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哮喘除了藥物外敷治療,還有針灸療法、拔罐療法、推拿療法、飲食療法等。針灸療法取患者膻中、肺俞、脾俞、腎俞、足三里、豐隆等穴,三伏時節隔日1次,共15次。拔罐療法取膻中和雙側膏肓、肺俞、脾俞、腎俞等穴,每次拔罐5~10分鐘,隔日1次,共15次。推拿療法使用捏脊手法,由尾椎兩旁開始沿脊柱向上捏至大椎兩旁,每次捏脊10遍,每日1次,連續30日。以上方法對哮喘的防治均有一定的效果,可根據個人的體質和適應能力選用。
中藥穴位貼敷防治咳喘
中藥穴位貼敷療法,屬於針灸療法中的“天灸”類,又稱敷灸法、藥物灸法,是在人體的不同穴位上進行藥物敷貼,藥物透過皮膚角質層及毛囊、汗腺等,通過經絡,由外向內、由表及裡直達病所,以鼓舞正氣、增強抗病能力。
將中藥穴位貼敷用於治療咳喘,源於清代《張氏醫通》中的白芥子塗法,是選擇一些具有止咳平喘、溫肺化痰、疏通肺絡且具有穿透作用的中草藥,做成貼敷製劑,依據臨床辨證和個體差異,貼在患者相應的穴位上,達到針藥並用的治療效果。
穴位貼敷防治咳喘符合中醫“緩則治其本”的治療原則,它不但可以有效緩解發作期咳喘病患者的症狀,還可以有效地減少咳喘病患者的發作次數、發作程度,延長咳喘病的發作間歇時間,達到截治病根、驅除夙根、標本兼治、扶正固本、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從而防治哮喘病。
因為穴位貼敷屬於中醫外治法範疇,不經過消化道,很少通過肝臟、腎臟代謝,因此不需要特殊忌口,不需要停服原有日常口服用藥,與口服藥物配合使用,能起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有不少家長錯誤地認為孩子長大了哮喘就可以自然痊癒,往往忽視了對兒童哮喘的治療,以致病情反覆發作,直至長大成人仍為哮喘所擾。
“冬病夏治”的方法中,以穴位敷貼最易被患者及家長接受,臨床上應用穴位敷貼來治療兒童哮喘也取得了較好療效,據報道,有效率約為80%~90%。
與成人不同的是,兒童敷貼的時間較短,穴位敷貼療法的時間性要求較嚴,治療時間為陽曆7~8月,在頭伏、中伏、下伏第一天敷貼,則療效最佳,因為每伏第一天是開穴的日子。
敷貼的穴位一般取定喘、肺俞、脾俞等背部穴位。敷肺俞既可散肺中留伏之寒邪,又可補益肺氣;敷脾俞可調整脾胃功能;敷定喘可有平喘止咳之功效。敷貼時間依患者的耐受度為限,一般每次2~3小時,病情嚴重者可適當延長時間。
敷貼當日禁食生冷、油膩、辛辣品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響療效。
哮喘在兒童時期的發病率很高,因為反覆發作、遷延難愈,嚴重影響患兒身心健康。對哮喘患兒進行積極的防治,從而預防哮喘的發作,對小兒哮喘的治療具有重大意義。小兒皮膚薄嫩,髒氣清靈,經脈穴位敏感,中藥穴位貼敷治療效果更好於成人。穴位貼敷宜選在夏季“三伏”天進行,可以最大限度地以陽克寒,收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使用的穴位外敷藥物,是參照古方,用白芥子、延胡、甘遂、細辛、肉桂等藥研細末,用生薑汁、香油、凡士林等調成膏狀,做成直徑約為1釐米的藥餅,用膠布固定在穴位上。穴位可選擇肺俞、風門、厥陰俞、脾俞、心俞、膈俞、膏肓、腎俞等,每次選用左右對稱6個穴位,交替外敷。夏季三伏的第一天開始敷貼,每隔3天1次,每次3~4小時,可根據貼藥後的感覺而縮短或延長貼藥時間,敷後局部有蟻走感或皮膚出現發紅、灼熱、疼痛可提前取下,反之如貼後皮膚微癢舒適者可酌情延長貼藥時間。敷貼10次為1療程,一般連續敷貼3個夏季。
敷藥後的處理
穴位外敷療法對大多數患者是很安全的,但是有一些皮膚容易過敏的人使用後會出現一些局部皮膚反應,最常見的是局部皮膚髮紅、發熱,甚或燒灼感、刺麻癢感,屬於正常的治療反應。
皮膚髮紅不需處理。
刺麻癢感不要搔抓,搔抓後不能使癢感減輕,反而引起疼痛。若癢感難以忍受時,可在局部塗擦止癢的藥物,如皮炎平霜等。
皮膚起泡泡內為淡黃色液體,時間短的幾小時即可消失,長的可持續數天水泡才完全吸收結痂。氣候炎熱、貼敷時間長,容易起泡。水泡小的讓它自然吸收,或在水泡表面塗一些氧氟沙星凝膠;如水泡大的,可用消毒針頭挑破水泡排除水液,保持皮膚不擦破並乾燥,外塗擦氧氟沙星凝膠或用艾條灸均可。若水泡破裂不小心感染的,局部塗擦消炎膏,外用消毒敷料保護。
色素沉著有個別患者可能局部有黑褐色色素沉著,屬正常現象,十餘天后色素可自行消退。所以,首次接受穴位貼敷治療時,最好不選擇暴露部位的穴位。
對於皮膚極度敏感者,採用貼敷療法要慎重。貼敷時間以2~4小時為宜;在貼敷藥物過程中,如果遇到局部皮膚瘙癢或有滲出現象,應該立即去掉貼敷藥物,用溫水輕輕擦洗貼敷局部,儘量去除遺留在皮膚表面的藥物殘渣。
但要說明的是,我們從許多患者中發現,貼敷處出現痛、癢、起泡等反應者,臨床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