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勞動力和成本低廉的優勢,中國外貿用30年的時間打造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成為"世界加工廠"。
許多外貿型企業在加工的產品上常常會烙上"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的印記,"勞動密集"、"廉價勞動力"、"低創造力"成為外國企業對中國企業的普遍印象。
如今,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勞動力成本逐步上升,再加上貿易多重約束,低價貼牌佔領市場的老路已行不通,粗放型增長模式也走到了盡頭。許多國際品牌的生產漸漸從中國轉向越南、老撾等勞動力成本更加低廉的東南亞國家。
一些公司也曾經歷從內貿加工到外貿加工的轉型,但最終意識到,簡單的OEM加工只能為他人做"嫁衣",而企業僅能賺取低價的加工費,且面臨種種外貿壁壘和金融風險,唯有創建自己的品牌,用"創造力"為產品增值才能實現企業的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