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叉檢查:(tuning-fork test)是鑑別耳聾性質最常用的方法。常用C調倍頻程五支一組音叉,其振動頻率分別為128、256、512、1024和2048Hz。檢查時注意:a)應擊動音叉臂的上1/3處;b)敲擊力量應一致,不可用力過猛或敲擊臺桌硬物,以免產生泛音;c)檢查氣導時應把振動的音叉上1/3的雙臂平面與外耳道縱軸一致,並同外耳道口同高,距外耳道口約1cm左右;d)檢查骨導時則把柄底置於顱面;e)振動的音叉不可觸及周圍任何物體。常用的檢查方法如下:
1.林納試驗(Rinne test,RT):又稱氣骨導對比試驗,是比較同側氣導和骨導的一種檢查方法。取C256的音叉,振動後置於乳突鼓竇區測其骨導聽力,待聽不到聲音時記錄其時間,立即將音叉移置於外耳道口外側1cm外,測其氣導聽力。若仍能聽到聲音,則表示氣導比骨導時間長(AC>BC),稱林納試驗陽性(RT“+” )。反之骨導比氣導時間長(BC>AC),則稱林納試驗陰性(RT“-” )。
2.韋伯試驗(Weber test,WT):又稱骨導偏向試驗,系比較兩耳骨導聽力的強弱。取C256或C512振動的音叉柄底置於前額或頭頂正中,讓患者比較哪一側耳聽到的聲音較響,若兩耳聽力正常或兩耳聽力損害性質、程度相同,則感聲音在正中,是為骨導無偏向;由於氣導有抵消骨導作用,當傳導性聾時患耳氣導有障礙,不能抵消骨導,以至患耳骨導要比健耳強,而出現聲音偏向患耳;感音神經性聾時則因患耳感音器官有病變,故健耳聽到的聲音較強,而出現聲音偏向健耳。記錄時除文字說明外,可用“→或←”表示偏向側,用“=“表示無偏向。
3.施瓦巴赫試驗(Schwabach test,ST):又稱骨導對比試驗,為比較正常人與患者骨導的時間,將振動的C256音叉柄底交替置於患者和檢查者的乳突部鼓竇區加以比較,正常者兩者相等;若患者骨導時間較正常耳延長,為施瓦巴替試驗延長(ST“+” ),為傳導性聾;若較正常者短,則為骨導對比試驗縮短(ST“-” ),為感音神經性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