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大面積腦梗塞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一種類型,通常是由一側頸內動脈或大腦中動脈突然閉塞引起的一側大腦半球的急性大面積缺血性梗塞。腦栓塞最常見的原因是來自心臟的血凝塊脫落並隨血流進入腦動脈。栓子也可以來自頸內動脈脫落的硬化斑塊,或者在少數情況下,來自分娩婦女的羊水、骨折的脂肪等。栓子可以沿著血流直接進入大腦內動脈,引起動脈供應區域的腦組織壞死。常見的原發疾病包括:風心病、心房顫動、腦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
頸內動脈或大腦中動脈的閉塞迅速導致大面積腦組織的血液和氧氣供應受損,造成腦細胞壞死。完全沒有血液供應的腦組織可在6分鐘內發生不可逆的死亡,而部分缺血的腦組織可存活約3小時,壞死的腦組織迅速腫脹。由於成人的顱骨是一個幾乎封閉的腔體,容積有限,特別是在腦組織豐滿的年輕患者中,可利用的顱腔容積相對較小。腫脹的腦組織沒有出口,不得不壓迫周圍健康的腦組織,導致腦細胞繼發變性和壞死,包括負責呼吸和心跳的腦幹 "生命中樞""這導致了腦細胞的繼發變性和壞死,包括負責呼吸和心跳的腦幹"。患者的死亡率可高達80%或更多,通常在發病後3-5天內死亡。
如果及時給腫脹的腦組織提供 "出路",受壓的腦組織可能會恢復正常。這條 "出路 "通常被稱為頭骨上的 "天窗",醫學上稱為 "骨瓣減壓"。神經外科醫生通過切除部分顱骨,去除部分壞死的腦組織,可以增加顱腔容積,緩解顱內壓,促進血液迴流,擴張缺血區及周圍受壓腦組織的血管,改善梗塞附近的血供,防止缺血區擴大,促進腦功能的恢復,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然而,在臨床上,我們經常遇到患者家屬猶豫不決,拖延手術時機。
根據臨床研究,急性大面積腦梗塞非手術(保守)治療的死亡率在50%以上,即使患者存活,重度殘疾的比例也非常大。相比之下,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的死亡率只有20%,而且大多數死亡的病人都是年齡較大、其他器官功能不全的病人。如果說急性大面積腦梗塞對患者來說是死刑,那麼去骨瓣減壓術就是 "生命之窗"。該手術確實存在各種風險,但至少它提供了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