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近視的發展是小朋友從幼兒階段到成年鞏膜發展,眼軸拉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理解為孩子的一個正常的身體的發育。小時候寶寶的眼球比較小,通過孩子的屈光間質,成像焦點位於視網膜後,我們叫他遠視,在眼軸慢慢增長的過程中,孩子的遠視下降,呈現成正視的狀態,我們叫他正視化。如果眼球過度發育,增長,就變成近視。孩子的生理特點為:0-3歲,鞏膜快速發育,3-18歲,鞏膜慢速發育拉長,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如果接受近刺激的時間長,強度大,及時孩子的用眼習慣很好,孩子會提早進入正視狀態,進入近視狀態。其實比較理想的視覺發育曲線為:4~6歲 :+2.00D遠視,7~9歲 +1.07D遠視,10~12歲 +0.28D遠視。另外近視的原因除眼軸相關外,我們的眼睛的角膜曲率,晶體曲率也有個性化的差異,曲率偏高的孩子容易提前進入近視狀態,曲率不規則的孩子呈現散光狀態。
在小兒眼科出診我總結了一些經驗:
1,預防近視的發展,比治療更為關鍵。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夠很好的控制用眼負擔,從很小的時候開始。
2,另外孩子發生近視後不要過多的對孩子提出抱怨,增加他們的心裡負擔,良好的視覺功能訓練,可以達到控制近視增長的目的。視覺功能訓練是:利用光學或心理物理學等方法,產生對眼睛視覺系統(包括調節、輻輳、眼球運動以及他們之間的關聯運動)一定的認知負荷(通常這一負荷高於日常需求),從而提高視覺系統的視覺功能、視覺舒適度,達到改善及修復雙眼視異常的目的。
3,對於近視的孩子無論在甚麼機構進行治療和訓練,請相信清晰的視覺會對孩子的控制近視帶來幫助,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例子,孩子近視不戴眼鏡,不做任何治療單純靠減負,孩子近視不能治癒,反而快速發展。從醫療實驗支持這個理論的就是離焦理論,模糊像刺激眼軸增長。所以近視度數如果超過100度,孩子一米外的東西就開始模糊,那麼孩子日常生活清晰的成像全部在近距離時,我們建議孩子需要戴眼鏡。
4,控制近視的理論和發展:當大家驚喜的發現角膜塑形鏡可以有效控制近視後,十幾年來大量的實驗研究在集中在問是否有效及問位甚麼有效?將近10年前,開始提出周邊離焦的理論,認為眼睛看清楚,同時,周邊部成像在視網膜前,可以抑制眼軸的增長。當這個理論得到驗證後,大家開始用理論解釋為甚麼我們的眼鏡會增加近視發展的速度?因為周邊遠視性離焦?周邊成像視網膜後?所以先後又出現了周邊離焦控制的框架眼鏡比如蔡司公司的成長樂,儲仁遠教授帶頭開發的美德可兒。從不被臨床認可到近4-5年來孩子們身上的數據得到驗證,總算家長們找到了控制近視的一線希望。
5,藥物對控制近視的研究:很多家長和醫生相信散瞳藥可以控制近視的發展。的確,在鞏膜增長的分子水平我們發現M受體阻斷劑可以抑制鞏膜的過度增長。但是這些控制近視的藥物一直沒有在臨床上廣泛應用有很多原因,一方面孩子每日點藥的可操作性不是特別高,另一方面阿托品在大陸的許可都是高濃度的,孩子代謝非常慢,造成怕光,看近困難等問題。低濃度阿托品仍然存在瞳孔散大的問題,並且在大陸無法許可。有些醫生開始使用變色眼鏡+漸近多焦點眼鏡來同時配合達到控制近視的目的,但仍不好普及,操作性差以外,孩子的房角結構和功能存在個性化差異,長期使用散瞳藥對眼壓是否有影響還有待驗證。
6,個性化的戴鏡控制方案提高控制效果:人的體制存在差異,眼睛的體制也不同。現在視功能檢查的開展開始普及,我們可以通過全面的功能檢查更好的瞭解不同孩子的雙眼的視覺功能,通過功能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7,減負,好習慣,飲食干預及戶外活動加強,有利於控制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