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細血管瘤:大多數出生時就有,開始以血管痣形狀出現,也有呈片狀,之後隨嬰兒成長而增大,可發生在面部任何部位,範圍廣泛者可佔半側面部,呈紅色或紫紅色或暗紅色,扁谷或稍突出皮膚,觸之柔軟、壓之退色。<1>1歲後增長速度減慢,少數可停止生長甚至萎縮消退。血管瘤病變位於皮膚真皮層,由血管內皮細胞增生而形成密集細小的毛細血管所組成.
瘤體位於淺表組織,可呈現為暗紅色、紫色或藍色的結節樣外觀的腫塊,觸之質地柔軟,病灶內可捫及質硬的顆粒。以頭面部病變為例,若海綿狀血管瘤位於深部,僅表現為時大時小的軟組織腫塊,不容易引起患者的注意。莓狀血管瘤通常為較小而突出皮面的結節狀腫物,好發於面部、頭部和背部。大多發生於嬰兒出生後1個月~2個月左右,初發如針頭至黃豆大,逐漸增大,進入增殖期。並且起初會呈現暗紅或鮮紅色隆起,質軟,表面呈疣狀或分葉狀,形葉草莓,故而得名。
混合型血管瘤:具有毛細血管瘤和瘤和海綿狀血管瘤病理組織特性和臨床特徵。開始為紅色斑痣逐漸增大,向深層組織侵犯形成小丘或結節狀隆起腫塊,質柔軟、邊界不清、壓之縮小。血管瘤<1>1歲增長速度放緩,有時血管瘤增大引起面部畸形。
蔓狀血管瘤由曲張、蜿蜓、盤曲如腸襻狀的異常血管群組成。好發於成人的外部、口唇部和肢體部位,可見曲張的血管影,臨床上易誤診為海綿狀血管瘤。主要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隆起的腫物,皮膚有時潮紅,皮下隱約可見迂迴彎曲的血管搏動和蠕動,觸之可感到有震顫。