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成生
每年的四月底,冬眠過後的蛤士蟆,會隨著水溫和氣溫的升高陸續上岸,此時的雌雄蛙體生殖腺均已成熟,在溫暖的淺水池沼、田水中“抱對”和產卵,排精,在水體外受精,形成受精卵。哈士蟆完成生殖活動後,即進入陸地山林的草叢或灌叢中,營陸地生活[3] 。1只2年生的雌蛙可產卵1000~1500粒左右,3年生平均每隻雌蛙產卵1800粒。每年春季氣溫達到5℃以上時,冬眠的林蛙開始甦醒,出河後找到安靜的淺水處,雌雄蛙抱對產卵,精子和卵子在水中受精,受精卵在水中發育成蝌蚪。蝌蚪經40~50天飼養,經變態成幼蛙。如果是圈養林蛙,2年即可出欄,如果人工半散放養殖,3年可養成商品蛙,經人工回捕可出售。
人工養殖
哈士蟆(圖6)養殖技術入工繁殖須注意孵化期、變態期和越冬期3個環節[2] 。孵化期蛤士蟆每年繁殖1次。產卵量大約2000枚左右,呈團狀粘聚。最適產卵溫度為10℃左右。這時應及時將卵團移入孵化池中,以每1m2 10-15團為宜。在水溫20℃條件下3天后即可見蝌蚪陸續孵出。水溫過低可用塑料薄膜覆蓋增溫,但水溫一般不直超過25℃,否則會影響孵化和蝌蚪成活。水溫過高時可通過灌排水降溫。每1m2水面可放養蝌蚪2000-5000只左右,隨著蝌蚪的體形增大,每10天左右疏散巨次,最後達到每1m2約500-1000只,約35-40天即可變態成幼蛙,離水登陸[2] 。變態期蝌蚪進入變態期時,攝食很少,不活動,多潛伏在水池邊緣淺水內,經過體內劇烈的器官改造,尾部吸收,長出四肢。這時的代謝率很低,抵抗力很差,極易死亡,必須嚴密看管,特別防止水溫驟變。水質汙染,敵害侵襲,否則會造成大量死亡。約7天左右,即可轉變成幼蛙,進入陸地生活。
越冬期水池周邊的灌木,草叢、磚石瓦塊,有利於登陸後的幼蛙隱蔽遺光,必要時可增設草,可提高幼蛙成活率。良好的越冬水域對當年幼娃和成蛙非常重要,水深以在冰層下保持1米左右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