檢出HBsAg。HBsAg陽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標誌。血清HBsAb的出現,是乙肝病毒感染恢復的標誌。注射過乙肝疫苗者,也可出現血清HBsAb陽性,提示已獲得對乙肝病毒的特異性免疫。(2)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HBcAb
發布於 2023-05-04 10:17
0評論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較長,時輕時重,容易反覆發作,還具有臨床症狀與化驗檢查不平行的特點:症狀可輕可重,可有可無。症狀輕微或無症狀不代表肝功能正常,症狀明顯時肝功能檢查也未必異常。 因此,單純依靠症狀判斷肝炎的輕重是不準確的。只有抽血化驗檢查肝功能,才能客觀反映肝臟炎症的有無以及輕重程度。有些肝功能已出現明顯異常(ALT、AST升高)的患者,可以沒有任何症狀。許多慢乙肝患者因為自己無不適感而忽略了定期
發布於 2023-03-31 09:00
0評論
1、HBsAg(乙肝表面抗原)它是乙肝病毒的外殼物質,本身沒有傳染性。它的陽性往往提示有完整的病毒顆粒存在。 2、抗一HBs(乙肝表面抗體,HbsAb)它是HBV自然感染人恢復期出現的抗體,此時HBsAg自然消失了。它的存在提示人對乙肝有了抵抗力,不會再得乙型肝炎了。我國有27.42%的人口有此抗體。 3、HBeAg(乙型肝炎e抗原)它產生於病毒內部,可分泌血液中,e抗原陽性提示病毒有活動,乙肝
發布於 2023-08-08 21:10
0評論
1.定期檢查乙肝五項。乙肝五項可以檢測出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對於乙肝患者來說,主要的用於區別乙肝大三陽、乙肝小三陽等,同時這項檢查可以瞭解患者的病情處於何種水平,有利於判斷乙肝小三陽是否又轉化為乙肝大三陽等。 2.定期檢查肝功能。肝功能指標容易波動,所以肝功能檢查可以反映出乙肝小三陽患者肝臟的受損情況,以及患者的病情,一般3-6個月檢查一次,同時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在專家的指導下接受檢查。
發布於 2023-06-05 02:18
0評論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殼蛋白,本身不具有傳染性,但它的出現常伴隨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標誌。它可存在於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淚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陰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後2-6個月,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前2-8周時,可在血清中測到陽性結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轉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該指標可持續陽性。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檢查是最常用
發布於 2023-04-10 22:27
0評論
我們知道乙肝抗體是對身體有保護性作用的抗體,有了它的存在,我們就可免於乙肝病毒的侵襲和困擾。但實際上,這種乙肝抗體並不是長久有效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乙肝抗體滴度會慢慢降低,當它低於正常值時,也是比較容易感染乙肝,通常所說的乙肝抗體實際上就是乙肝表面抗體,一般是通過注射乙肝疫苗產生的。在注射乙肝疫苗之後,最好檢查體內是否有乙肝抗體。?要檢查乙肝抗體,那就要進行乙肝五項檢查,包括乙肝五項定性檢查和乙
發布於 2023-05-04 10:30
0評論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正常值是<0.5ng/ml。大於0.5單位,就是陽性,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是感染乙肝的標誌。2、乙肝表面抗體(HBsAb)的正常值是<10miu/ml,大於10miu/ml,就是陽性,乙肝表面抗體陽性一般表示有抗體,不會被傳染。 3、乙肝e抗原(HBeAg)的正常值<0.5PEIU/ml,大於0.5PEIU/ml,為陽性,這是乙肝傳染性強弱的重要指標
發布於 2023-05-04 10:44
0評論
乙肝抗體檢測的目的在於判斷人體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 1、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是感染乙肝病毒的指標,乙肝表面抗原本身具有抗原性,無傳染性。 2、其他肝功能正常而僅僅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稱為乙肝病毒攜帶者。 3、乙肝表面抗原的滴度高低可判斷患者的傳染性,HBsAg的滴度越高,HBsAg及乙肝病毒DNA陽性的可能性越大,傳染性也就越大。 4、大三陽:是指在乙肝兩對半檢測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
發布於 2023-04-10 22:34
0評論
1、首次檢出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應在1/2-2周後複查1次,同時查血清轉氨酶、乙肝核心抗體免疫球蛋白M、核心抗體、e抗原、e抗體及表面抗體。如果有條件,還可檢測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等。如轉氨酶明顯增高者應住院治療。無轉氨酸增高而其它指標有不同程度增高或陽性時應請醫生對自己的轉歸和傳染性作出初步評價。必要時應配合醫生做肝活檢,瞭解肝臟是否存在病理變化,有病理陽性發現者應按現症乙型
發布於 2023-04-10 22:1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