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生了寶寶以後寶寶就是我的全部,孩子的情緒經常影響大人的情緒,孩子最近哭得厲害,而且感覺到他在排便的時候很吃力,有點拉不出來,而每次拉出來都會很久或很費力,糞便中好像還有一點血,我看一下孩子的肛門,發現肛裂而在流血,嚇了我一跳。我馬上帶他到醫院看看甚麼情況,最終醫生給予我們幫助,讓孩子恢復了健康,現在跟大家分享一下經驗。希望每個寶寶都健康的長大。
步驟/方法:
1、 醫生讓我們培養小孩按時排便的習慣,要選擇家長和兒童時間都不緊張時,讓小孩排便,並每天耐心的按時進行,可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說這樣對小孩未來的健康成長也有好處。也可經常給嬰兒喂以酸牛奶、豆奶、蜂蜜、香蕉、水果等滑腸食物,有助於排便。
2、 醫生建議每天利用幫寶寶洗澡時溫水坐浴五分鐘,同時用手指對寶寶的肛門做圓周式按摩,可促進肛門的血液循環,加速肛裂傷口的復原。溫水坐浴及肛門按摩後,將肛門擦乾淨,並抹上些茶油等。保持大便通暢。保持局部衛生清潔。
3、 醫生建議提倡母乳餵養,他說母乳是寶寶最佳的養料,母乳中主要是乳清蛋白,容易消化吸收,故吃母乳的嬰兒,其大便較軟。這樣就不會因為糞便過於硬而使寶寶用力過度產生肛裂。
注意事項:
平時要讓小兒有適當的活動量,新生兒後期,可讓小兒空腹時進行俯臥,小孩稍大,就可讓其在床上翻滾爬動,這不僅有利於預防便秘,而且對小兒健康發育也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