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10-31 03:42

  現有的方法大體上分三大類:即(1)基於凝血酶的作用,形成纖維蛋白的方法;(2)物理化學測定法和(3)免疫學測定法。

  第一類方法是一種功能測定法,所形成的纖維蛋白,又可再分為測重法,酚試劑比色法和紫外光度法、測氮法、濁度法和凝血酶凝固時間法等。這類方法的優點是測定的是有凝血功能的纖維蛋白原,又稱為可凝固蛋白(clottable protein),故特異性較好。方法可簡可繁,常規使用中,多采用較簡便的Von Clauss法。根據這種方法設計的商品藥盒(kit),已在一些國家廣泛使用。據1975年美國CAP的調查,1939個臨床化驗室中,用此法者佔1824家,即94%用了本法,其中Tan等採用了速率法。這類方法中由Ratnoff 和 Menzzie改良的酚試劑比色法,其曾被提出作為參考方法。近幾年來,不少文獻推薦用Jocobsson的改良法作為纖維蛋白原標準的定值方法。這類方法的缺點是,從理論上講,有兩方面可引起誤差。一是所析出並測定的是纖維蛋白而非纖維蛋白原。已知纖維蛋白原變成纖維蛋白時會從α和β肽鏈上分別切下兩個短肽,即A肽(FpA)和B肽(FpB)。這樣纖維蛋白實際上比纖維蛋白原的質量少了10%。二是已知纖維蛋白旦形成,就會吸附一些凝血因子或纖溶因子,這樣又會增加所測纖維蛋白原的量。此外,本法在操作中在獲取纖維蛋白和洗滌(擠壓)除去其它蛋白成份時,不僅比較麻煩而且也難以完全徹底,會造成其它蛋白汙染。

  第二類方法(物理化學測定法)在我國應用最廣。這類方法又可分為鹽析法(包括用亞硫酸鈉、硫酸銨或氯化鈉鹽析,用蛋白質顯色或比濁法測定),熱變性沉澱法和電泳法等幾種。這類方法都比較簡單、快速,尤其適於急診檢驗,但缺點是本法的特異性不強。所測的不是有凝固功能的纖維蛋白原,可能包括部分的降解產物和/或其它蛋白。而電泳法又太繁瑣,不適於常規工作。

  第三類方法(免疫學方法),是將純纖維蛋白原作為抗原免疫動物,製成多克隆或單克隆抗體。然後用免疫膠乳、被動血凝或反向血凝、單向免疫擴散、火箭電泳以及ELISA等方法測定。優點是大部分方法簡便,但缺點是所測的不僅是可凝固的纖維蛋白原,可能包括了它的降解產物(因為它們有共同抗原),也可能包括了障礙性纖維蛋白原(dysfibrinogens即N端穀氨酸γ位未羧化的無功能的纖維蛋白原,又稱缺維生素K引起的蛋白質,PIVKA)。但免疫法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可用來測定PIVKA。如果一個患者總纖維蛋白原(用免疫學測定結果)不低,甚至增高,而功能性(即可凝固性)纖維蛋白原卻明顯減少,即可判斷為存在PIVKA。肝病、維生素K缺乏等均可導致PIVKA升高,有臨床診斷價值。

纖維蛋白原如何測定相關文章
纖維蛋白原是止血及血塊形成中至關重要的蛋白。然而在各個輸注指南中,對出血患者體內纖維蛋白原應保持在何種水平,均有較大差異。日益增多的研究支持在獲得性凝血障礙患者中應用纖維蛋白原進行替代治療,其包括冷沉澱或纖維蛋白原濃縮物,依據不同機構的可獲得性及授權狀況,不同的臨床實踐中應用有所不同。纖維蛋白原濃縮物治療已經在動物模型及臨床試驗中進行研究,並且均支持其在出血性患者中的重要作用。在心臟手術、產後出
發布於 2023-01-28 14:42
0評論
1.纖維蛋白原與肝臟疾病纖維蛋白原系肝臟合成,主要分佈在血漿,亦存在於血小板和巨核細胞。正常血漿濃度為1.5~3.5g/L,因此當肝臟嚴重受損,使肝臟合成纖維蛋白原功能發生障礙,則血漿中纖維蛋白原濃度降低。纖維蛋白原是肝臟合成的一種血漿糖蛋白.可參與血栓及冠狀動脈的形成和發展,是反映血栓狀態一個指標,也是急性冠狀動脈事件的獨立預報因子之一。纖維蛋白原升高提示機體纖溶活性降低,促血栓形成。 2.纖
發布於 2023-10-31 03:22
0評論
“纖維蛋白原”是血栓形成的原料,如果把血栓比喻做麵包的話,“纖維蛋白原”就相當於面。據流行病學調查,纖維蛋白原是血栓栓塞相關疾病的危險因素。 纖維蛋白原升高,除了與遺傳和生活方式有關係以外,纖維蛋白原還是一種與炎症和應激有關的蛋白,風溼熱等也可以導致纖維蛋白原升高,某些惡性腫瘤可以導致纖維蛋白原異常升高。 得了高纖維蛋白原血癥以後,最重要的問題是不讓纖維蛋白原變成血栓,應用抗血栓藥物如阿司匹林或
發布於 2023-10-31 03:36
0評論
在人的血漿中含有0.2-0.3g/dl左右。是一種球蛋白.含有3%的碳水化合物,在對血漿進行Tiselius電泳、濾紙電泳、醋酸纖維素膜電泳中存在於4分段中。 用25-50%飽和度的硫酸銨、半飽和的氯化鈉和1.1-1.2M磷酸鹽可沉澱。含於Cohn的第一分段中.人的血纖維蛋白等電點而為pH5.2-5.6,牛的血纖維蛋白等電點為pH5.5,據稱分子量為32-34萬。人體血纖維蛋白原在體內的半衰期是
發布於 2023-10-31 03:29
0評論
纖維蛋白原的正常參考值為:2~4g/L 1.纖維蛋白原減少的臨床意義 原發性纖維蛋白原減少的病例極少。先天性纖維蛋白缺乏症是極為罕見的遺傳性疾病,通過常染色體隱性基因遺傳,此患者肝臟不能合成纖維蛋白原。男、女兩性均能發生,但以男嬰為多見,患嬰出生時,半數出現臍帶出血。其血液凝固緩慢或只有部分凝固。 繼發性血漿纖維蛋白原減少的原因是由於纖維蛋白溶解酶溶解纖維蛋白所致。如胎盤早剝,分娩時羊水進入血管
發布於 2023-10-31 03:49
0評論
①PT延長見於遺傳性外源凝血系統的因子Ⅱ、Ⅴ、Ⅶ、Ⅹ和纖維蛋白原減低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但均很少見。 ②肝臟疾病:由於外源性凝血因子主要在肝臟合成,因而肝臟疾病時,PT延長。 ③維生素K缺乏症:膽石症、膽道腫瘤、慢性腸炎、偏食、2~7月齡的新生兒以及長期服用廣譜抗生素的患者等,由於VitK吸收或合成障礙,導致肝臟合成異常的凝血酶原、FⅧ、FⅨ、FⅩ等分子,PT延長。 ④血循環中抗凝物質增加,如
發布於 2024-07-07 12:04
0評論
PT:凝血酶原時間是檢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種過篩試驗,是用來證實先天性或獲得性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時用於監測口服抗凝劑的用量,是監測口服抗凝劑的首選指標 APTT檢查內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種過篩試驗,是用來證實先天性或獲得性凝血因子Ⅷ、Ⅸ、Ⅺ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們相應的抑制物,同時,APTT也可用來凝血因子Ⅻ、激肽釋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釋放酶原是否缺乏,由
發布於 2023-11-01 11:55
0評論
凝血四項內容及正常值: 一.凝血因子測定: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秒數:25-37,需與正常對照比較超過10s以上異常 2凝血酶原時間(PT):秒數:11-14,需與正常對照超過3s以上異常。活動度:80-120%INR:0.8-1.2 3纖維蛋白原(FIB):2-4g/L二.纖維蛋白溶解檢測: 4凝血酶時間(TT):秒數:12-16需與正常對照超過3s以上異常
發布於 2023-11-01 12:02
0評論
1、凝血酶原時間【PT】測外源途徑,維生素K,華法令等對它有影響。原理:將凝血活酶和鈣離子加到枸椽酸鈉抗凝血漿中,37℃保溫,測定血漿凝固時間(PT)。如果患者凝固時間延長,表示血漿中缺乏(或降低)某一種或幾種凝血因子。本法主要用於過篩檢測外源凝血途徑依賴維生素K的第Ⅱ、第Ⅶ、第Ⅹ因子。另外,第Ⅴ因子和纖維蛋白原缺乏以及存在相關因子的抑制物時,也可出現異常結果。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
發布於 2022-10-23 02:09
0評論
①直接報告患者及正常對照的PT秒數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參考值為11~14s,超過正常3s為異常。 ②報告凝血酶原時間比值(PTR)PTR=受檢者PT(秒)/正常對照PT(秒,宜用多份正常人血漿PT的幾何均數,或其混合血漿的PT),參考值為1士0.15. ③報告國際標準化比值(INR):需先求得所用組織活酶的國際敏感度指數(ISI),它是所用組織凝血活酶與ISI已知的國際參比品或經其標定過的參比
發布於 2024-07-07 12:1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